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选做题)雪野无尘勾长吉  (1)雪落下来,雪落在鱼儿山,雪落在草原。先是一片一片地落,后来就是一群一群的了。那么多的雪落在地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选做题)雪野无尘勾长吉  (1)雪落下来,雪落在鱼儿山,雪落在草原。先是一片一片地落,后来就是一群一群的了。那么多的雪落在地上,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选做题)雪野无尘
勾长吉
  (1)雪落下来,雪落在鱼儿山,雪落在草原。先是一片一片地落,后来就是一群一群的了。那么多的雪落在地上,像密密麻麻的鸟。我不敢弄出动静,我怕它们会轰的一声起飞,再无踪影
  (2)多么轻盈,仿佛舞蹈着的少女。雪花有着色彩和飞翔的记忆。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依次点燃炉火、灯盏,隐去冰河、麦场,把每一条路都收进草原的梦里。
  (3)草原的雪是累积的,一场雪落了,不化,又一场雪落了,还是不化,雪上加雪,就像一个人内心的爱,越积越深。
  (4)其实,草原的降水量并不大,一冬也没有几场雪,但风领着雪到处乱跑,给人的感觉好像天天都在下雪。风是“白毛风”。白毛风刮起的时候,天地间一片混沌。它尖利地呼啸着,甩出大量的雪粉,打得草原晕头转向,打得人睁不开眼睛,打得小鸟惊慌逃窜。
  (5)没风的时候,统治草原的是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一切都被冻僵,一切都趋向简洁。天地间只有两种颜色,小小的黑是一片树,以及树上的乌鸦,无边的白是茫茫的雪野。
  (6)阳光明亮的日子,我喜欢一个人去远离村路的雪野游荡。雪野空廓,除了偶尔遇到那个牧羊的老人,几乎看不见人影。草原上已经没有草可吃了,羊群整天被关进羊圈,只在晴好的天气才出来遛一遛。老人没有家,亦无儿女。在草原放羊几十年。他还是穿着那件一成不变的羊皮袄,狐狸皮帽子捂得严严实实的。和秋天时相比,他唯一的变化是胡子更白了,不知是哈气结的霜,还是岁月留下的痕迹。羊群基本不需要管理,老人拄着羊铲一动不动地站着,像谁随手堆的一个雪人,又像一棵了无牵挂的树
  (7)在草原,谁活着都不容易,特别是冬天。旱獭躲在洞里冬眠,田鼠靠秋天储存的一点儿食物过冬。最苦的还是那些不会冬眠、又没有积蓄的小鸟和野兔们。雪地上找不到一片可以觅食的泥土,成群的麻雀聚在草垛树梢,饿得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而野兔只有扒开厚厚的雪层,才能刨到充饥的草根儿。
  (8)和我一起走过雪野的,还有学校的几位同事,我曾经多次去他们家作客。他们是当地的“土著”,家就在附近的村庄,近的五六里,远的一二十里。家里有妻儿老小和牲畜需要照料,所以他们几乎天天回去。他们大都是民办教师出身,许多年后终于转正,家里种着地,又有一份固定的工资收入,让乡邻们羡慕不已。他们也很满足,凭一辆自行车,在“白毛风”中躬身前行,似乎他们从来不觉得冷,每天一个往返,乐此不疲。
  (9)外界的寒冷算不了什么,一个心中生火的人,寒冷是奈何不了他的,可怕的是内心的寒冷。我终于明白了,牧羊老人之所以一年四季裹着一件羊皮袄,是因为他的心已经结冰了,岁月的风寒堆积在骨头里,夏天的太阳,冬天的炉火,都不能驱散他心里的冷。
  (10)吱吱呀呀穿过雪野的是卖粮的牛车。“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笸箩熬一锅。”农民们广种薄收,卖粮标志着又一年辛劳的结束,也是对辛劳的年终结算。但真是奇怪了,粮食值钱时,一定是歉收的年头,终于盼来了一个丰年,则粮食一准掉价。雪野茫然无边,一辆辆牛车缓缓前行,拉走的是麦子和胡麻,拉回的是苦涩与无奈。
  (11)于是,农闲时,年轻力壮的纷纷外出打工。待几场大雪下过之后,打工的便开始陆续返回。他们在小镇下车,然后换乘前来接站的自家的牛车,一路把欢声笑语撒在冷寂的雪野。虽然工钱总被拖欠、克扣,但老老少少能换上一身崭新的衣裳,明年开春的化肥也有了着落,不用算,肯定比在家猫冬强。
  (12)脚踩着这久别的雪地,心里就觉得踏实。守着几麻袋种子,总得把牛粪火生得旺旺的。就快过年了,家家户户***猪宰羊,大红的灯笼挂起来,滚热的酒杯端起来,冰天雪地的草原就有了热腾腾的气氛,这日子也就得以红红火火地持续下去。
  (13)雪夜无尘,喧嚣归于宁静,草原上只有雪落的声音。我们是雪的一部分,卑微而干净,风命令我们变轻,再变轻
  (14)艰辛不是屈辱,艰辛不过是岁月的灰烬。这酒杯已举过了生活的高度,该去的终会离去,该来的必将到来。在雪花温暖大地的午夜,我失散多年的好妹妹,将打马而归。雪 愈合了一切伤痕,雪一停,我们的日子就完美得不露一丝缝隙。
  (15)广大的草原,如果我的苦难不及你的疼痛,那就算不上苦难;如果我的爱超过了你的宽度,那一定不仅仅是我的一己私情。对于我,一片雪花和一个春天具有同等的分量。雪落下来,雪加厚了夜晚,像你的女儿,我的新娘,美得俗气,美得纯洁,她已经高于屋顶,却难以上升到天堂。(选自《散文中国》,有删改)
1.揣摩词语或语句在语境中的含意。
