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下列问题: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共同解决了生物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如何完整地自我复制以及染色体如何受到保护

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下列问题: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共同解决了生物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如何完整地自我复制以及染色体如何受到保护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下列问题: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共同解决了生物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如何完整地自我复制以及染色体如何受到保护以免于退化”。
每个细胞中都有一整套遗传信息,它们是用一类叫做核苷酸的化学物质来编写的。这样的核苷酸共有四种,分别简称A、T、G、C,这就是编写遗传信息的“字母”,它们的排列组合就是遗传信息的编码。许许多多“字母”一个挨一个互相连接,组成一条长长的链条,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DNA)。每个DNA分子实际上是两条链条绞在了一起。这两条链条是按照A配T,G配C的方式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已有了一条DNA链,就可以根据配对的原则,用零散的“字母”合成另一条链,遗传信息就是这么复制下去的。
组成DNA的“字母”是核苷酸。核苷酸的基本结构是一个5个碳原子组成的环,环上连着碱基、磷酸基和羟基。它们各有用处:碱基决定了这个核苷酸是什么“字母”,而磷酸基和羟基是连接各个核苷酸的桥梁。某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和前面核苷酸的羟基结合,一个个地串起来形成DNA链。这样,在这条链的一端,就剩下一个磷酸基没有结合,根据磷酸基在碳环上的位置,我们把它叫做5'端;而在链的另一端,则剩下一个羟基没有结合,我们把它叫做3'端。如果一条DNA链的走向是5'端到3'端,那么和它配对的另一条链的走向就是3'端到5'端。
细胞繁殖的时候,一分为二变成两个子细胞,原来的遗传信息也要复制一份传给子细胞。这时,原先结合在一起的两条DNA链在中间分开,一边分开,一边各以其中的一条旧链作为模板合成新DNA链,按配对的原则合成新的DNA链,组成两个DNA分子。这个过程需要一种叫做聚合酶的蛋白质来完成。但聚合酶只能合成5'-3'方向的DNA。
怎么办呢?细胞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这条旧链的起点前面的某个地方放一小段核糖核酸(简称RNA,是一种和DNA类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物质)作为引物,聚合酶就从这个引物开始合成一小段5'-3'的DNA,一直合成到复制起点。然后在前面再放一段RNA引物,再合成一小段DNA……最后就出现了许多小段的DNA,被许多RNA引物分隔开。然后,这些RNA引物被清除掉,由另一种聚合酶填补上DNA,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DNA新链了。
这条DNA新链真的就完整了吗?并没有。聚合酶在填补引物留下的空缺时,前面必须已有DNA在那里,它才能往上填。对那些在中间的空缺,这没有问题。但是在最末端的那段空缺,前面没有DNA,它就填不了了。这样,DNA每复制一次,末端就会丢失一截。
人体细胞的遗传信息分布在46条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就含一条DNA双链。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也复制一次,染色体末端就要丢失一截,相当于遗传信息少了一小段文字。所以细胞必定有某种办法来保护染色体末端的信息不丢失。这个巧妙的办法就是在染色体末端有一长串不带遗传信息的DNA,叫做端粒。这样染色体每次复制时丢失的是一小段端粒,不会影响到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的完整性。
但是染色体每复制一次端粒就短一截,复制几十次后端粒就没了,这时如果继续复制下去,遗传信息就要开始丢失了,细胞就会病变、死亡。所以一般细胞只能分裂几十次就衰老、死亡,不能无限分裂下去。有一个学说认为细胞分裂次数有限就是衰老的原因,而这是由于端粒越来越短导致的。
如果有办法修复端粒,是不是就能永葆青春了呢?今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另一个发现是,在细胞中有一种叫端粒酶的蛋白质,能修复端粒。但是在一般的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非常低,起不到什么作用。不过有一类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倒是非常强,因此它们可以无限地分裂下去,长生不老,那就是——癌细胞!
