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三聚氰胺是怎么加到牛奶中的 许多人喝牛奶是为了补钙,不过你如果留心一下国内鲜牛奶包装上的标注,一般没有列出钙的含量,标明的营养成分含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三聚氰胺是怎么加到牛奶中的 |
许多人喝牛奶是为了补钙,不过你如果留心一下国内鲜牛奶包装上的标注,一般没有列出钙的含量,标明的营养成分含量只有两种:脂肪和蛋白质。鲜牛奶有全脂、低脂、脱脂之分,其脂肪含量各不相同,而且在脂肪被视为健康***手的今天,一般人不会在乎脂肪含量 是否达标。蛋白质才是牛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鲜牛奶包装上都会注着蛋白质含量为100毫升≥2.9克,以表明符合鲜牛奶的国家标准(100毫升≥2.95克)。 生鲜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以上,所以一般都能达到国家标准,除非往原奶中兑水。要提防有人拿水卖出奶价钱,就有必要在收购生鲜牛奶时检测蛋白质的含量。根据蛋白质的化学性质,有几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食品工业上普遍采用的、被定为国家标准的是凯氏定氮法。这是19世纪后期丹麦人约翰?凯达尔发明的方法,原理很简单:蛋白质含有氮元素,用强酸处理样品,让蛋白质中的氮元素释放出来,测定氮的含量,就可以算出蛋白质的含量。牛奶蛋白质的含氮率约16%,根据国家标准,把测出的氮含量乘以6.38,就是蛋白质含量。 所以凯氏定氮法实际上测的不是蛋白质含量,而是通过测氮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显然,如果样品中还有其他化合物含有氮,这个方法就不准确了。在通常情况下,这不是个问题,因为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只有蛋白质含有氮,其他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脂肪)都不含氮,因此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很准确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但是如果有人往样品中偷加含氮的其他物质,就可以骗过凯氏定氮法获得虚假的蛋白质高含量,用兑水牛奶冒充原奶。 常用的一种冒充蛋白质的含氮物质是尿素。不过尿素的含氮量不是很高(46.6%),溶解在水中会发出刺鼻的氨味,容易被觉察,而且用一种简单的检测方法(格里斯试剂法)就可以 查出牛奶中是否加了尿素。所以后来造假者就改用三聚氰胺了。三聚氰胺含氮量高达66.6%(含氮量越高意味着能冒充越多的蛋白质),白色无味,没有简单的检测方法(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这种高科技去检测),是理想的蛋白质冒充物。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合成树脂、塑料、涂料等,目前的价格大约是1吨12000元。在生产三聚氰胺过程中,会出现废渣,废渣中还含有70%的三聚氰胺。造假者用来冒充蛋白质的就是三聚氰胺渣,国内有不少“生物技术公司”在网上推销“蛋白精”,其实就是三聚氰胺渣。在饲料、奶制品中添加“蛋白精”冒充蛋白质。 三聚氰胺是怎么加到牛奶中的呢?有两种可能途径。一种是奶站加到原奶中。这样做有一定的局限,因为三聚氰胺微溶于水,常温下溶解度为3.1克/升。也就是说,100毫升水可以溶解0.31克三聚氰胺,含氮0.2克,相当于1.27克蛋白质,由此可以算出,要达到100毫升≥2.95克蛋白质的要求,100毫升牛奶最多只能兑75毫升水(并加入0.54克三聚氰胺)。另一种途径是在奶粉制造过程中加入三聚氰胺,这就不受溶解度限制了,想加多少都可以。 三聚氰胺在国内之所以被当成了“蛋白精”来用,可能是因为觉得它毒性很低,吃不死人。大鼠口服三聚氰胺,半致死量(毒理学常用指标,指能导致一半的实验对象死亡)大约为每千克体重3克,和食盐相当。大剂量喂食大鼠、兔、狗也未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三聚氰胺进入体内后似乎不能被代谢,而是从尿液中原样排出,但是,动物实验也表明,长期喂食三聚氰胺能出现以三聚氰胺为主要成分的肾结石、膀胱结石。我们无法拿人体做试验,而即使患肾结石的人曾经服用过偷加了三聚氰胺的食物,也很难确定三聚氰胺就是罪魁祸首,除非患者的食物来源很单一,例如只吃配方奶粉的婴儿——没想到还真有人敢拿婴儿来做试验证明了它能吃死人! 有人认为既然蛋白质检测法的缺陷导致了致命的造假,还不如干脆取消蛋白质检测,默许牛奶兑水得了。其实凯氏定氮法的缺陷并不难弥补,只要多一道步骤即可:先用三氯乙酸处理样品。