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们不要忘记矛盾与诗的因果关系,许多诗是为给生活的矛盾求统一、求调和而产生的。孟浩然既免除了一部分矛盾,对于他,诗的需要便当减少了。果然,他的诗是不多,

  可是我们不要忘记矛盾与诗的因果关系,许多诗是为给生活的矛盾求统一、求调和而产生的。孟浩然既免除了一部分矛盾,对于他,诗的需要便当减少了。果然,他的诗是不多,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可是我们不要忘记矛盾与诗的因果关系,许多诗是为给生活的矛盾求统一、求调和而产生的。孟浩然既免除了一部分矛盾,对于他,诗的需要便当减少了。果然,他的诗是不多,量不多,质也不多。量不多,有他的同时人作见证,杜甫讲过的:“吾怜孟浩然……赋诗虽不多,往往凌鲍谢。”质不多,前人似乎也早已见到。苏轼曾经批评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这话诚如张戒在《岁寒堂诗话》里所承认的,是说尽了孟浩然,但也要看“才”字如何解释。“才”如果是指才情与才学二者而言,那就对了,如果专指才学,还算没有说尽。情当然比学重要得多。说一个人的诗缺少情的深度和厚度,等于说他的诗的质不够高。孟浩然诗中质高的有是有些,数量总是太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式的和“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式的句子,在集中几乎都找不出第二个例子。论前者,质和量当然都不如杜甫,论后者,至少在量上不如王维。甚至“不材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质量都不如刘长卿和十才子。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孟浩然。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不,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在许多旁人,诗是人的精华,在孟浩然,诗纵非人的糟粕,也是人的剩余。在最后这首诗里,孟浩然几曾做过诗?他只是谈话而已。甚至要紧的还不是那些话,而是谈话人的那副“风神散朗”的姿态。读到“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我们得到一如张洎从画像所得到的印象:“风仪落落,凛然如生。”得到了像,便可以忘言,得到了“诗的孟浩然”便可以忘掉“孟浩然的诗”了。这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诗如其人”或“人就是诗”的另一解释。 ———《孟浩然》
1.孟浩然的诗,为什么“量不多,质也不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曾经批评孟浩然:“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闻一多是否同意这一观点?闻一多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其中的“孟浩然的诗”“诗的孟浩然”二者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答案:诗是为给生活的矛盾求统一、求调和而产生,孟浩然既免除了一部分矛盾,所以,他的诗“量不多,质也不多”。
2.答案:闻一多对苏轼的看法,既不完全肯定,也不完全否定。闻一多认为,关键在于“才”字如何解释,如果“指才情与才学二者而言,那就对了,如果专指才学,还算没有说尽”。孟浩然的诗的质不够高,重在缺少情的深度和厚度。
3.答案:“孟浩然的诗”的特点是“淡”,并不是刻意为诗,他的诗“纵是非人的糟粕,也是人的剩余”。“诗的孟浩然”的特点是:如其诗一般,随意,恬静,“风神散朗”,“风仪落落,凛然如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
B.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C.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
D.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E、文章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用“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对文字稍微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有些人根本比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传为千古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说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子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1.作者说“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它的通常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本文作者认为“咬文嚼字”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引用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的事例,是为了证明怎样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述作者关于贾岛诗句中用“推”好还是“敲”好的基本观点。(不超过4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劝贾岛把“推”字改为“敲”字的故事,古今传为美谈。作者通过分析,他的意见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推敲”这个典故,传统看法和作者的独到看法分别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列举“推敲”这个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咬文嚼字》选段,回答问题。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1.“咬文嚼字”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说把“咬文嚼字”说成“推敲”,是说得好听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推”字比“敲”字用得好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发挥你的想像,猜一猜韩愈选“敲”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举“推敲”一例,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符合文段内容的两项是( )
A.要想通过更改一两个字就使文字顺畅或漂亮是不可能的。
B.作者对“推敲”优劣的分析和观点其目的并不是要推翻韩愈。
C.作者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不可知的东西,只有作者自己才知道。
