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难度:来源:
答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完成问题。“小白菜”谈志愿者价值:被需要的感觉最强烈
  笔者的几十位学生都是上海世博会上的“小白菜”(世博会上绿衣白裤的大学生志愿者)。回到课堂,课间聊起世博志愿服务的感受时,他们不假思索地说:“被需要的感觉最强烈”。
  被需要的感觉最强烈
  上岗前,“小白菜”们接受了“志愿者角色与使命”、“岗位基本知识和技能”、“礼仪训练”、“应急处置训练”、“沟通与接待训练”、“领导力训练”等内容的培训,但对志愿服务究竟需要他们干些什么,他们并不十分明确。进入世博园区和园外城市志愿服务的各个站点后,“小白菜”们发现,他们“被需要”之处既出人意料又数不胜数——游客和路人需要他们像“人肉搜索机”、“活地图”甚至像“百科全书”一样回答各种问题,需要他们指点迷津,甚至帮着推轮椅、看孩子、买可乐;工作人员需要他们做随叫随到的“临时工”,搬搬运运的“棒棒军”,一天烧600杯咖啡的“免费小工”和维持秩序的“人墙”;外国人来了,需要他们充当翻译;再苦再累再怨,也需要他们笑脸相迎,微笑相对,倾力相助……
  从“被满足”到“被需要”
  多年来,“小白菜”们很少如此“被需要”过。从小到大,他们的“被需要”主要限于“乖一点”、“读好书”、“好成绩”、“好名次”等极有限的几个方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更多充当的则是“需要”者——衣食住行及其生存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对家庭和社会提出了种种“需要”。
  一般来讲,成长的过程就是“需要”被满足的过程。作为成长中的人,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再正常不过。不过,不同于前辈的是,“小白菜”这一代人,其种种“需要”的满足程度也许是前所未有的:长身体,需要充足的营养,父母就多方打探、深入研究,精心为他们构建好了“维生素体系”;时尚潮层出不穷,大人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使他们的玩具库、文具库、衣橱中形成与时俱进的时尚品牌系列……“小白菜”甚至还没想到、还来不及表达自己的“需要”,无数的“需要”便在他们不经意间充分地“被满足”了。
  “被满足”意味着不忧匮乏短缺,只需现成受用;“被满足”意味着不必扶弟携妹,尽管独自享用;“被满足”意味着可以不闻“风声雨声”,只要“书声朗朗”;“被满足”意味着自然而然索取,无需尽心尽力奉献。于是,在需要不断“被满足”中长大的“小白菜”被骂为“脑残的90后”、“娇生惯养的垮掉的一代”。
  以此为背景,世博志愿服务中“被需要的感觉”,便被放大为“最强烈”的感觉。在层出不穷、预想不到的种种“被需要”面前,“小白菜们”第一天新鲜,第二天累,第三天烦,第四天习惯,第N天爱上。
  笔者一位做过“小白菜”的学生在校园网本系空间中写道:“当换上自己的衣服,去跟馆内的老师、姐姐们和其他工作人员说再见的时候,看到华理的同学已经上岗了。看着那个岗位,我熟悉的区域,已经换成了不一样的面孔……现在却是有点哀伤,因为离开,即使我还会以游客的身份进世博,但是身份不一样了,感觉和责任也会不一样。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让我好好为这次志愿者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一位叫“会思考的芦苇”的志愿者说:志愿者精神就是“更高的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由“被需要”的感觉而生发出“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小白菜”对人生和生活的理解在丰富、升华。(选自《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
1.纵观全文,为什么大学生志愿者 “被需要的感觉最强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虽短,但结构上却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白菜”们从只知“需要”,到感受并认识到“被需要”,这是成长中的一次跨越,也给我们很多启示。读完此文,你觉得家庭和社会应该怎样做才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
         最近,“幸福指数”成为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将幸福指数纳入社会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这体现了人们对包括幸福指数在内的人文社会环境指标的关注。但是,应当看到,人们对于幸福指数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因而有必要加深对幸福指数的理解,科学地对待幸福指数。(1)
        ①不丹的“幸福指数”包括四项基本内容:环境保护、文化推广、经济发展和政府善治。②20 世纪80年代后期,不丹国王旺楚克提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名词--“国家整体幸福”,并以此作为人民福祉的指针。③“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④他认为,所谓的“发展”,除了在经济上谋求成长以外,必须同时追求物质上、精神上和情感上多层面的“最大幸福”。⑤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不丹,人民却感觉生活很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2)
        近年来,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如果说GD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幸福指数则是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人们普遍认为:幸福指数是体现老百姓幸福感的“无须调查统计的”反应,是挂在人民群众脸上“指数”。(3)
