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揣摩了三千年的心事 丁国强《诗经》所特有的古典意蕴和民间视角使其保持了鲜活的审美风格,无论经学家如何去抠字眼,去作一些牵强附会的解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揣摩了三千年的心事 丁国强 《诗经》所特有的古典意蕴和民间视角使其保持了鲜活的审美风格,无论经学家如何去抠字眼,去作一些牵强附会的解释,都无法冻结《诗经》的美学生命。王开林的《穿过〈诗经〉的画廊》一书是对“诗教”和“诗史”的解构。《诗经》是一部性情之作,对《诗经》的解读同样需要一种激情以及对生存状态的敏感反映。 《诗经》之所以如此耐得住寻味,不仅在于其语言形式的完美,更重要的是,其中的生命体验和诗性智慧给人以无限的启示。清代文人薛雪在《一瓢诗话》中,提到注释《诗经》的误区,他说:“《三百篇》诸子尚有未详处,后人何尝疏得尽?”他的办法是“只要吟咏既久,自然而然有兔起鹘落、水到渠成之妙”。自古至今,吟咏《诗经》者多矣,然而心领神会这恐怕是不多的。王开林则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轻松的神游者,他以诗化的语言来与三千年前的浪漫相呼应。以《诗经》的方式来阅读《诗经》,彻底抛弃了皓首穷经的烦恼。“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超越时空的诗情是永恒的,尽管三千年前女子的欢乐,连今天的女权主义者都读不通透,但是,对喜怒哀乐的表白却不能遏止。不读《诗经》,我们或许还意识不到自我心灵的压抑。在《关雎》与《桃夭》之间,揣摩《诗经》时代的心事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诗经》的语言本身就具有白话性,这与诗境的延伸并不相悖。我拒绝阅读一切关于《诗经》的白话版本,用翻译的方式来对待诗性话语的发轫者,是一种大不恭。王开林将他的白话译作巧妙地置于他的随笔之中,在不经意间实现了诗意的转换。《月初》无疑是最美的一篇,上千年的痴情依旧不改:“月儿出来亮晶晶/月照美人撩我心/珊珊细步苗条影/一夜相思神不宁!”读者之所以没有感觉到语言上的破绽,那是因为王开林已经把自已置换成了当年的歌者:“她来过,两千多年前,她又走了,来时静悄去无声,唯有一缕香魂仍缭绕在春秋的月光里,如花的气息”。王开林先生并不指望通过《诗经》来确立一种价值立场,他关注的是一种“真”与“美”的错位。《穿过〈诗经〉的画廊》一书没有局限于文本层面,作者不经意地联系现代人的生存状况,这种比较是诗性的,是非学问的。《诗经》作为一种本源,只存在于诗人的感悟之中,“三千年前那只灵性充盈的燕子”是诗人的自造,既是一种启示,又是一种律令,命令诗人不能放弃诗的尺度。 [注]本文节选自《穿过〈诗经〉的画廊》一书的序言。《穿过〈诗经〉的画廊》的作者为王开林。 1.阅读第二段中划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诗经》“耐得住寻味”的现象表现在 。(不超过40个字) (2)《诗经》“耐得住寻味”的原因是 。(不超过25个字) 2.如何解读《诗经》,各人有不同的说法或做法,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分) (l)薛雪的说法: 。(不超过15个字) (2)王开林的做法: 。(不超过25个字) 3.阅读第三段中划线的句子,“我拒绝阅读一切关于《诗经》的白话版本。”其原因有哪些,请分点陈述。(不超过40个字)(4分) 4.下列分析和鉴赏,与这篇序言不相符合的两项是(4分)A.《诗经》中的男女恋情,连今天的女权主义者都读不通透,因而超越时空的诗情受到了遏止,意识不到自我心灵的压抑。 | B.王开林巧妙地把他的《月初》白话译作置于他的随笔中,把《诗经》的抒情主人公置换成了王开林自己而不留痕迹。 | C.“三千年前那只灵性充盈的燕子”,在序言中既是指《诗经》中鲜活的审美生命,也是指王开林对《诗经》的审美感悟。 | D.“没有局限于文本层面”,“不经意地联系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指出了王开林将《诗经》研究置于一个开阔的视野之中。 | E.王开林的随笔从对艺术的审美和对生活的认知的角度研究《诗经》,充满着一种激情和对生存状态的敏感反映。 F.这篇序言把对王开林随笔的评价融会于充满了诗意的描述之中,与王开林随笔的风格相接近,也增添了序言的艺术魁力。 |