(1)结尾说:“雪落下来,雪加厚了夜晚,像你的女儿,我的新娘,美得俗气,美得纯洁,她已经高于屋顶,却难以上升到天堂。”句中“俗气”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我们是雪的一部分,卑微而干净,风命令我们变轻,再变轻。”作者运用修辞,表意含蓄。换用明快的语言表达,这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中语句。
(1)我不敢弄出动静,我怕它们会轰的一声起飞,再无踪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拄着羊铲一动不动地站着,像谁随手堆的一个雪人,又像一棵了无牵挂的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①~⑤自然段详细描写雪野,它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探究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有现实生活的气息。
  (2)我们像雪花一样卑微而纯洁,命运掌控着我们,我们经历艰辛,适应着环境。(或答恶劣的生存环境,使我们身份卑微,也使我们品性纯净。)
2.(1)作者运用比拟(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自己的奇特感受。他把原野上的雪当作群鸟来写(或比做群鸟),既形象再现了大朵大朵的雪花纷纷飘落原野的情景;又刻画出自己面对大雪屏声静气、小心翼翼的神态,抒发满心的珍爱和欣喜。
  (2)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老人静立雪野的身姿,既形象地再现了老人长时间的呆立和孤独,又暗示出他内心的落寞和了无生趣。
3.展现雪野独特之美,表达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展现了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下文写草原生命的生活,为他们的精神世界张本。
4.(1)热爱生活,笑对艰辛。草原有严寒也有温暖,农民有生计的艰难也有红火的日子,“我”的亲人有离散也有归来……作者感悟到:我们要像草原忍受“疼痛”一样,用无私的爱去包容生活的苦难,享受尘世的幸福。
  (2)爱雪花雪野。辽阔的雪野既丰美简洁,又风卷雪飞,寒冬漫漫。它既养育了草原儿女,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限艰辛。作者爱雪花雪野,不是爱一处风景,而是爱一方土地。像爱自己的亲人,爱得世俗而自然,别无选择。(言之有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选做题)马君武
  马君武,字贵和,广西桂林人,学者,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
  民国初,马君武怀疑宋教仁倒向袁世凯,对宋“言语讨伐”。宋按捺不住性子,打了马君武一耳光,马君武“奋起还击”,重伤宋教仁左眼。宋在医院躺了大半个月,伤口才“勉强愈合”。1917年初,国会讨论对德宣战,马君武为反战之中坚,但“政学系”骨干李肇甫却赞成对德宣战。马君武勃然大怒,大喝道:“放狗屁!”说罢举杖绕桌追打李肇甫。即便是在对诗赏月的风雅场合,马君武也难脱勇武之气。一次“南社”对诗,马君武被苏曼殊的诗“噎”得半天说不出话,“转羞为怒,急起,奋拳欲殴曼殊”。苏诗人竟“茫然不知所措”,幸亏众人劝住。
  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说,马君武虽“性烈”,却有其“烈”的道理。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长,又是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实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但如此文人脾性,在政坛自是四面碰壁。因固执己见,马君武曾被国民党开除。后来,国民党广西党部欲为其恢复党籍,就让他填个表。表上有“何时 入党”一栏,马君武却填上“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党部的官员们哭笑不得,只得作罢。
  这位留德工学博士,精通英、日、德、法等数国文字,又写得一手好诗。《共产党宣言》的纲领,是他首次译成中文,刊登在《民报》上。他还是第一个翻译并出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中国人。
  马君武一度任广西省长,但多次与桂系军阀交恶,其座的船被军阀袭击,连随侍身边的妻子都中弹殒命。死里逃生的马君武向老友陆费逵痛陈道:“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可惜数千册心爱的书籍和许多未刊行的诗文译稿,完全丢了,实在令我心痛。”
  陆费逵答曰:“你是文学家、工业家、教育家。我国应该做的事多得很,你 的脾气,不宜搞政治,何不去做本行的事业呢?”
