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水 的 行 走沈 念 水,从四面八方走来,汇聚成湖湘大地上鼎鼎有名的洞庭湖。 一湖水,给了这城市灵性、厚重、声名,也给了这城市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湖南省模拟题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
水 的 行 走 沈 念 |
水,从四面八方走来,汇聚成湖湘大地上鼎鼎有名的洞庭湖。 一湖水,给了这城市灵性、厚重、声名,也给了这城市刁难、悲痛、漂泊。 七八年前,城市滨水的岸线建起了风光旖旎的沿湖风光带。每天都有休闲的人、散步的人、看湖的人层出不穷地光顾这里。他们共同目睹过圆鼓鼓的太阳,从远处湖洲的芦苇丛中,纠结着朦胧的雾气,浮上来,或沉下去。斑驳的云影,褐黄的苇穗,随着习习的风,遥遥地与没有边际的水光呼应,注视着水的行走,人的行走。 水的行走翻开尘封的史册。原为古云梦泽一部分(春秋时,梦在楚方言中为“湖泽”之意)的洞庭湖,一直活跃在历史的记载中。北魏郦道元《水经》作注指出,湘、资、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盛弘之《荆州记》中描绘,“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数百里,日月出没其中”,青草就是当时洞庭湖的通称。可这些历史的文字中,谁也没道出湖的生命几时诞生。这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地壳运动造就了它,历史传说解密了它。刘海戏金蟾、东方朔盗饮仙酒、舜帝二妃万里寻夫的民间传说都源于此。湖区广为流传的是,农历二月二日,龙王为下嫁湖区恶毒财主家的三公主所遭历的不幸报仇雪恨。“龙抬头”,地裂天崩,方圆八百里陷落积水成湖。当地百姓把二月二日定为龙的纪念日,也把这一天当成了洞庭湖形成纪念日。 湖没有源头,又有源头。远眺这个以马蹄形盆地出现的湖泊,但见湖湘儿女的母亲河湘江滔滔北去,万里长江滚滚东逝,湖湘大地上众多有名无名的河流情牵此地。没有哪一座湖泊具有它这般的包容。她就像覆盖源头支流的树冠,苍翠葱茏,茂盛蓬勃。 汨罗江是湖的源头支流之一。和朋友谈起曾逐水而沉的屈原,这位两千多年前的行吟诗人,笔下洞庭那么神奇。湘君和湘夫人这一对美貌的恋爱之神,乘轻快如飞的桂舟,在娓娓动听的箫声中,飘曳于秋风袅袅的洞庭秋波之上。再回溯时光深处,李白、杜甫、韩愈……那些伟大诗人的脚步、诗情,曾经跟着水流一起行走、涌动。慈氏塔、岳阳楼、怀甫亭、仙梅亭、吕仙祠……这些见证历史的建筑,至今还依湖而望,以建筑的语言续写着湖的人生,铸造着湖湘大地地域文化的符号与标志。 水的行走书写无声的言说。人赖以生存的湖,也有过狂躁和残暴。湖波翻滚,洪水滔天,挣脱困缚的龙王爷怒发冲冠,湖堤破溃,一片片砖屋瓦舍与粮棉作物被夷为平地。仓皇的人们只有收拾仅存的家当,迁往垸外的高地。这些年来的退耕还湖,三峡大坝的筑立,留下的是一道道高筑的坚堤。沿堤看湖,倒变成了欣赏湖区最美风景的理想之地。 水的行走打开幻想的空间。和朋友拍落白日行走的疲乏,闲坐新修成的岳阳楼景区仿古城墙内的茶肆,漫谈湖的前世今生。这湖,夜色中是那么地从容,不急不缓日夜不息地奔流着,有谁知道它背负了多少堆弃的污浊,承载了多少强加的痛苦,宽容了多少恶意的索取。可她仍像母亲对孩子一样对待着湖边栖居的人们,无怨无悔。 愈深愈黑的夜,极目难定远近。你看不清湖的面孔,只有凭着聪敏的听力去获知,让湖风——悄悄地拂动你的思绪,告诉你想知晓的一切。黑暗里包藏的事物、记忆,与流淌的水波一同飘逝。我们隐隐听见水声,是湖波拍击堤岸,又像是来自远方的湖底梦语。水不是流在湖里,而是流在一种叫”黑”的色彩里。沿湖的灯火投到水面,成了满湖的星子。湖波奔流,人事皆非。历史的沧桑巨变和凝重呼吸就深深地植入浩渺的湖波里。清凉的湖风中夜色渐浓,这一湖奔流不息的逝水,将赴向何方?一丝一缕纠缠的生命的困惑奔袭而来,岁月的沧桑,宇宙的浩瀚,人生的苦难……思绪如湖边潜滋暗长的苇草,飘摇,飘摇。我对朋友说我不是湖边常客,我更习惯远远地听,倾听湖的心语,思索湖的前世今生,想象湖的将来……(选自《文艺报》2011年度优秀散文,有删节) 1.请简要赏析文中“思绪如湖边潜滋暗长的苇草,飘摇,飘摇”一句的语言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中说,“一湖水,给了这城市灵性、厚重、声名”,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这一湖水,给了这座城市哪些“灵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说:“湖没有源头,又有源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中说:“湖波奔流,人事皆非。历史的沧桑巨变和凝重呼吸就深深地植入浩渺的湖波里。清凉的湖风中夜色渐浓,这一湖奔流不息的逝水,将赴向何方?”请联系全文谈谈这几句话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这句话将作者夜色中的思绪比作湖边潜滋暗长的苇草在飘摇,表现了思绪的广阔无边;运用比喻,化虚为实,具有形象美;作者将“飘摇”一词叠唱(反复),带给读者欣赏的时间和空间,使语言具有韵律美。(答对大意即可,不要拘泥于名词术语) 2.(1)带给城市美丽的风光;(2)带给城市深厚的人文情怀;(3)带给市民优美的休闲享受;(4)带给市民深沉的思索与丰富的想象。(答对大意即可) 3.