答案
1.(5分) (1)牵强附会无法冻结《诗经》的美学生命,它的解读需要激情以及对生存状态的敏感反映。 (2)不仅语言形式完美,而且充满生命体验和诗性智慧。 2.(5分) (1)吟咏既久,自然就能领悟。 (2)以诗化的语言诠解《诗经》,在不经意间实现诗意的转换。 3.(4分) (1)《诗经》的白话语言不妨碍今人对诗境的领悟。 (2)翻译将对诗意的表现造成伤害。(或:对我国诗歌源头的《诗经》,翻译是一种大不敬。) 4.(4分) AB |
解析
1. 2. 3. 4.(A、作者认为“超越时空的诗情是永恒的”,“对喜怒哀乐的表白却不能遏止。”B、文中的“王开林已经把自已置换成了当年的歌者”,指的是王开林深入领悟诗作的情感,与之融为一体。)评分标准:答对一个得2分。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驼铃/走进春天的怀抱 司马中原(台湾) 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5岁。我看它的时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将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穷汉,穿着破衣在路上颠踬着;它们很憔悴,又怪又丑,给我极深的记忆;他们颈下的驼铃,摇响在暮春沉迟的大气里,像是一首微带难以理解的凄凉的歌;那声音,曾在无数个夜晚,伴随过我童年的远梦。 后来,大的战乱来了,使无数安守家宅的人流离道途,破衣在沙里飞奔,饥饿、疲困,丧家失子的惨痛,把人们变成苦忍的骆驼,在无尽的长路上跋涉着;等到看惯了战乱中的人脸,反而修正了我早期的印象,觉得那些骆驼,并没有那么怪、那么丑,①他们比人更能默默的忍耐,更能吞饮一切痛苦。 迎着风沙朝西走。在浓厚的夜幕中,宏大的原野上,我走着,心里摇响着骆驼声,幻想自己成了一只骆驼,忍着饥,忍着饿,忍着苦。 在风雨霜雪的路上,我想念过骆驼;在饥饿干渴中,我想念过骆驼;在脚底起了流浆水泡,走路像针刺的时候,我忍着泪,更想起那些负重的驼群了。如果有一天,我怎能走到骆驼们生长的家乡,我会真心诚意和他们做朋友呢。 但我一直没有机会进人想象中的沙漠,偶尔见到几只骆驼,也都是寂寞的流浪者,为那个时代驼着重负奔走。后来转到南方,连一只骆驼也难见了;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只骆驼,在人生的道路上,默默行走多年了。这不只是一个空无的幻觉;我曾在长途的饥渴中,咀嚼自己的蓬勃的、嫩草般的青春;②当我在深夜的灯前,打开稿笺,让我的精神在格子上一步步行走时,人世便变成广阔无崖的瀚海,永远也走不到边了。 我多希望我的作品,响成一片叮当的驼铃,除了安慰我半生行走的寂寞,也能为在人生旅途上行走的人们,带来一丝慰藉和盼望呢!从纯美的感情世界走出来,从沉重的、依乡恋土的情怀里走出来,从一长串战乱的时光里走出来,临波顾影,已两鬓星霜了。我真的是一只憔悴的骆驼,夜以继日地走着,走着,年轻的孩子看我,就像我童年看骆驼一样,怕是又老、又丑、又怪吧?但道路给我智慧和耐力,使我不***、不叫喊、不颓丧,尽管已再没有大把的青春让我咀嚼了。我还会走下去的,只要苍天给我呼吸,我就拼命的前进,每走一步,我笔下就会扬起一串驼铃的叮当。③ 一群走过中国大地的骆驼,竟然影响了我一辈子,使我一生行迹,像骆驼行走在沙漠上一样,处处都有饥饿寒冷,都有风雨霜雪。把历史的苦难和现实的苦难都驮运在背脊上,何止是我一匹骆驼呢?中国啊!让我们都当自己是骆驼,来为这多苦难的民族负重吧。精神上和内在储藏,就是我们赖以跋涉的驼背驼峰。我们要走过风沙迷眼的沙漠,走过疾风怒吼的暗夜,走过冰霜严寒的冬季,一直走到春来雨润的绿洲。让我们在驼铃的交响中,走到春天的怀里去,饮一饮甘冽的清泉,看一看仙人掌上的黄花,而我们是要走下去的,因为: 我们的前进就是中国的前进! 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写这个内容对全文有什么作用?(4分) (l)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是: (不超过20字) (2)写这个内容的作用是: (不超过20宇) 2.画横线的①处,为什么觉得骆驼没有那么丑了?请分两点陈述。(4分) (1) (不超过20字) (2) (不超过20字) 3.