        事实上,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它是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感;其二,它是人们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其三,它是人们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因此,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幸福指数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4)
        正确认识幸福指数与GDP指标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GDP是体现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和人民群众客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和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就谈不上民众的幸福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居民人均收入与幸福感之间呈现一种正向关系,即城市居民幸福感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提高。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积累社会财富,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5)
        把幸福指数作为社会评价指标时,应对其评价功能进行正确定位。幸福指数体现的是民众一般的心理体验,它必然受到长期的和短期的、宏观的和微观的、主体自身的和外部环境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决定了它主要用于对特定的社会发展与社会良性运行状况进行衡量与评价,一般不宜用于评价政府组织的绩效,更不宜用于考察个人的政绩。在追踪幸福指数的变化时,主要是看发展是否偏离了终极目标,而不是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幸福指数增长了多少个百分点,也不是看它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中位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当然,可以采用幸福指数对城乡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不同地区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这种比较的目的在于对以往的发展思路与政策选择进行评估,为现行政策的调整和未来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而不是作为政绩评价的标准。(6)
        考察幸福指数,并不是追求幸福指数无限增长,而是力求通过幸福指数来考察人民群众主观生活质量的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而调整政策取向,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良性运转。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水平也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这可能导致“幸福陷阱”的出现。所谓“幸福陷阱”,是指客观条件改善导致人们需求水平的提高,但在一段较长时间里观察,人们的幸福指数有时并不随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客观指标的加速增长而明显增长,甚至可能出现暂时的下降。“幸福陷阱”的存在提醒我们,在确定幸福指数时,一定要注意其相对稳定的特点。在主要指标保持稳定的同时,适时地对部分指标加以调整,增加或排除一些要素;对于保留下来的要素,也要对其在总体幸福感中的权重进行必要的调整。(7)
1.“幸福指数”是衡量            的标准。
2.文章第(2)段一共有5句话,正确的语序是(      )
A.③④②⑤①      
B.③⑤①④②      
C.③②⑤①④      
D.③②④①⑤
3.文章第(3)、(4)两段主要阐述的是                  
4.对文章第(5)段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幸福指数衡量的是主观生活质量的指标,而GDP衡量的是客观生活质量。
B.人均收入的增长和幸福感之间呈现出一种正向关系。
C.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大力发展经济,积累社会财富。
D.物质财富的积累是民众获得幸福感的唯一途径。
5.从全文看,文章第(7)段解说“幸福陷阱”的作用是            __________ 
6.联系全文,推断人们对幸福指数可能存在的“模糊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题。念想儿
叶稚珊
        整整一个夏天,心都浸在滚滚浊浊的水中。我们能做的,是每天晚上守在电视机前看汛情通报,是捐出一些钱物。 (1)
        捐过钱,再来找物,应该是件不难的事,家里的橱橱柜柜被不大穿的衣服塞得满满的,薄衫厚袄样样不缺。可拿起来又放下,舍不得出手的正是这些。 (2)
        好像还不到中年,从青年时代起就有了恋旧怀旧的情绪。我对什么东西都不做专项收藏,但一枝一叶关乎感情的物品,不论它价值几何,对我都是弥足珍贵的。在我们这个小家里,没有任何物质的东西可以称为遗产。父亲去世时,我们五姊弟每人挑选了一样与父亲有关的东西作纪念。我选择了父亲须臾不离身的钥匙,那上面有他永远的体温。丈夫和女儿,这两个活生生善良的人,是婆家给我的聘礼和遗产。他们的粗手大脚、粗枝大叶,他们的不会察言观色,我行我素,他们的勤奋和多方面的爱好兴趣,以至饮食习惯,无一不像我的婆婆。