三氯乙酸能让蛋白质形成沉淀,过滤后,分别测定沉淀和滤液中的氮含量,就可以知道蛋白质的真正含量和冒充蛋白质的氮含量。这是生物化学的常识,也早成为检测牛奶氮含量的国际标准(ISO8968)。“蛋白精”骗局在国内出现已有一些年头,“三鹿奶粉”事件不过是把这一“行业秘密”摆在了公众面前。只有改进国家标准,堵住漏洞,才能挽回人们对国产乳业的信心。 1.对“凯氏定氮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19世纪后期丹麦人约翰?凯达尔发明的专门用于检测牛奶蛋白质的含量的一种方法。 B.是世界食品工业普遍采用的准确的测定蛋白质含量是否符合国际标准的一种方法。 C.通过强酸处理,释放蛋白质中的氮元素,然后测定氮的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D.食品检测员通过检测牛奶 中氮的含量,然后乘以6.38,以判断奶中是否含水的方法。 2.有关三聚氰胺被当成“蛋白精”来用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聚氰胺含氮量高达66.6%,白色无味,只有采用“高性能液体色谱”技术才能检测出来,因此它是不法之徒理想的蛋白质冒充物。 B.三聚氰胺微溶于水,100毫升牛奶最多只能加入0.54克,获利有限,而奶粉制造就不受溶解度的限制,想加多少都可以。 C.三聚氰胺毒性很低,吃不死人,进入体内后似乎不能被代谢,而是从尿液中原样排出,大剂量喂食大鼠、免、狗也未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 D.动物长期食用三聚氰胺能患肾结石、膀胱结石,而人由于食物来源多样,即使肾结石患者曾食用过含有三聚氰胺的食物,也很难确定三聚氰胺是元凶。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凯氏定氮法之外,再采用三氯乙酸处理法,就会准确查出冒充牛奶蛋白质的物质,不法之徒再也休想蒙混过关了。 B.在脂肪被视为健康***手的今天,人们不会在乎牛奶脂肪含量是否达标,而关注蛋白质是否符合鲜牛奶的国家标准。 C.只有改进国家标准,堵住不法之徒的犯罪之路,树立诚信守法的经营理念,才能挽回人们对国产乳业的信心。 D.“三鹿奶粉”事件不过是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冰山一角,很多的安全隐患都亟待去检查与防范,因此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
答案
1.C 2.B 3.A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然后完成问题。 |
另一种呼唤 黄晓萍 |
两幅古人物画,在我心中激起的反响,竟比文字更强烈。它从形象到神韵,从志气到精神,无不是一种完整,说完美也是可以的。我所指的,是钟馗与屈原。 我们那地方,钟馗像常用来镇邪避妖打鬼,年三十往家门上贴,怪有人缘地同主人共享年夜饭,差不多同祖宗同一档次,敬祖宗的美酒,钟馗也饮一斛。画上的钟馗总丑得那么正气,短髯黑黑撑出扇面形状,立立的怒中带笑,就看你带着何种心情去凝望了。 屈原像民间不常见。他出于文字经典,是我爷爷乡土师爷身份的徽章,轻易不示人。画中的屈原是那么飘逸,“天问”中找不到头,那头是横的,山羊胡子与飘飘怒发和离体襟衫生出一股寒风,我总觉得他很冷。学业稍进之后读“离***”,先读出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后悟出身世际遇情系苍生。这时再看那幅天问,很感同身受诗人的无可奈何。爷爷说这书我是读进去了。最近另见到一幅明朝陈洪缓作的“屈子行吟图”,大不是“天问”的情结,“天问”中的激荡没有了。在这幅行吟图中,广袖长袍翘头履上,皱褶如破箐冷流,原是悬宝剑的腰,悬了一根拐杖,怎么看怎么苍凉。难道说屈原那九死不悔的人格精神,就来自于这巴楚东吴间的沧桑行吟,长歌当哭的嗟叹?我观他峨冠顶戴下,瘦长的脸凄苦而平和。他不再问天了,天已有病还问它何来我想他这是去投江。他本是投江而去的,英雄气短并不影响他精神长存,文化人没有一个能如屈原集政治与文才于一身的。他所生活的年代七国争霸天下大乱,强秦压境苏秦说合六国,张仪说反六国。书生们摇舌成历史,真是一部热闹春秋。屈原为楚国三闾大夫,怀王的爱臣,为楚怀王谋策《宪令》,图国富民安。以荆楚的富庶,除苛政而安民强国,并不是空谈。他向志苏秦,主张合纵抗秦,失误并不在谋略而是在宫帏。以色惑君又握有大权的女人往往是很坏事的,屈原就遭了女祸,还有男人的舌箭。君臣恩断义绝,他被发配了,充军了。他岭南岭北美人香草,引出一部言志《离***》,未必不是一曲有志不得伸展的牢***。 文人迂腐而可爱。灵魂的屈原成为国宝,昭示着文化的不朽,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文人脆弱的心态。每当自身怯力之时,总是会从古人身上找出些说法来充实和鼓励自己。