阅读画横线的②③两处,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画横线的②处,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不超过30字) (2)画根线的③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20字) 4.这篇散文的题目,或者拟为《驼铃》,或者拟为《走进春天的怀抱》,你也可以另拟一个题目,请你为这篇散文拟定一个题目,并说明以此为题的理由。(4分)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货币填不满十二亿胃囊 藏在胸中的奇妙皮包是胃,美中不足的是每只胃的下端都有漏洞。一日三餐的食物投入不断流失,而食物投人的本身又需投入;一连8年,人大代表纷纷建议制定《农业投入法》;一连8年,大会主席团又都将其纳人专门委员会的议程之中。 从1995年2月15日起,我国的胃囊总量增加到12亿只,以每只日容千克计,胃是日耗120万吨粮食的巨型漏斗。好心的境外朋友担心“准来养活中国”,有人则积极出谋献策:种粮不如买粮;进“口”还得进口;吃粮不如吃肉。 的确,种粮得跟土坷垃打交道,拖泥带水;而买粮只跟老板谈生意,干脆利落。不过用钱填胃,钱从何来?从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大量的小生产者还是为买而卖,并非为卖而买。粮食的供应时丰时欠有弹性,多了卖不掉,少了买不到,刀子砍、鞭子赶都不行。而胃囊的容量却缺乏足够弹性,早填迟填,过饿过胀都不行。一户增产,这户农民增了收;户户增产,户户农民收入反减,是谓谷贱伤农。那么,粮价腾贵农民该成大款了吧?历史并没有这么乐观的答复。 公无前205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公元前47年,“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公元27年,“百姓饥饿,人相食,黄金一斤易豆五升”;公元 291年,“关中饥,米斛万钱”;公元314年,“大饥,谷二升值银一斤”;公元402年,“谷价踊贵,斗直钱五千文,人相食,饿死者十余万口”;公元502年,“米斗五千,人多饿死”;公元785年,“河南河北饥,米斗千钱”;公元943年,“谷价翔踊,人多饿殍”……五升豆卖一斤金子,卖方未暴发,买方未办豪门黄金宴,这是历史的教训。 至于穷国任意买粮,只消拿出货币;富国慨然卖粮,伸出友爱之手,当然是盛情可感的,不过,历史也没有那么乐观的答复。 公元1846年,英国成了世界工厂,开放自由贸易,废除谷物条例,而一场马铃薯晚疫病却造成饥谨,当时一贯储粮自给的印度则大量出口。公元1866年、公元1942年,穷国印度缺粮了,而一边缺粮一边出口。富国的面包却未见回流,结果,这两次分别有100多万和400多万只印度胃囊在“辟谷”之后永远停止了蠕动。 老百姓当然关心食物结构的调整,也不讨厌汉堡包、热狗和炸鸡。在食物链砌成的金字塔中,植物在下层,食草动物在中层,食肉动物上层。为了填满胃囊,粮肉的价值比率小于其使用价值比率,哪能不顾替代效应? 还是把货币投人农业,首先是种植业,土里刨食吧! 1.理解第一段中的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一日三餐的食物投入不断流失”指的是: 。 (2)“食物投入的本身又需投入”指的是: 。 2.对第三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1)“粮食的供应时丰时欠有弹性”的含义是: 。 (2)“而胃囊的容量却缺乏足够弹性”的含义是: 。 3.作者主张“把货币投入农业,首先是种植业,”谈了几点理由,请分条陈述。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第四自然段引用的大量料,所包含的意思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者”的诗意是一致的。 | B.文章第六自然段引用印度与英国的史料,意在强调要通过“自力更生”来解决本国的粮食问题。 | C.作者认为谷贱伤农、谷贵也伤农的原因在于农业的资金投不不足而造成的粮食供应与粮食消费的矛盾。 | D.作者认为百姓要关心食物结构的调整,提升食物消费的档次,在目前还无法完全实现。 | E.对比、举例的论证和形象的论述、风趣的语言,使文章既具有思辨的深度又具有活泼的风格。