从历史记载来看,洞庭湖,一直活跃在历史的记载中,可这些历史的文字中,谁也没道出湖的生命几时诞生,并且这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但是,当地百姓把二月二日定为龙的纪念日,也把这一天当成了洞庭湖形成纪念日;并且洞庭湖包容了湖湘大地上众多有名无名的河流。所以说,“湖没有源头,又有源头”。这句话在结构上起到了联结(承上启下或者虚实相连)的作用,将文中关于洞庭湖的历史记载、民间传说和眼前实景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4.包含的情感有:(1)对洞庭湖源远流长、情牵湖湘大地的赞美;(2)对洞庭湖美丽的传说及地域文化的喜爱;(3)对湖堤破溃,带来洪灾的惋惜;(4)对给洞庭湖“堆弃的污浊,强加的痛苦,恶意的索取”的不满;(5)对洞庭湖未来环境的担忧。(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小小说,完成题目。(选做题) |
小 野 猪 格拉齐娅·黛莱达(Grazia Deledda意大利)著 吕六同 译 |
清晨的太阳投射出明丽的光辉,小野猪刚刚睁开惺忪的眼睛,大千世界的三种美妙的色彩便立即映照于它的眼帘——远处天空、大海、山峦的背景上,绿的颜色,红的颜色,白的颜色,熠熠闪烁。 七只猪仔贪婪地吮吸着母亲的奶头,年轻的母野猪刚刚用舌头把它们逐个地舔了一遍,它们当中最后一个呱呱坠地也是最勇敢的猪仔,因吸足了奶汁而怡然自得,立即”噔噔”地离开了它的诞生地——一棵高大的橡树投下的浓密的阴影形成的小天地,朝广阔的世界奔去。母亲发出一声尖厉的嚎叫,向它召唤,但小野猪毫不理会,母猪用嘴把残留在苔藓上的最后几棵橡子咬碎,发出阵阵嘶鸣,呼唤它的儿女。六只小野猪,全都长着一身金黄、乌黑两色相间象绸带一样柔软光滑的绒毛,你追我赶,互相扑打着,跑了回来,唯独第七只小野猪,那个最先到外界去冒险的勇敢者,却不见踪影。母亲睁大布满血丝的眼睛,用那充满柔情而又狰狞可怕的目光巡视周围,露出雪白的牙齿,象山上的啄木鸟一样发出凄厉的悲鸣,然而,小野猪没有回答,它再也没有回到母亲身边。 小野猪尝到了高贵的奴隶生活的一切痛苦。曾经有许多次,少爷差一点要把它扼死;从那仿佛波浪一般荡漾的天蓝色褶裙下,曾经无数次飞出一双美丽的脚,对它重重地踢来;又有多少次,女佣人嚷嚷:“等到少爷生日那天,我们把它烤着吃了!” 少爷藏在花园的那一头,他带着猎枪、手枪、佩刀和长剑,正在玩打猎的游戏。他瞄准小野猪,忽然又怒气冲冲地跑过来,用脚猛烈地踢它。一天,厨房里的所有蒸锅都冒出了沸腾的热气。美丽的女佣人在缭绕的烟雾中显得格外神采飞扬,仿佛在傍晚的暮霭迷蒙中显露出的一轮玫瑰红的明月。这天是少爷的生日。他今天穿了一身淡蓝色的衣服,一头金发梳得油光闪亮,好象戴了一顶镀金的头盔……他朝小野猪冲去,聪明狡猾的小猫一溜烟地逃窜了。他把小野猪拽起来,从厨房的窗口扔到了菜园子里。 小野猪嗅到了灌木丛的气息,心里感到一阵欣喜的兴奋和饱餐后的怡然自得。他瞧见少爷站在厨房的窗子跟前,从皮套里掏出一支手枪,但它却不明白,为什么爬上橡树顶上的小黑猫痴呆地张开嘴,瞪大绿色的眼睛,惊慌失措地注视着它。 一团紫色的浓烟包裹了小野猪。它踉跄地扑倒在地上,闭上了眼睛;但过了片刻工夫,它又睁开粉红色的眼皮,最后一次看了看世界上最美妙的色彩——青翠的橡树,乳白色的房屋,它自己的殷红的鲜血。 本小小说揭示了什么主题?小说的的开头和结尾在色彩的描写上有何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请简要评析。(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中国文化是心的文化 叶匡政 |
在台湾新儒家徐复观看来,“心的文化”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特性。这个观点,无疑可以成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视角。 徐复观认为,文化是人性对生活的一种自觉而产生的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按照这一定义,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所在,宗教、道德与艺术等价值系统共同构成了文化的内容。他认为,要辨别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就必须从中国文化对价值根源问题的回答入手。徐复观的观点是:“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指出这个价值根源是来自人生命的本身——人的‘心’。”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并没有像西方文化那样,把价值的根源归结于至高的上帝,或其他外在的权威,而是从内在的心性中去寻找价值的根源,所以中国文化显示出由外向内的性格,它的很多努力都是趋向人的内心的。 儒家文化中最早论及“心”的是孟子。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心”不仅是人体的一部分,还能判是非、别善恶、发恻隐、行辞让,是一个人价值判断的来源,所以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这一哲学判断,使得中国文化将价值判断的根源最终落实到了“心”上。徐复观认为,这是对中国哲学的巨大贡献,照亮了人的混沌生命,使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方向和主宰,也成为所有中国人人生的基本立足点。 