小题1:下列陈述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
A.每个细胞中都存在作用巨大的核苷酸。核苷酸可以排列成DNA链,只要有了一条DNA链,就可以合成另一条DNA链,因此核苷酸可以保证遗传信息得到完全的复制。
B. 5'端到3'端的DNA链,连接顺序是磷酸基-碱基-羟基-磷酸基-碱基-羟基,那么和它配对的另一条3'端到5'端DNA链的连接顺序就是羟基--碱基-磷酸基-羟基-碱基-磷酸基。
C.细胞繁殖的时候,聚合酶以核糖核酸(简称RNA)为引物,能合成5'-3'方向的DNA链,但DNA每复制一次,末端就会丢失一截。
D.核糖核酸简称RNA,是一种和DNA类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物质,是DNA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小题2:对“端粒”“端粒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端粒可以使动植物的染色体受到良好的保护从而避免一切可能出现的退化。
B.在染色体末端不带遗传信息的端粒保护染色体末端的信息不丢失,保证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的完整性。
C.细胞分裂到一定次数,使得端粒越来越短,从而导致器官失去活力,生命个体快速衰老,并很快死亡。
D.人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非常低,起不到任何作用,这是人不可能永葆青春的根本原因。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小题1:A张冠李戴。有端粒、端粒酶的参与才可以保证遗传信息的完全复制。B转述错误。“一个个地串起来形成DNA链”,因此不止六个环节。D转述错误。“这些RNA引物被清除掉,由另一种聚合酶填补上DNA”,因此不是DNA链中的组成部分。
小题2:A模糊范围。“避免一切可能出现的退化”夸大其词。C无中生有,强加因果。“从而导致器官失去活力,生命个体快速衰老,并很快死亡”,文中没有信息支撑,不是合理推断。D转述错误,“起不到什么作用”不等于“起不到任何作用”;以偏概全, 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非常强;根本原因过于武断。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氏一多。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如:"无论如何,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因为说到底,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依据通行的理论和被学界接受的材料,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阎云翔)"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
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时空范围上讲,前者比后者大得多。因此,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节选自《中华文艺•龙文化》)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
A.龙图腾是建立在鱼、鳄等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一种艺术创造,它的形成渗透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B.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曾经存在于世界上许多民族,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C.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他认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龙同凤一样是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D.一般来说,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E.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一度成为主流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被学术界否定。
小题2:下面对龙图腾的形成过程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形成一些图腾崇拜,如蛇图腾。
B.蛇图腾逐渐兼并与融合了许多其它弱小图腾,如马、狗、鱼、鸟、鹿等。
C.在蛇等图腾基础上形成的龙成为原始夏人的图腾。
D.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
小题3:请给"图腾崇拜"这一文化现象下个定义。(3分)
小题4:龙图腾说受到一些学者质疑的原因是什么?(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绝唱
严阵
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清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这一切并非如此。