D.“推”和“敲”不是文字上的分别,而是意境上的分别。
E.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考虑用什么样的字词才能准确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问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跟字们较劲
唐伟
  清朝雍正帝未登基时,有一次到杭州去游玩,在涌金门外遇到一个卖字的书生。书生的书法实在是好。雍正见他写“秋”字时,把“火”写在了“禾”的左边,随口说“错了吧!”书生不以为然,并列举历代名帖,证明自己所写不误。雍正笑笑,给了书生一堆银子,说:“别卖字了,还是一心去考你的功名吧。”
  几年以后,雍正即位。那书生也科场得意,一口气考到进士,并入了翰林。一日雍正看到此人的名字,忽忆起往事,即召入见。雍正给他写了一个“和”字,故意把“口”放在“禾”的左边。书生当场指出,这是不规范的写法——他竟然没有想到,眼前的皇上就是当年资助自己的恩人!第二天,他就要受命出任浙江巡抚了,接到圣旨,仔细一看,上面却写着:须仍向杭州涌金门外卖字三年,然后方可上任。书生这才恍然大悟。
  汉字很麻烦,一个字往往有许多不同写法。比方“回”“斗”“创”这些字,至少都有四种不同的写法。又是繁简之分的,又是异体之别的,烦都烦死了。
  文字是思想的衣裳。华丽的衣服可以掩盖躯体的缺陷,丰富的文字可以粉饰思想的漏洞。当我们沉醉于语言文化的瑰丽时,我们的思想却正悄悄迷失在类似“回”有四种写法这样的语义泡沫里。远房表弟“待业”,隔壁大嫂“下岗”。我说直接叫“失业”多省事,同事小王马上纠正我,说失业多没希望啊,他的爸爸妈妈都正在家里耐心“待岗”呢。
  想当年,国民党军吃了败仗,总喜欢把“失败”叫做“失利”,把“败退”叫做“转进”,好像自我感觉良好,实际处境就会立刻不窘迫一样。事实上,“饰”和“瞒”一样,都只不过是“骗”字的另一种写法罢了。
  意大利符号学专家艾柯在《诠释与过度诠释》里头指出:“整个宇宙就像是一个装满了镜子的大厅,任何个体在这里既是被反映的对象,又反映着其他的物体。”在人类的纷繁世界里,因为有了文字做介质,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影像往往会比实际要丰富得多。就拿前文的故事来说,书生用“秋”字做介质,让皇上见识了什么是学问;皇上又用“和”字做介质,让书生见识了什么是权势。他们君臣二人在三百年前就跟字们较劲儿,我们在三百年后穿过字的密林在注视他们。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丰富介质和扭曲影像的世界。文字无辜。
1.本文故事中书生以“字”兴,以“字”衰,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举了国民党军队吃了败仗,把“失败”叫做“失利”,把“败退”叫做“转进”的例子,是要说明我们文化中哪个方面?(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与唐伟的《跟字们较劲》分别强调了我们文化的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与唐伟的《跟字们较劲》两篇文章在立意上有什么共同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西洋批评家眼里的中国诗
钱钟书
        西洋批评家一般倾向于这种看法。例如有人说,中国古诗“空灵”、“轻淡”、“意在言外”,在西洋诗里、最接近韦尔兰的风格。另有人也说,中国古诗含蓄简约,韦尔兰的诗论算得中国传统基本原理的定义。又有人说,中国古诗抒情从不明说,全凭暗示,不激动。不狂热,很少词藻、形容词和比喻,歌德、海涅、哈代等的小诗偶尔有中国诗的味道。虽然这些意见出于本世纪前期,但到现在还似乎有代表性。通过翻译而能那样鉴赏中国诗、很不容易。-一方面当然证明中国诗的高度艺术和活力,具有坚强的抗译或免译性,经得起好好歹歹的翻译;一方面更表示这些西洋批评家具有敏锐的艺术感觉和丰富的本国文学素养。有个绘画史家也说过,歌德的《峰颠群动息》和海涅《孤杉立高寒》两首小诗和中国画里的情调相融合。有趣的是,他们把中国旧诗和韦尔兰联系;韦尔兰自称最喜爱“灰黯的诗歌”、不着彩色,只分深浅,那简直是南宗的水墨画风了!董其昌所谓:“画欲暗,不欲明;明音如瓠棱钩角是也,暗者如云横雾塞是也。”在这些批评家眼里。豪放的李白、深挚的杜甫、直捷畅快的白居易、比喻络绎的苏轼——且不提韩愈、李商隐等人——都给“神韵”淡远的王维、韦应物同化了。西方有谚语:“黑夜里,各色的猫一般灰”;动物学家说,猫是色盲的,在白天看一切东西都是灰色。我们不妨也说,正像人黑夜看猫,猫白昼看事物,西洋批评家看五光十色的中国旧诗都是灰色诗歌。这种现象并不希罕,习惯于一种文艺传统或风气的人看另一种传统或风气里的作品,常常笼统一概。譬如在法国文评家眼里,德国文学  作品都是浪漫主义的,它的“古典主义”也是浪漫的、非古典的;而在德国文评家眼里,法国的文学作品都只能算古典主义的,它的“浪漫主义”至多是打了对折的浪漫。
        德、法比邻,又属于同一西洋大家庭,尚且如此,中国和西洋就不用说了。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有节制,说话不唠叨,嗓门儿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浪漫”的,比起西洋诗来,仍然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得坦率的,比起西洋诗来,仍然是含蓄的:我们以为词华够浓艳的,看惯纷红骇绿的他们还欣赏它的素淡;我们以为“直恁响喉咙”了,听惯了大声高喊的他们只觉得不失为斯文温雅。同样,从束缚在中国旧诗传统里的人看来,西洋诗空灵的终嫌有痕迹,淡远的终嫌有火气,简净的终嫌不够惜默如金。这仿佛国际货币有兑换率,甲国的一块大洋只折合乙国的五毛。西洋人评论不很中肯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对中国旧诗,不像中国人亲切知道,而只是外人看个大概,见大同而不见小异。我们中国批评家不会那样,我们知道中国旧诗不单纯是“灰黯诗歌”、“神韵派”绝不能代表中国旧诗。但是我们也还往往忽视一个事实:神韵派在旧诗传统里公认的地位不同于南宗的旧画传统里公认的地位;换句话说,传统文评否认神韵派是最标准的诗风,不像传统画评承认南宗是最标准的画风。(节选自《中国诗与中国画》)
1.文章开头引用西洋批评家谈论中国诗,在西洋批评家眼里,中国古诗具有哪些特点? (不超过20字)概括起来,他们的基本看法是什么?(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从“透过翻译而能那样认识中国诗,很不容易”引出了两点看法,试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面当然证明中国诗的高度艺术和活力,具有坚强的抗译或免译性,经得起好好歹歹的翻译”这句话采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这句话主要用来说明什么?(不超过2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列举法国批评家和德国批评家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作者分析,西洋批评家把中国旧诗都看成“灰黯的诗歌”,其原因是何在?(依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仿佛国际货币有兑换率”句中,“这”所指代的是什么?(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