  从此,中国政坛上便少了一个“勇夫”,却多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长。
  其时,恰逢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空缺,全校学生一致公议,要求教育部任命马君武为校长。他的学生回忆,马校长一到,“久不冒烟之实习工厂,亦浓烟冉冉升空;严冬冷寂之教室与图书馆,亦得有煤生炉取暖,全校学生振奋不已。”
  在出任广西大学的首任校长后,马君武又奉行“锄头主义”。他要求学生拿起锄头参加建校劳动,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又使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劳动得到一点报酬,以补贴生 活费用的不足。抗战期间,为了让学生适应战斗生活,马君武还大力提倡军训。西大学生过着军事化的生活,戴军帽、扎皮带、裹绑腿,每 日三餐 ,号兵吹号,学生列队进入食堂,有时候还要搞夜间演习。
  在用人方面,马君武不拘一格。他从中学教师暑期讲习班中选拔人才,来广西大学担任助教。反之,对不安心本职工作、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则不管资历、学识如何,一旦聘期已满,立即予以解聘。
  马君武的同代人,显然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这位校长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但这个一度“恃才傲物”的马校长,却多次因学校的工作低下“勇武”的头颅。他曾求张学良为其捐助一笔办学款,张学良拒见,他便在张的公寓门房外呆了一夜,张学良只好接见。康有为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其藏书出售,马君武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前往,苦苦哀求,才得以花费巨资,将康有为的藏书收于校图书馆。
  1936年,广西当局改组西大,规定校长由省政府主席兼任。马君武请求担任理工学院院长,遭拒,只得离开他一手创建的西大。离别前,他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我一生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别人求我,只有办西大,是我求别人。1939年,59岁的马君武再度出山,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他的居所位于校区内杉湖旁,门前是他亲撰的一副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
  1940年,马君武逝世。
1.马君武在恢复国民党党籍的表格上“何时入党”一栏填了“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的话。请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君武为什么会在当时的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请简要概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39年马君武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时,在居所门前撰写的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表明他有怎样的变化?试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君武经历了从“从政”到“从教”的转变,你同意他的转变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它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 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义,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 ,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选做题)沉默中的土地
诸柏林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无需煞费苦心地去考究,这里还不是村庄的时候,一定有了孕育村庄的一片更古老的土地。