        我怀着无限感激接受婆婆留给我的一切,包括他们身上的所有毛病。(3)
        没有家传的房产、财产,怀旧的情绪就弥漫在衣柜的角角落落。第一次见面时丈夫穿的带补丁的衬衫、结婚时的嫁衣、小婴儿的衣服、女儿的第一身校服和从小带她的陈奶奶亲手缝制的棉衣棉裤……这些都永远不会再穿用了,但让它就这样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温温暖暖地陪伴着我们,每次翻检它们都像是浏览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上一代走了,这一代老了,下一代大了。不知到了哪一代,我会听到这样的惊叹:“看!我的老外婆结婚时就穿着这样的衣服。”生命的延续伴随着织物的绵软和蕴藉。 (4)
        带着很浓感情色彩的纪念物,北京人叫“念想儿”,我这两年才知道这种说法:念——想,真是贴切极了。(5)
        在衣柜中体积最大的是丈夫的“念想儿”,一套无比厚重的中山装式的棉衣裤,从来没有上过身,簇新簇新的。每次拿出来,他都是这样一句话“我妈妈给我做的。”怎么也没有舍得捐出去,平展展叠起来又收好。这是妈妈留给他的看的见摸的着的最温暖的“念想儿”。(6)
        婆婆不会针线,这身衣服是1977年初那个很寒冷的冬天的下午,他们母子带上布票、棉花票,乘7路公共汽车到西四、白塔寺,一路买了里子、面子、棉花,在白塔寺十字路口西边的一个成衣店做的。那时没有私人裁缝,这是一个街道开的店。藏蓝色的咔叽布面,大花布的里子,这种中山装式的棉衣现在真是难得见了。 (7)
        婆婆的腿年轻时就做过手术,又经过“文革”中在湖北沙洋干校稻田的浸泡,不良于行已有多年,要强的她还常爱硬撑着走。他们去做棉衣,我送到西四北六条的西口,真想和他们一道去,可家里还有刚刚满月的孩子。望着高出母亲大半头的儿子搀扶着母亲的背影,枯枝灰墙的街景中蹒跚的脚步,我的心堵得满满的,眼睛发潮,自幼熟读“慈母手中线”,这时却分明看到了母亲心中那根长长的线。 (8)
        以“无冕之王”闻世的公公婆婆,这时正顶着“摘帽右派”的桂冠。丈夫从新疆苦苦挣扎挪到了河北固安,却怎么也进不了北京。每月回家一两次“探亲”,晚归早走,呆不足24小时,母亲不知给儿子吃什么好,不知跟儿子说什么好,忙忙碌碌还没坐稳,儿子又该走了。想想我们真是不懂事,三十大几的儿子还事事要妈操心。 (9)
        用了多少棉花用了多少布,嫡嫡亲的亲娘给儿子做的棉衣棉裤厚得几乎能站起来。守在娘身边的儿子,有娘的疼爱衣薄也暖和,离家的孩子,走出一步远娘也牵肠挂肚怕受饥寒。乡下的、城里的母子情是一样的。 (10)
        1977年的那个冬天,丈夫驮着新袄裤回了固安;1979年岁末,天寒地冻,他又捧着新袄裤回到北京,一天也没舍得穿。一纸“改正”,公公婆婆从此“无冕”,他们的身心却老得不能再老,无论喜怒,都再也承受不起了。离家十几年的儿子真的回来了,完整彻底地回来了,母亲笑--笑--笑……笑得有些不对了,躺下,再也没有起来。 (11)
        念想儿,新里新面新棉花;念想儿,二十年后,还是新里新面新棉花。 (12)
        把“念想儿”送到此刻最需要的人身边,但愿他看到的不止是“新里新面新棉花”。 (13)
        无实物的“念想儿”,一样的温暖蕴藉。 (14)
                                                                                                          1998.8.24长江洪水始退之日
1.文章第(1)段划线句中的“浸”字表现了作者                的心情。
2.从文章的内容看,              
3.对文章第(2)段划线句的分析,下列各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些旧的衣物记录着以往生活的点点滴滴,会引发作者温暖的回忆。
B.那些,对作者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
C.作者从小就有恋旧怀旧的情结,家中留下的旧物都让她感到难以割舍。
D.作者希望留下这些旧衣物长久地陪伴自己,是出于情感上的需要。
4.文章第(7)自然段详细叙述做棉袄的过程,目的是                          
5.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上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之所以选择钥匙作为纪念,是因为父亲没有给子女留下有价值的遗产。
B.作者怀着无限感激的接收丈夫和女儿身上的一切优缺点,说明她是个包容大度的人。
C.作者看到自己的丈夫和婆婆相互搀扶的背影几乎落泪,是对他们不幸遭遇的悲戚。
D.从表达方式上看,这篇文章在叙事上平实质朴,抒情内敛细腻。
E.从语言风格上看,整篇文章的语言生动自然,与老舍《想北平》一文相近。
F.从行文结构上看,本文是以对。
6.文章结尾的三段运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                     
7.作者说’”。她还希望受捐者看到的是                  
8.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联想的表现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随风吹笛
林清玄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干和竹叶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淙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1.请联系全文,概括竹笛天籁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说文中划线句子。
(1)作者为什么说“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为什么用大量篇幅写蝉声、溪流声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指出最后一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学术与学术思想