把气节化为一种文化内涵,他们去叩过孔子、孟子、劳资、墨子的门,更多的人请出屈原询问过去未来。刘勰、司马迁、李白、梁启超……他们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镂石成印悬于案头,撰成六书旌于中堂,曲成宫商荡涤五腑六根浊气。至于屈原投江之举,被颂为洗却尘世肮脏。皎洁永恒,使瀚海书林梅香荷香桔香千古。 那日走江,峡中山光水色令人顿生一路冲动。江是长江,峡是三峡,我能麻木吗?行至秭归,这种冲动变得具体。秭归是屈原故里,拜谒大文豪,想说点什么,又怕说不出点道理来,心生惶恐,看看总是可以的。 两千余年的古城仍是一座古城,不城不乡似城似乡,古墙豁口取民宅一堵风火墙,斑驳出悠悠岁月。剃头匠挑子横着横着量完小巷,不紧不慢的吆喝声古歌一样绵长。这出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诗人的秭归有庙有祠供奉屈原,有石牌坊旌帜屈原,一派苍朴古雅终未曾把它经营成旅游胜地文化名城。在这里,我听到另一种呼唤。 长江弯弯回浪,临北岸有一片软水,江中的激流冲南岸峭崖,使北岸的软水温柔而明净。软水叫屈原沱。传说屈原有位贤德的姐姐叫女媭,兄弟做大官时她是农妇,概无锦衣富贵。兄弟被流放她归来故里等待兄弟。流放人永远在流放,呼唤声天天在呼唤:“兄弟,屈子,归来兮!”汨罗江中一缕英魂托梦姐姐,他已愤怒地随水而去,他将留恋地随水而归。次日女媭翘首江边,一条大红鱼溯流而上,面对女媭,鱼头点三下鱼尾摇三下,巨口一张吐出个宛然生前的屈原,那鱼顿时失影。传说凄美而离奇,人民性极强,秭归人都能言说而且不走样。这故事的纯朴,还在于呼唤魂兮归来的是姐姐而不是恋人或者母亲。屈原在秭归,同于钟馗在我的家乡,又成了家家门上一幅画,概无官爵,一个巴东小老头,还原于民间,我想这当是屈原最好的归宿。 秭归城秋风阵阵,屈原沱清波漪涟,《离***》在故里,化为清风一片,净水一片。注:箐(qìng),山间的大竹林,泛指树木丛生的山谷。(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美文》) 1.文章主要是写屈原,却为什么要从钟馗像写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下列两个句子的含义。 (1)屈原像“是我爷爷乡土师爷身份的徽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总深得他很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内容回答:“另一种呼唤”呼唤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题目命名为“另一种呼唤”,表明作者极力反对把屈原的形象神化的观点。 B.文中写到刘勰梁启超等人把屈原的名句悬于案头,说明了屈原对后世影响深远。 C.文章对屈原故里秭归古城的描写,是为了批评现代人没有把它经营成旅游胜地。 D.作者认为屈原怀石投江和写《离***》是文人的迂腐,但不影响屈原精神光照千古。 E.文章结尾一段的描写,是对家乡人把屈原像贴在门上、他魂归故里的形象化描写。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近半个多世纪的诗,大约分三类:一种是写“民生”的,一种是写“人生”的,一种是写“醉生”的。 三种诗写好了,都有价值,都能成为真正的名诗。遗憾的是有关三“生”的诗,今人比起古人来,成色都越来越差。 关于写“民生”的诗,应侧重于写民疾民苦,即“哀民生之多艰”。四十年代以前,无 论是上海滩的诗人还是延安的诗人都写了一些有关民疾民苦的诗。到了五十年代以后,“民生”中已经删除了民疾民苦成分,统统变成“党是亲娘俺是孩,一头扑进娘的怀”式的举世福音了。从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讴歌新政权的长诗《好!》那里学了一点“楼梯体”,随后便对中国的大小苦难几乎都闭了眼,统统变成喜洋洋的“放声歌唱”了。 诗人写“民生”,贵在有实实在在的亲民意识。在这一点上,今不如古。无论《诗经》中的《伐檀》、《硕鼠》,还是后来杜甫“三吏”、“ 三别”等一大堆泣诉民疾民苦的诗,尤其是白居易身为官吏而为民鸣冤的《村民苦寒》、《卖炭翁》等诗,都更近于真正的诗人。 到了商品时代的今天,写民生的诗(包括民苦、民乐的诗)近于绝迹。诗人大都致力于写自我式的“人生”,递而步步深掘“人性真谛”,最后便索性使劲打捞“人性”的甜美清泉或污泥浊水了。 其实就 在写“人性”的事上,论见识和文采,我首推辛弃疾的一首诗:“至性由来禀太和,善人何少恶人多。高山流水泻平地,正作方圆有几何!”此诗虽古,但对人性本质有真知灼见而且符合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强调:“与其说人性善不如说人性恶更加接近于唯物主义。” 在写民生、人生之外,还有一种写“醉生”的。文人特别是诗人,有一点醉意或写些醉话,甚而进入“醉生”境界,不必苛责,也许正证明了他有诗人气质。