  ②村庄的出现,恐怕是若干年前先人们迷恋这方山水,认为这里就是属于他们的村庄,从此不再漂泊。理智地将生存的根扎进土壤中,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不惜力量和热汗开垦出一块又一块田畦,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蚯蚓爬行似的田埂,纵横交错的阡陌,忠实地恪守 田垄的边沿,然后井然有序地伸向一户户农家。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园,人们不再彷徨,义无反顾地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繁衍生息,一次次将希冀播种于泥土中。无论是收获带来丰收的喜悦,天灾人祸威胁人们的生存,还是喜怒哀乐引起心灵的震撼,这一切都似乎是构成自然的和谐,唯有土地用惊人的沉默对人的愿望表示出不动声色的执著。
  ③我就降生在这块土地上,村庄对我的到来,无所谓欢迎也无所谓嫌弃,客观地讲被归纳为可多可少一类。起初,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思想会成为村庄的叛逆。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潜意识里曾对于村庄的事情产生过怀疑。当我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满田满垄带着露珠在阳光下晃动的禾苗,绿浪的尽头耸立着高大挺拔的枫树,柔婉的翠竹掩映着炊烟袅袅的村舍。听到鸟儿栖在枝头清丽婉转的鸣叫,在流溢着田园风光的美丽中,人们的脸上却写满了憔悴和忧伤,让人一眼就读懂了这样的活法很苦很累。我生存的根同样深深陷于这片土地中,命运必然与土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生无可奈何地重蹈着先人们的脚印。当我深切地感受到种田人的艰难后,不由引起了我对前途命运的思考与关注。
  ④终于有一天,我发现这块土地古朴得近乎丑陋,这个发现不啻一声惊雷震醒了几乎埋没在泥土中窒息的思维,怂恿我想象我并不知道的村庄之外那些令人向往的世界,激活了探索土地与人生相关问题的思考,开始用心解读村庄的全部内涵。千百年来,村庄无论是阳光的照耀,还是风雨的侵蚀,除了布满沧桑的痕迹,还缺乏焕发生机的活力。土地对人们冷漠得既不慷慨也不吝啬,于旷世经久的沉默中,悄然冷静地审视村庄人的行为,对一茬一茬侍弄土地的人永远是一副捉摸不透的面孔。土地成了牵扯村庄人的根,尽管生存需要靠根吮吸营养,对它眷恋也罢,嫌弃也罢,它却以豁达的宽容叫人感动。因此,蛊惑着村庄人丧失了背叛它的勇气,世世代代虔诚地守候着它。
  ⑤我无从考究从前的这块土地是什么模样?却有理由相信,自从这里成了我们的村庄,土地就服从人的意志既生长禾苗,同样也滋生人的憧憬,哺育人的希望。村庄人靠攀附着飘渺的憧憬和希望坚定了对土地的固守。尽管终生的守候无法摆脱贫穷,逃避灾难,却能躺在土地坚实的躯体上安详地撞进梦境,人生的壮丽在酣梦中就有了想象中的辉煌
  ⑥沉默中的土地对村庄人从来没有什么承诺,唯一给人安慰的是按人的意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论人们精耕细作还是广种薄收,土地像乳母干瘪的奶头,只有你不厌其烦地用力吮吸,才能获得充饥的乳汁,它从来不偏袒不劳而获的投机者。土地是一切生命的载体,所有生灵都有机会在这个舞台上将生命演绎到极致。人的追求从来没有止境,在依托土地日臻成熟的强大中,当仁不让地主宰了世界。征 服的快感使***不断膨胀,争夺土地,攫取劳动成果往往演变成人生命之外却高于生命的行动。土地被强者乐此不疲贪婪地争夺弄得满目疮痍,弱者在不堪忍受重压无力侍弄它时,荒凉追逐着土地,野草任性地爬满赤裸的身 躯。斗转星移,日月更迭,漫漫岁月中,土地成了人类生存的依赖,荣华富贵的象征。因此,挖空心思变换花样占有土地,掠夺劳动成果,成了人们的最 终目的。带着血腥的争夺中,沉默的土地疲惫了。
1.请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意。
(1)人生的壮丽在酣梦中就有了想象中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地像乳母干瘪的奶头,只有你不厌其烦地用力吮吸,才能获得充饥的乳汁,它从来不偏袒不劳而获的投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自己的思想会成为村庄的叛逆”,说一说这种“叛逆的思想”包含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画线的语句描写村庄的田园风光很有特色,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写道:“土地被强者乐此不疲贪婪地争夺弄得满目疮痍,弱者在不堪忍受重压无力侍弄它时,荒凉追逐着土地,野草任性地爬满赤裸的身躯”,“沉默的土地疲惫了”。作者这样说,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身在屋檐下,还是不低头
  一声枪响,让刚刚下课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校园顿时陷入恐慌之中。詹姆斯·弗兰克(JamesFranck)教授惊魂甫定,发现身旁的学生倒在了血泊中。
  53岁的教授转瞬间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立即躲进了附近的教室里。事后的调查印证了他的判断。对方暗***的对象并非学生,而是教授本人。暗***行动的背后指使人,则是希特勒。