刘梦溪
  1911 年,梁启超写过一篇文章叫《学与术》,其中有一段写道:“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则沈,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实以证明水之有浮力,此物理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机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治疾病,则医术也。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关系,凡百皆准此。”这是迄今看到的对学术一词所作的最明晰的分疏。学与术连用,学的内涵在于能够揭示出研究对象的因果联系,形成建立在累积知识基础上的理性认知,在学理上有所发明;术则是这种理性认知的具体运用。他反对学与术相混淆或者学与术相分离。严复对学与术的关系也有相当明确的界说,此见于严译《原富》一书的按语,其中一则写道:“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用知与行的关系来解喻学与术两个概念,和任公先生的解释可谓异曲同工。
  中国古代还经常讲道术。“道”标识着学问的方向。对一个学人来说,为学的目的是最为重要的。严复在为《涵芬楼古今钞》作序时指出,做学问的目的就在学术本身,学术以外没有也不应该有目的,因而也可以称作“为己”之学。而诗词书法一类传统文士人皆能详的技能,不过是一种工具,也就是术。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为学的目的是为了猎取功名利禄,所掌握的术再精良,也只能是“为人”之学,真正的学者必不取此种态度。中国传统学术,既讲学,又讲道。道这个概念,用现代一点的说法,不妨可以看作是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情、物事所固有的因果性和规律性,以及人类对它的超利害的认知。
  学术思想则是人类理性认知的系统化,而且须有创辟胜解,具备独到性的品格。系统又独到,属于思维的成果,具有形上之学的特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造学之途有百,而其要期于明道。”学术思想的根本特征应该是“即器以明道”。元朝时,罗马教皇以七大术介绍给元世祖,包括文法、修辞、名学、音乐、算数、几何、天文。然而此七项大都关乎技艺,也就是器,属形下学的范畴,与学术思想迥然有别。学术思想是否发达,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当我们习惯地称某些国家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时候,其实就是说这个国家的学术思想发达。
  既顺世而生又异世而立,是学术思想的另一个特点。顺世而生,自不待言。没有哪一种学术思想不是特定时代和世代的产物,连虚幻的不结果实的花朵也可以振叶寻根,找到它赖以开放的或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环境的根源。但我们需要注意,是顺世而生,可不是顺势而生。学术思想与权柄和势力天然地缺少缘分。不仅如此,它顺世却不随俗,就其发生来说有顺世的一面,而就其存在来说又有异世甚或逆世的特点。
  覆按历史,一种学说或一种学术思想的遭遇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幸运。往往越是具有独创性的思想,越不为当世所重。所以孔子有陈蔡之厄,孟子有“不得已”之辩;韩非饮鸩,孙子膑足,史迁宫刑,班氏狱死;阮籍临歧而痛哭,嵇康佯狂而不羁;罗什折翮于北国,玄奘历险于西土;韩愈受黜行三千里路,苏轼遭贬困琼海之滨;阳明承廷杖之辱,朱子遇罢祠之变;戴震中岁衣食不济,颜元苦行骨肉难全;李卓吾幽铁窗自刎而死,王夫之筑土屋匿于深山。一部学术史,可以说是一批批学者为创造学说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历史。
  这种情况说明,对待学术思想,是不可以功利计的。“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董仲舒这句被后世目为近乎愚狂的话,恰恰道出了学术思想的真谛。而学人、思想家被目为愚妄、狂癫,为世人所窃笑,历史上屡见不鲜。正因为他们先觉、异世或逸世而独立,世人才有充分理由疏远他们。天才的归宿到头来总逃不过《红楼梦》中的一支曲——“世难容”。(选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有删改。题目为编者所加)
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A.梁启超和严复分别在他们所写的《学与术》和《原富》中,对学与术的关系作了明确的界说,两人的解释可谓异曲同工。
B.为学有“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之别。前者指为学的目的仅学术本身;“为人”之学则指为学目的是获取功名利禄。
C.学术思想既是理性认知的系统化,又具有独创性,因此它属于形而上之学,中国古代称之为“道”,为学的要旨就是“以器明道”。
D.学术思想发达的国家,必然也是民族文化发达的国家;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的民族,也必然是学术思想发达的民族。
E.思想家往往都异世独立,他们常常是一些狂癫、愚妄之人,因此,常被世人所疏远、窃笑,悲剧也往往成为他们的归宿。
2.下列各项中,属于文中“术”的范畴的一项是(     )
A.《劝学》中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舟楫而绝江河”。
B.奥斯忒从磁针无端转动的现象中,发现了电流磁感应定理。
C.化学家凯库勒由梦境中“盘曲的蛇”而发现了苯的环形结构。
D.辛弃疾的《木兰花慢》词,借助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
3.在对“学术”的理解上,梁启超和严复存在哪些异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学术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