当然,诗人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性的醉人、疯人,关键在于他有“文”有“采”。李白的“醉”,几乎是促成他成为大诗人的要素之一。***不会喝酒,但诗 人也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把酒酹滔滔”句。那样的醉,只能誉之为情醉、意醉、文醉、辞醉,自有其大妙处在。 “醉之诗”的意殊趣奇与胡说八道有很大区别。清朝有个诗人牛首山,笔名叫“铁屎”,“混帐行子”,“老实泼皮”,将他的四十首诗取名为“牛山四十屁”,下注“混帐行子、老实泼皮放”。其中一诗曰:“那岩打坐这岩眠,听了松声又听泉。多谢风爹多礼数,花香直送到床前。”诗中将风称之为爹,虽俗,但确有其诗意诗才在。作者的“醉生”,是有意戏世,且又具有精神品位和辞章法则上的“内功”。 至于眼下某些“醉生”之诗,除了精神上趋丑趋恶兼之文墨上多种不通的“大胆”之外,几乎没剩下什么德 才含量。 所以我认为:要想把新诗写好,不妨先学学古诗。 1.下面对写“民生”的诗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是写“民生”的诗,都有价值,都能成为真正的名诗,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等等。 B.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诗人写了不少有关民生疾苦的好诗,涌现了一批优秀诗人。 C.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当今文坛上写“民生”的诗歌绝迹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D.写“民生”的诗 应侧重写民间疾苦,有实实在在的亲民意识。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近半个多世纪的诗共有三类:一类是写“民生”的诗,一类是写“人生”的诗,一类是写“醉生”的诗。 B.当今时代,诗人都致力于写自我式的“人生”,甚至极力渲染“人性”的方面,以致今不如古,出不了真正的诗人。 C.辛弃疾“至性由来禀太和”一诗谈到“人性”问题,很有见识,颇具文采,与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不谋而合。 D.写“醉生”的诗,其意趣与胡说八道没什么区别,不是精神上趋丑趋恶,就是狗屁不通,几乎没剩下什么德才含量。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采薇》、李绅的《悯农》、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登高》及李商隐的《锦瑟》等均为写“民生”的好诗。 B.有“文”有“采”的诗人写的“醉生”诗,即使如牛首山那样的“放屁诗”也是很有意趣的。 C.李白“斗酒诗百篇”,其许多诗作都与酒有关,可以肯定地说,是酒造就了诗人李白。难怪诗人余光中盛赞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D.只要从古诗中汲取营养,端正创作态度,更多地关心民生疾苦,就能写好现代“民生”诗。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会飞的蒲公英 |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了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更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盈满了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荫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荫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母亲,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这幅画里,我读出了母亲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画面么? 1.从文章开头的3个自然段读出,妈妈的教育方式有什么特点?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起到怎样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着“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又考上了大学,在此过程中,“妈妈”心理各是怎样的状态?又是怎样教育“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我”读出了“妈妈”的向往。你认为“妈妈”的向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为前提,继续描写“妈妈”此时此刻的心理。 妈妈在心里念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