  时间是1935年,犹太人弗兰克在两年前从柏林逃亡到这里。当时,逃到捷克斯洛伐克的西奥多·莱辛教授,在马里安巴德被纳粹暴徒跟踪暗***。弗兰克没有料到,他们会越洋过海跟踪到这里来。但在纳粹政权看来,暗***弗兰克值得他们如此下血本。这位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还获得过“铁十字勋章”。
  1933年,希特勒当权后开始实行种族政策,很多犹太人失去了工作,被迫逃亡。考虑到弗兰克在德国的名望,希特勒允许他继续在哥廷根大学任教,但前提条件是,弗兰克必须辞退身边的非雅利安人。纳粹分子们原本以为身在屋檐下的弗兰克,会低头接受希特勒的条件。然而,教授不仅没立即辞去教职,还发表声明质疑和反对。离开时,他还拒绝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中与核能有关的部分交给纳粹的科技人员。
  希特勒下令正式逮捕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好在实施逮捕之前,弗兰克已经携家人从丹麦辗转到了美国。恼羞成怒的希特勒决定实施暗***。
  其实,作为德国著名银行家的儿子,弗兰克在逃亡前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19岁那年,弗兰克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化学,由于过度贪玩和自以为是,他遭到了老师的批评。在年轻人看来,老师的斥责,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一气之下,他决定转学到柏林大学。
  转学之后,他开始幡然悔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最终在柏林大学获得了一份教职。
  在那里,他与赫兹合作,研究电子与原子、分子间的碰撞。他们的碰撞实验,成为能量转变量子化特性的第一个证明,也是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所假设的量子化能级的第一个决定性的证据。但当玻尔在1915年指出这一点时,弗兰克和赫兹则在论文里声称,自己的实验结果 并不符合玻尔的理论。直到1919年,在仔细研究了玻尔的理论后,弗兰克改变自己之前的看法,同意玻尔的观点。
  这次低头,最终让弗兰克和赫兹发现了原子受电子碰撞的定律,更在6年后,让他们成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
  在丹麦逃亡期间,德军入侵丹麦。为避免奖章被德军掠走,匈牙利化学家乔治·德海韦西将弗兰克的诺贝尔奖章用王水溶解掉,溶液放在玻尔研究所实验室的架子上。
  此时的弗兰克,已经在芝加哥大学担任物理化学教授,大部分时间用来研究光合作用。当美国决定实施“曼哈顿计划”后,弗兰克也成为了参与研究制造原子弹工程的一员。不过,这个流亡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关于原子弹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委员会”主席。
  作为一名核物理学家,他深知原子弹的威力,并没有因为寄居在异国的屋檐下而低头沉默。他牵头组织一批核物理学家联名上书,明确反对用原子弹对付日本。因为“使用原子弹固然可以获得军事上的某种收益,但与因此而激起全世界的恐怖和厌恶相比,还是得不偿失的,并 将在战争结束后助长核军备竞赛”。
  在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的两个月前,弗兰克所在的委员会发布了著名的关于原子弹军事应用问题的《弗兰克报告》。这份报告最终没能阻止军方的决定,但他所预言的战后核武器对峙局面,很快便成为现实。
  那瓶溶解着弗兰克的诺贝尔奖章的溶液,此时被德海韦西从实验室的架子上小心翼翼地端了下来。溶液中的金被沉淀出来,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将其重新铸造成奖章,佩戴在了弗兰克的胸前。他的祖国,后来也将普朗克奖章挂在他的胸前。
  1964年,这个当年躲过了暗***的人,重返祖国访问故人,不幸逝世在旅途中。在故人们的记忆里,“他是一个迷恋科学、诚恳善良、态度温和的人”。只是“温和”并不代表“温驯”。这个温和的人,即便站在屋檐下,也不曾低头
1.本文开头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弗兰克“身在屋檐下,还是不低头”这一品质的?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说“这个温和的人,即便站在屋檐下,也不曾低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弗兰克的“低头”最终让他和赫兹发现了原子受电子碰撞的定律,弗兰克“这个温和的人,即便站在屋檐下,也不曾低头”。请你就对“低头”的理解,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论美的欣赏的普遍性