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猴 子 王鼎均 ⑴深秋的阳光明亮而犹有余温,冬的压力,轻轻的,从遥远处,向大地挨近。这季节,也许是人心最柔软的时候吧! ⑵一个脏老头儿坐在马路旁边向行人讨钱。 ⑶那老头儿,总有一年不曾理发洗头了吧,头发昼夜摩擦衣领,刷上很厚的污垢。脸上,那足以和头发相称的胡子,也把胸前的衬衣染黑了,前后连接成一张软枷。油腻的流汁从此沿着夹克上的纤维向下侵蚀,直到尽头,几乎要从那一线堤防上溃决。 ⑷人家说,头发里的油垢是生命力的表象。这老头儿的生命力都在什么地方消耗掉了?为什么不把自己弄干净一点?整个夏天,用自来水是不必花钱的。 ⑸如今,他坐在路旁的消防栓上,那不是一个人类能够坐稳的地方。他有一顶尚未变形的帽子,这是很重要的道具。在大厦前的水泥地上睡眠的时候,他用帽子盖住脸孔,现在,他望着身旁的行人,从头上摘下帽子,举在空中,谄媚的笑着,转动脖子,期待施舍。 ⑹行人很多,没有谁注意他。美国的乞丐大都给人一种可畏的感觉,他们有尊严,令人联想到赤脚的人不怕穿鞋的人。这老头儿完全不同。也许他的身材太小了,没人瞧他,只有他努力的、充满诚意的注视别人。他注意每一个人,朝他摘起帽子,从胡须的缝隙里放射笑意,目迎目送。一个希望破灭之后,耸一耸肩膀是另一个希望。他不停的摘帽戴帽不停的耸肩,动作完全机械化,这种动作不像是人的动作。 ⑺不管如何,他是诚心诚意的做下去,这里面有他盎然的生命力,直到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小孩经过。自“皇帝的新衣”以来,世上有多少事情坏在孩子的一张嘴上。 ⑻母亲拖着孩子快走,孩子却迟疑,留恋,不肯马上离开插在消防栓上的这个怪物。他用孩子特有的清朗的高音问:“妈,它是不是一只猴子?” ⑼帽子停在空中,笑容僵在脸上,目光打落在地上。 ⑽他奋然起立,戴上帽子,拉一拉夹克,吓跑了母子。其实他不曾把那母子俩放在心上,他朝百货公司走去。 ⑾他不会是去买东西吧?不会。我想,他是去找一面镜子。 选自《散文家喜爱的散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①作者在第⑷段中说“这老头儿的生命力都在什么地方消耗掉了?”在第⑺段中说“这里面有他盎然的生命力”。请指出这老头儿的生命力都消耗在哪里了。(2分) ②第⑹段:说说“赤脚的人不怕穿鞋的人”这句俗语的含义。(2分) 2.①第⑸段:“他有一顶尚未变形的帽子,这是很重要的道具。”指出“道具”一词在文中的寓意。(2分) ②第⑼段:“帽子停在空中,笑容僵在脸上,目光打落在地上。”指出加点的动词所表 3.①文章以“猴子”为题目的好处是什么,请分点陈述。(4分) ②文末,“我”猜想“他是去找一面镜子”。“我”之所以这样猜想,是因为“我”认为这“老头儿”毕竟是这样一个人: (2分)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开头的写景部分,描写生动形象,情调轻松风趣。“人心最柔软”指的是人心最善良、最富有同情心,也可指心情最愉悦。 | B.“人家说,头发里的油垢是生命力的表象。”这句话是反语,在对“老头儿”肮脏外表的调侃中揶揄其生命力的消失。 | C.“其实他不曾把那母子俩放在心上,”是“老头儿”在吓跑了母子之后的反思,表现了他内心的后悔与歉疚。 | D.作者引用“皇帝的新衣”这一故事,其用意在于指出孩子诚实率直不世故,对现象的观察往往直逼本质。 | E.作者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的戏剧性情节,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人物,语言幽默、机智、辛辣,具有强烈的悲剧效果。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安塞腰鼓 刘成章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间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捶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①文章的主体部分(从第5自然段到倒数第4自然段)对安塞腰鼓的描写先后有所侧重,作者先写 ,次写 ,后写 。(3分) ②联系全文,说说文章赋予安塞腰鼓的象征意义。(3分) 2.