镜子中的难题 |
人人都照镜子,对镜子总是使物体左右反转习以为常。然而,为什么镜子使物体左右反转,而不使物体上下反转的问题,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镜像难题”。镜像问题不仅涉及到镜子的几何光学性质,还涉及到人在看映在镜子里的像时的心理作用,这是镜像问题成为千古之谜的原因之一。 当你面对镜子, 举起左手,这时映在镜子里的自己举起了右手。这时你猛然发现,镜子让自己左右反转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镜子形成像的机理是怎样的呢?找一面镜子垂直于地面放置,在镜子前面依次放三个箭头,箭头的指向分别是向上、向右和向前。垂直镜面,从镜子外向镜子里移动箭头,我们将看到,向上和向右的箭头的实像和虚像会重合在一起,箭头与箭头重合,箭尾与箭尾重合。可是,惟独与镜面垂直的向前的箭头,实物和虚像方向反转,箭头和箭头不能重合。这样看来,从光学角度讲,镜子其实是把实际的物体的前后反转了。可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到的却是左右方向的反转呢?原来,通常在面对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以自己身体作为坐标系来判断它们的位置情况。如果看到自己头上的物体,就会判断“那个东西在上面”;如果看到自己左手方向有个物体,则会判断“那个东西在左边”。在照镜子的时候,我们却以镜子中的像作为坐标系,本来是前后反转,却最后强加给了左右方向,于是在人的眼中,镜像和实物出现了左右反转。 我们照镜子,就会感觉到左右发生了反转;但是生活中也有感觉左右不反转的事例,比如说汽车的后视镜。假设你坐在车里,有人骑摩托车试图超越你的车,在后视镜里,当你看到试图从右侧超越自己的摩托车时,真实的情况是,它的确是打算从右边超越过去。在这个情形下,尽管我们看到了映在镜子里的车后的像,但是却不会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如果将这个搞错了,以为既然是镜像,左右反转,因此判断摩托车是想从左边超越自己,则十有八九会发生交通事故。 为什么我们不会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呢?在驾驶员的视野中,不管是镜子内或镜子外,都能看到延伸向前方或后方的道路,两者的方向实际上是相反的。但这个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在镜子内外的世界里使用同一个坐标系,所以有后视镜的场景中,人对镜中的像不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当人们用共同的坐标系捕捉镜子内外的世界时,不会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而如果人们用不同的坐标系分别适用在镜子内外的世界时,我们就会产生反转的感觉。很显然,镜子的神秘有潜在的心理机制的作用。 通过对镜像问题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大脑意识是具有可塑性的,脑内生理上的机制可以根据后天情况加以改变,产生对后天情况的适应。通常,我们毫不怀疑地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生活着。但是,如果情况改变,我们的大脑能够把过去的常识封锁,重新塑造出另一套坐标系。总之,镜子既平凡又神秘,它把我们的大脑引向无边无际的深邃世界里,而且,它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神秘世界的入口,这是多么地不可思议。(选自《百科知识》2008年2月下半月,作者:吴再丰。) 1.下列关于“镜像难题”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人们看映在镜子里的物体时,有时会感觉到左右反转,有时却感觉左右不反转。 B.人们在照镜子时发觉,镜子会使物体发生左右反转,而不能使物体发生上下反转。 C.镜像反转这一镜像难题,不仅与几何光学的性质有关,更与照像人当时的心理有关。 D.从镜子成像的机理来看,镜像只是把物体的前后反转了,而不是左右方向的反转。 2.下列对于“镜像难题”形成原因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从光学角度讲,镜子其实是把实际的物体的前后反转了。 