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那是一个10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出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就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这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好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处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迎合季节的庸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
它是满地枯梗残叶,但它却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叶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只要不失去那点孤高和自信,即使不再有绿叶红花,即使只剩下一根枯梗,一片枯叶,也照样会具有永远属于自己的那种独特的美。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去听它的精神。
去听它的风格。
去听它的情操。
去听它的力量。
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
小题1:文章以“绝唱”为题,有什么深层含义?(4分)
小题2:作者写“残荷”之前依次写了对荷花绿叶、红花的美的认识,这样写有何好处?(4分)
小题3:作者说”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他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6分)
小题4:结尾段作者写道:“只要精神上拥有关,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我第一次感情生命,那是十年前的一个冬天。
许多人,从那间屋里接出了妈妈,我拉开车门,连忙用我的羽绒大衣和羊绒围巾把车座及靠背铺得温暖舒服。我叫了一声“妈一一”那声音在风中抖动一下,旋即撕扯断了,只见两位工人师傅戴着手套机械而利索地把妈妈推进了汽车后备箱里。在寒风中我茫然了,一个面对的真实的残酷令我僵硬,尽管我来时原本是知道的。
人的生命竟如此难以把握,昨天晚上,妈妈还对我说,“待我出院要买一盆大朵的黄菊花”。只过了一夜,妈妈就走了,走得急切仓促,生命原本那样没有耐性,匆匆滑落像一颗飘落红尘的尘埃。我木然地坐在汽车里,妈妈在汽车后备箱里颠簸,我的心骤然荒凉而麻木,像是历经沧桑的老人。
窗外的世界依然精彩,依然喧哗,依然热闹,天还蓝,太阳还灿烂,它们对一个突然离去的人完全无动于衷,街上的人流五颜六色,他们大步流星地向前奔着,他们在奔钱、奔名、奔利、奔一切可以抓到手的好东西。车流在呜叫中涌动,无论是奔驰、宝马、桑塔纳、夏利还是“小面”,它们急赤白脸地向前冲着,像是争先恐后地抢一张巨额彩票。这时,我对众生突然产生一种莫名的悲悯,悟得原来大家在同一人生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人是达官显贵,有人是平民百姓,彼此的不同仅在于角色的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那就是可怜可叹的演员,在生命的过程中充满了同样的焦虑、痛苦与渴求。人们手里抓着、肩上扛着、头上顶着、腰上拽着各种装满财富的布袋,他们上气不接下气地往前奔着,沉重而辛苦却一刻也不肯放松。更令人惊异的是大家奔向的目标是共同的也是惟一的,终点一到所有的装满金银财宝的布袋都统统地掉下了。
人们不同的主要是不同的人生阶段,各自不同的感受。年轻人由于人生的终点于他们遥远而飘渺,他们以为拥有的是生命的永恒。中年人辛苦奔劳、野心冲动,生活把他们历练得粗砺而务实。老年人因已看到了不远的地方就是归宿,他们或悲哀或恐惧或无奈,当然也有人能超越红尘而归于平淡自然。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捧在手里的水,从我们拥有生命那一刻起,我们的十指无论怎样拼命地靠拢,怎样小心翼翼,水还是一点一滴地渗漏,这是挡不住的丧失。
生命又是一笔上帝给每个人放在银行里的储蓄。究竟它有多少?没有人在生前知道,但有一点是真实的,我们都在一天天地消费它,直到有一天生命出现了赤字。生命是不确定的,我们惟有分分秒秒地把握,把每一个日子都当成一个快乐而充实的节日。
人生有不同的地段,青春正如王府井大街这块黄金地段,不仅要开拓,同时也要学会节俭含蓄。青春是经不起挥霍的,它不仅太少太贵而且又薄又脆。青春是回眸醉心的一瞬。
中年的发展基础是稳定,中年的大禁在于夸张生命,中年的市场时而会出现假冒青春的品牌,这不仅滑稽而且悲哀。中年的品牌,品质只能是中年。中年的误区是比较,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重要的是建设内心的自信凝重与安详。中年的明智在于干自己想***,干自己能***,只要干得好,干什么都好。
人生最难耐的是老年,一个女人从姑娘到媳妇到老太太,这意味着一个女人的路已走到尽头。男人也是如此。不过一个女人的老年比男人的老年要好过得多,当女人退回到家庭的王国,她会依然自信与快乐。而男人往往无所适从,因为他们太看重社会舞台。这时一种可怕的心理补偿及返老还童的心态油然产生,如果这种心态过于强烈,就不仅荒唐而且有损健康,“冬行春令实属不祥”,优雅庄严的老化是老年自爱的选择。
老年人你们手捧的水及银行里的储蓄都所剩不多,你要节俭生命开支,要小心翼翼关照自己的身体,要尽力收敛你的阳光,让它尽量温暖自己,惟恐不及,能够健康、自理、自得其乐的老人是幸福的。
老年人最富裕的就是时间,让日子悠悠地过吧,慢慢地会澄清出一种醇香,岁月筛下的是生命的真情,这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生命的全景图,清新明朗。所有的秘密都已揭开,所有的乌云密布的日子都已云淡风清。
小题1:揣摩第二段中的两个细节,然后加以分析。(6分)
①"我拉开车门,连忙用我的羽绒大衣和羊绒围巾把车座及靠背铺得温暖舒服。"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②"只见两位工人师傅戴着手套机械而利索地把妈妈推进了汽车后备箱里。"为什么要加上"机械而利索"这样的形容词?