一提到“心”的文化,很多人便认为中国文化是唯心论的,这在徐复观看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误解。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心”,与唯心论完全无关。中国“心的文化”,要求的正是一个未被主观成见和私欲所遮蔽的澄明之心。荀子在《解蔽篇》对心有一个解释:“心何以知道?曰:虚一而静。”也就是说,心只有在静、虚与未被遮蔽的状态中,才能对外界进行认知,同样心在作认知活动时,也自然会静下来。中国是以心为艺术的根源,这种虚而静明的心体,也成就了一种艺术的心灵 。他认为从魏晋开始中国伟大的画家,都是在虚、静、明之心下从事创作的。 徐复观还把“心的文化”看做是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程颢说过一句话“只心便是天”,就是把由知识所获得的内在经验,落实到自己的生命之中。这是种由外向内的落实,由知识向心的转化。徐复观认为,比任何形而上学都来得更为切实、可靠,也更有根基。他认为,中国文化一直有这样的力量,就是把原始宗教转化为伟大的道德精神,把无法证知的神转化为内在人生命之中的道德主体,这才是人类宗教最高、最后的形态。 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这种独特理解,为我们认知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心的文化”,将一切价值追求安置于人心,将心安置在现实世界当中,人才能真正实现天然自足。“心的文化”的背后,彰显的其实是一种既有尊严也有个性的自由人格。因为当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内心,开辟出一个自在而自足的世界时,自然会少了许多外在的争斗。徐复观认为,这是中国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有一颗完全自足的心。(来源自《河北青年报》) 1.下列关于“心的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的文化”是指中国文化的价值根源来自人生命的本身,来自人的内心。 B.“心的文化”是指中国文化具有由内向外的性格,并且许多努力都是趋向人的内心的这一基本特性。 C.“心的文化”不同于“主观”,是一种可感的存在,其要求的正是一个未被主观成见和私欲所遮蔽的澄明之心。 D.“心的文化”是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他认为,“心的文化”突显了一种有尊严有个性的自由人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中引用儒家代表孟子论及“心”的一段话,意在说明“心”不仅是人体的一部分,还能判是非、别善恶、发恻隐、行辞让。 B.在徐复观看来,“仁义礼智信”这一哲学判断,把中国文化的价值判断的根源最终落到了“心”上,使中国人有了人生的基本立足点。 C.文中列举荀子《解蔽篇》中对心的解释和从魏晋开始中国伟大的画家都是在虚、静、明之心下从事创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是以心为艺术的根源”的观点。 D.徐复观认为,程颢说的“只心便是天”,就是由外向内的落实,由知识向心的转化,比任何形而上学都来得更为切实、可靠,也更有根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复观认为,文化是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其核心即价值,宗教、道德与艺术等价值系统共同构成了文化的内容。 B.中国文化应该是一种和平文化,因为“心的文化”将一切价值追求安置于人心,将心安置在现实之中,使人真正实现天然自足。 C.在徐复观看来,“心的文化”被人误认为是唯心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误解,它应该是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 D.“心的文化” 没有把价值的根源归结于至高的上帝或其他外在权威,而是从内在的心性中去寻找文化价值的根源,这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引得春风度玉关 |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情形在1000多年后有了根本的改观。光绪五年(1879年),新任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的杨昌浚目睹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所为,赋诗一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不仅是个军事家,他对于发展西北的经济也颇为关注。鉴于甘肃“地气高冷,节候暑少寒多,物产甚稀,……民间无衣之苦,甚于无食”的状况,他建议广种棉田,以解决穿衣问题。他认为甘肃凡是可种罂粟的向阳肥暖之地,都适宜种棉花。于是,他不仅通令下属各地严禁种植罂粟,劝告农民广种棉花,还采购纺车织具,设立专门机构,雇请民妇来教习纺织,并刊行《种棉十要》及《棉书》,分行陕、甘两省,目的在于“拔恶卉而植嘉苗,为一举两得计也”,期望这些举措能“为甘省开万年之利”。 