B.人们在照镜子时,多会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坐标系来判断位置情况。 C.人们在照镜子时,多会以镜子中的像作为坐标系来判断位置情况。 D.人们在照镜子时,多会因为所处的环境和位置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觉。 3.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镜像难题之所以千载难解,其实是因为人们起初只是单纯地从物理学角度去探究。 B.如果不会受到心理错觉的影响,那么在照镜子的时候就不会发生左右反转感觉。 C.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始终会不自觉地用共同的坐标系来了解后视镜中虚像反映出来的实物的方位。 D.大脑意识具有可塑性,脑内生理机制可据后天情况进行改变这一认识是通过对镜像问题研究之后得出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
高处的灿烂 关 瑞 |
①初秋的风掠过原野,掠过树林,也掠过了路边那株向日葵。它泛着太阳的光芒,用向上的姿势迎接那风,那光,那淡淡的水一样流淌的白云。脚下的野菊正在绽放,一只蚂蚁在草的密林中孤独地跋涉,还有热烈振翅的蜜蜂或者蜻蜓,正试图靠近向日葵高昂的花瓣。高远的阳光,透亮的雪峰,原野起伏如鸟雀飞过的痕迹。天空在白云之上,那种湖泊般优雅的宁静,从一棵树浓密的枝叶间洒下来。 ②这是一个下午,所有的行走在此停顿,疲惫并且沉重的躯体在此怀念或者回望,然后开始努力寻找内心的出口。那样的过程,在幽暗的路上纷纷飘落。一株向日葵,就像一个出口,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打开。只需要一种颜色一种姿势,就足以释放所有深藏内心的柔弱的花朵。 ③我曾经置身一大片向日葵中间,看着难掩喜悦之色的农人带着宽沿的草帽,高扬起尖利的弯刀,一刀一刀割下向日葵硕大的花盘。那些花盘纷纷扬扬,在一块不大的空地上渐渐堆积成金色的山峰,也渐渐消隐了生命中最后一滴无以复加的灿烂。农人收割的喜悦感染了我,但隐隐的疼痛穿越那些弯刀冷色的光芒,直抵我的皮肉甚至骨头。在藉以为生的农人的眼里心里,它们的一生都以果实的形态开始,以果实的姿势存在,然后以果实的功用结束。它们被种植,被宠养,最后被收割,整个过程无一不充满了对黯淡未来一目了然的悲情色彩。 ④真正的向日葵,正绽放在现在的原野上。它以花朵的名义,在干干净净的天空下自由地盛开着。它的叶片舒朗而不张扬,它的花瓣孤独而不自卑。在所有的花朵里,这株向日葵在高处的风中安静地灿烂着。它是一个出口,释放着一生当中沉积久远的激情,也释放着那些暗藏内心的珍贵的生命片段。在繁花之中或者荒野之上,在黑夜深处或者白昼边缘,我们行走,然后驻足。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出口,需要一次真正的释放。无数朵顾影自怜的野菊花,不足以点燃心头微醺的憧憬。无数只没有痕迹的飞鸟,也不足以勾勒出目力所及心神向往的方向。于是,我们不得不基于本能地寻找。尽管我们依旧是那个提着灯笼在暗夜里哭泣的孩子,泪水里荡漾着漫天的星子,我们仍然要找到一朵饱满的深刻的花朵。在我们一生必经的路上,那些沉淀的安静的灿烂无疑会是我们全部的阳光。 ⑤我站在秋天。我站在风带不走的向日葵的身边。我不由自主抬起头,仰视它的光芒。在它的光芒里,我看到了果实以外的、朴实健康的花朵。我相信它是孤独的。在原野上在路边,它无需迎合什么,也无需明证什么,世间的一切悲喜与它无关,只是在秋天到来的那个清晨或者午后,安静地高昂起它的质朴的花盘,交付于蓝天白云。我更相信它是灿烂的。它的灿烂在高处,在远处,在时光和心灵纷繁交错的出口处。它的灿烂,源于高处的自由飞翔的阳光的明净,源于远处的不为风尘蝶虫打扰的安详。在它舒展的花瓣里,灿烂如铺满阳光的河流,静静地在远离假象和伪饰的旷野闪烁着耀眼的跃动的光芒。 ⑥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的灿烂。 1、文章第一段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初秋原野景物的?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四段写眼前真正的向日葵,为什么还要在第三节写农民种的向日葵?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的灿烂”,结合文意理解“孤独的灿烂”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本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向日葵作为象征物来阐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