①“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文中的“你”之所以感到“惊异”,其原因是 。(2分) ②“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易碎的玻璃”在这里的含义是 。(2分)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写作上都运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但具体作用又各有不同。请你就下列语句分析其具体作用。 ①开头(第四自然段):“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2分) ②结尾(倒数第三自然段):“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了。”(2分)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中加横线的四个语段用“好一个……”的句式,为全篇确定了基本的音高、色泽、氛围和主要的精神走向,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 B.文中加点的三段“使人想起……”,联想和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磅礴能量,渲染出了它的奇特效应。 | C.文末的“另一个星球”指鼓声喧腾的世界。“渺远的鸡啼”既可以看作是写实,又可以看作是写虚,给读者以警醒和鞭策。 | D.作者抓住安塞腰鼓的特点来写鼓写人,是以鼓来衬托人、用鼓来比喻人,展现了陕北农民古朴粗犷和雄浑豪迈的美。 | E.铿锵的短句、激昂的排比、疾猛的节奏和跌宕的高潮,类似大泼墨、大写意,酣畅淋漓地宣泄了内心中激越澎湃的情感。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⑩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⑾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1.文章开头写了“我”两次在荒野草地上的感受。⑴“我”为什么“笑了起来”?⑵“我”为什么感到“满足”?(4分) 2.⑴第⑥⑦这两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⑵第⑨段和第⑩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一样吗?为什么?(4分) 3.在第⑾段中,作者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⑴作者在文章中谈及了哪些“人的道理”?请你分点叙述。⑵又为什么不懂“草木的道理”?(6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文中“枯萎多年”“终于等来一次生机”的荒草,象征着“劳忙半世”而等待“出人头地”的人生,它让人看到“未到来的美好前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 B.“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这句话既表现了我对人与自然相融为一的渴望,又暗示了一种无法相融的孤独。正因为如此,我才努力要“真正进入一片荒野”。 | C.文章从对草木的亲近写到草木其实无法亲近,从过去我对生存的麻木写到草木唤醒了我对生存的热情。“对一朵花微笑”,是一种既带有几分无奈、却又满怀虔诚的赞美。 | D.作者笔下荒芜的大自然充满了童话色彩,是人的精神家园。在这片精神家园里,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可以无滞碍地栖居在一起,可以自由地进行灵魂的交谈。 | E.作者通过鲜活朴素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朴素旷远和唯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描绘,引发人真切的记忆和悠长的思绪。看似平静却发人深省,节奏舒缓却撼人心肺。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