左宗棠在西北注意修河、治路,于沿河、沿路“广种榆柳”,“数年来陇中遍地修渠、治道、筑堡、栽树”。尤其是植树绿化举措颇得后人称赞,他命令“自径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这些柳树“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被后人艳称为“左公柳”。 收复新疆之际,为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这固然出于军事目的,却也具有开发大西北的用意。他令张曜率军在哈密办屯垦、水利,垦得荒地19000余亩,获粮数千石。他还善于因地制宜,依据新疆许多地方“可渔可牧,不必垦田种粟亦可足民”的特点,认为“西北之利,畜牧为大;而牧利又以羊为长,其毛可织,其皮可裘,肉可为粮,小民日用所必需用也,何必耕桑然后致富?长民者因其所利而利之,则讲求牧务,多发羊种宜矣。”这些主张对他后来率军收复新疆极为有利。 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更是左宗棠的一大功绩。同治七年(1868年),左宗棠在参与镇压捻军后抵西安,他为解决所部使用的军火从上海等地采办价值甚昂的问题,决定在西安设立机器局。同治十一年,左宗棠进住陕甘总督任所,他将西安机器局的机器搬至兰州,创办了兰州机器局,以精通西洋枪炮制作的记名提督赖长为该局总办,并从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抽调了技术工人,主要生产枪、炮、子弹、炮弹。兰州机器局的设立,既有镇压回民起义的用意,更有收复新疆之图,因为在该局创办前一年,俄国已派兵占据伊犁,左宗棠便在筹划收回伊犁时提出“精求枪炮”的主张。很明显,他在兰州设局是为了实现这一主张。 光绪三年(1877年),赖长在兰州机器局内试制了一台织呢机,用甘肃所产羊毛织成一块绒布,呈送给左宗棠验看,受到了左宗棠的称赞。于是,左宗棠打算从国外购买全套织呢机,他写信并附赖长所绘织机图给在上海的采办委员胡光墉,以甘肃羊毛、驼绒均易购取,煤也易得,只要有机器便省工力等由请他从德国访购织呢机器。直到光绪五年,织呢机器才全部运至兰州。织呢局正式开工,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在西北诞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创办兰州织呢局被左宗棠视为“气象更新”之举,高兴之余,他还费尽苦心就地取原料,想以成本低廉来抵制洋呢进口。但是,兰州织呢局的生产并不像他预期的那样理想,所织成的呢绒品质很坏,几乎不能出售,品质上和价格上都比不上外国呢绒,即便把产品运到各通商口岸,也比从欧美输入呢绒要贵多了,再加上局中被安置了大批“干领薪俸”的冗员,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左宗棠经营近代民用企业的这次尝试未能成功,但他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把机器生产率先引入西北,已是一个创举。(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鉴于甘肃的气候特点,左宗棠建议首先解决穿衣问题,并通令下属各地禁植罂粟而改种棉花,最终收到一举两得之效。 B.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还主张在新疆许多地方不必只是强调“耕桑然后致富”,还应该“讲求牧务,多发羊种”。 C.左宗棠设立兰州机器局,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意图,但“精求枪炮”的主张表明他更重视以武力收回被俄国军队占领的伊犁。 D.赖长用试制的织绒机织成了一块绒布不仅受到左宗棠的称赞,还促使左宗棠委托胡光墉最终从国外购回了全套织呢机。 E.生产的呢绒品质不好,价格上比不上外国呢绒,再加上局中大批冗员消极怠工,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 (2)左宗棠“发展西北的经济”有哪些显著的具体成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来看,第一段引用杨昌浚的诗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左宗棠在发展西北经济时,善于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率先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在“善于”和“勇于”中你更认同哪种品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