  对于是否存在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所有人都喜欢美的事物,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有一些共同的审美偏爱。美的欣赏的普遍性可以列举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与风景和人体有关。所有人都喜欢草原景观,这种景观偏好的一致性,超越了文化差异和特定的阶层差异。就人体来说,身材匀称、面容姣好通常会被认为是美的。
  第二种类型是对整体自相似形式的欣赏,如葵花籽的排列,海螺壳的构造。在黄金分割比中,我们能发现典型的整体自相似性。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关系,对于我们对美的欣赏是决定性的,因此所有人都喜欢具有黄金分割比的形式。
  第三种类型是对惊人的美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这种欣赏的普遍性与非凡的艺术作品有关。泰姬陵、《蒙娜丽莎》或者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让不管具有何种文化背景的人们都为之着迷。
  当我们将风景或者人体作为美来感受的时候,这种感知依赖某种神经模式的高度局部化的激活;当我们将整体自相似形式作为美来感受的时候,相邻皮质区的共振产生更加深远的皮质并行激活;对那些伟大的、惊人的美的艺术作品的经验,依赖我们整个美的欣赏和认识构造的整体激活。这三种类型都意味着审美实际上就是大脑愉快,但神经刺激的范围有所不同,而经验的质量也有显著的差异。在局部刺激中,我们经验到吸引力;在并行刺激中,我们经验到意味深长的愉快;在整个刺激中,我们经验到惊人的美。
  对风景和人体的偏好之所以是普遍的,因为它们都起源于选择效应,这种效应对智人的基因组产生影响,它们先于任何文化区分,这就是它们一直传到我们这里,在今天仍然保持普遍性的原因。这种类型的美是在人类原始文化时期确立起来的,是人类特有的,它明显朝生殖和生态方向发展,因此,在美学范围中,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善的体现。
  对于整体自相似形式的审美偏爱,也是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发展和选择出来的。它在今天的普遍性,来源于相应基因结构的永久性。这种类型的美是在动物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有一个比人类更早的来源。这种类型的美的作用存在于认识领域。在美学领域中,我们可以说它是真的体现。
  最后,我们在对伟大的美的着迷上体现出来的普遍性,很可能扎根于皮质的构造之中。由于这种构造在所有人中都是完全一样的,不管我们具有怎样的文化背景,我们都具备感知这种美的能力,因此这种类型的美的欣赏感知也是普遍的。这种类型极有可能是在人类文化时期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也就是在最近4万年中发展起来的,它在这三种类型中最为晚近。这种伟大的美,独立于任何生物的或者认识的利益,释放出无目的的神经烟火。就这种意义上来说,只有在这种类型的美中,我们才真正地进入了纯粹的美的领域,这是一个为美而美的领域。因此,在美学领域中,这种美是美本身的体现。(选自《光明日报》2011.3.22,有删改)
1.对“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它是不同文化中的人们超越了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一些共同的审美偏爱。
B.它表现为所有的人都喜欢草原景观、美的人体、整体自相似形式和艺术作品。
C.它的每一种类型都能使人经验到吸引力、意味深长的愉快以及惊人的美。
D.它独立于任何生物的或者认识的利益,是为美而美。
2.对美的欣赏普遍性的三种类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神经刺激范围和经验质量方面,三种类型是渐次增大和加强的,但实际上都是大脑愉快。
B.在产生时间方面,“整体自相似形式”类型最早,“风景和人体”类型次之,“非凡艺术作品”类型最晚。
C.在起源方面,审美普遍性的三种类型都起源于选择效应对基因的影响,而扎根于人体皮质的构造之中。
D.在美学领域中,三种类型分别是善、真、美的体现,而只有在“非凡艺术作品”类型中的美才能令人进入纯粹的美的领域。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共同的审美偏爱证明了存在美的欣赏的普遍性,即所有人都喜欢相同的美的事物。
B.三种类型的审美偏爱都是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确立的,都有赖于神经刺激。
C.不管我们具有怎样的文化背景,都能感知非凡艺术作品的美,所以皮质构造在所有人中都是完全一样的。
D.在美学领域中,伟大的艺术作品的美是美本身的体现,而其它两种美的普遍类型都不是真正的美。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