小题2:请分析下面两个比喻所表达的意思。(4分)
①"生命就是捧在手里的水"
②"生命又是一笔上帝给每个人放在银行里的储蓄"
小题3:请分析下面两句话的潜台词(6分)
①"他们以为拥有的是生命的永恒"
②"冬行春令实属不祥"
小题4:请简要概括作者对生命三个阶段所应持的态度的看法(6分)
青年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年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年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白马湖
朱自清
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微风飘萧的春日。今白马湖在甬绍铁道的驿亭站,是个极小极小的乡下地方。白马湖并非圆圆的或方方的一个湖,如你所想到的,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许多湖的总名。湖水清极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沿铁路的水,再没有比这里清的,这是公论。遇到旱年的夏季,别处湖里都长了草,这里却还是一清如故。白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个,便是我们住过的屋的门前那一个。那个湖不算小,但湖口让两面的山包抄住了,外面只见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尽里头,有一个三四十户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岙,因为姓徐的多。这村落与外面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来得撑船。后来春晖中学在湖边造了房子,这才造了两座玲珑的小木桥,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驿亭车站。那是窄窄的一条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虽常不见人,走起来却不见寂寞——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个初到的来客,他左顾右盼,是只有觉得热闹的。
春晖中学在湖的最胜处,我们住过的屋也相去不远,是半西式。湖光山色从门里、从墙头进来,到我们窗前、桌上。我们几家接连着,丏翁的家最讲究。屋里有名人的字画,有古瓷,有铜佛,院子里满种着花,屋子里的陈设又常常变换,给人新鲜的受用。他有这样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们便不时地上他家里喝老酒。丏翁夫人的烹调也极好,每回总是满满的盘碗拿出来,空空的收回去。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便平静了。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夜,便在暗里摸索、醉着回去。
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小马路的西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流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最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以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徜恍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像金线网似的,又像耍着许多火绳似的。
离开白马湖是三年前的一个冬日。前一晚“别筵”上,有丏翁与云君。我不能忘记丏翁,那是一个真挚豪爽的朋友。但我也不能忘记云君,我应该这样说,那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节选自《朱自清散文集》)
小题1:白马湖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题2:本文作者重点描写了白马湖的景色,试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小题3:作者重点写了哪几个季节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4:本文的结尾从白马湖的景又转到了人,你怎么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忆冼星海先生
茅盾
和冼星海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的作品的演奏,并且是读过了他那万余言的自传以后。
那一次我所听到的《黄河大合唱》,据说还是小规模的,然而参加合唱的人数已有三百左右;朋友告诉我,曾经有过五百人以上的。那次演奏的指挥是一位青年音乐家,是星海先生担任鲁艺音乐系的短短时期内训练出来的得意弟子;朋友又告诉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挥,这次的演奏当更精彩些。但我得老实说,尽管“这是小规模”,而且由他的高足代任指挥,可是那一次的演奏还是十分美满。我应当承认,这开了我的眼界,这使我感动,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抓,痒痒的,又舒服又难受,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从那时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曾经想象他该是一位魁梧奇伟、沉默寡言的人物。可是朋友们又告诉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话匣子一开就会滔滔不绝的。
大约三个月以后,在西安,冼星海突然来访我。
那时我正在候车南下,而他呢,在西安已住了几个月,即将经过新疆而赴苏联。当他走进我的房间,自己通了姓名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呀,这就是冼星海么!”我心里这样说,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和友人初次见面,我总是拙于言词,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而在那时,我差不多连应有的寒暄也忘记了。然而星海却滔滔不绝说起来了。他说他刚出来,就知道我进去了,而在我还没到西安的时候就知道我要来了;他说起了他到苏联去的计划,问起了新疆的情形,接着就讲他的《民族交响乐》的创作。我对于音乐的常识太差,静聆他的议论,实在不能赞一词。岂但不能赞一词而已,他的话我记也记不全呢。可是,他那种气魄,却又一次使我兴奋鼓舞,和上回听到《黄河大合唱》一样。拿破仑说他的字典上没有“难”这一字,我以为冼星海的字典上也没有这一个字。他说,他以后的十年中将以全力完成他这创作计划。我深信他一定能达到。
那天我们的长谈,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谁又料得到这就是最后一次呵!“要写,还得回中国来!”这句话,今天还在我耳边回响,谁又料得到他不能回来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写这小文的时候还觉得我是在做恶梦。
我看到报上的消息时,我半晌说不出话。
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
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当在国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万里,且经受了生活的极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他大概还觉得这一段“傥来”的不平凡的生活经验又将使他的创作增加了绮丽的色彩和声调;要是他不死,他一定会津津乐道这一番的遭遇,觉得何幸而有此罢?
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开头他就会讲述这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且要说,“我经过中亚细亚,步行过万里,我看见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许多题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时间永远不能磨灭我们在西安的一席长谈给我的印象。
一个生龙活虎般的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远坐在我对面,直到我眼不能见,耳不能听,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节选自《茅盾散文集》)
小题1:作者在写与冼星海见面之前,先写了他想象中的冼星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在见到冼星海后,为什么“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
小题2:作者在倒数第三段写:“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倒数第二段又说:“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题3:作者在结尾处说:“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你认为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小题4:对冼星海之死,作者表现出了无限的伤悲之痛,作者是怎样表述这种情感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