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本周出版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份“隐藏的食谱”。 经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文字记载,他探讨了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的重要性。据胡司德研究显示,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他说:“厨师、屠夫和侍应这类职业将一些塑造领导力所需的才能具体化了。比如,为了不让任何一种味道太重而盖过另一种,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常常所说的和谐、公正和平等。此外,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也表达了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贤佐。他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但有一段时间,给商汤王做的饭总是太淡或太咸。问及此事,他在解释时借机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胡教授以伊尹为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代名厨成为一朝贤相,并以自己的厨艺启发商汤王执政的。 与许多西方人不同,胡教授对中国饭局酒桌上的“哲学”十分了解,他说,“许多正式的晚餐或宴会,它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要体现宾客的身份地位;夹菜的时候也要按尊卑分先后顺序;无论是敬酒还是回敬,都要遵循来宾的贵贱等级;此外,贵宾与普通客人使用的餐具器皿也会有所不同”。胡教授介绍说,中国古代的宴会同样也是个社交场所,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中国的饭局让这位英国教授不由地联想到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他认为这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在当代社会里,如果你想与人沟通交流,最好的方式通常都是邀请他们吃饭。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带学生们参加这类正式晚宴,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吃不言、睡不语”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古训,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食不厌精”、粗茶淡饭的饮食哲学给胡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我自己也喜爱粗茶淡饭,因为粗茶淡饭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圣贤的理念,不暴饮暴食也体现了节制有度的概念”。“此外,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是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的典型例子。他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虽然在宫廷中常常需要出席各类酒宴,但孔子从未让自己喝醉过”。 胡教授还相信,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性。他表示,“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这就是中国人现在也在提倡的‘胎教’”。 1.下列有关“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蕴含着生存之道,并将这种生存之道生动地比喻为 “隐藏的食谱”。 B.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十分重要。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 C.宴会上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体现了一种酒桌上的“哲学”。 D.“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胡教授相信这种影响包括对道德品性的影响。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等做法能具体体现和谐、公正、平等、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B.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他借做菜的道理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成为一朝贤相。 C.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胡司德认为在这些方面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 D.孔子“吃不言、睡不语”、“食不厌精”、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都能够体现中国的饮食哲学,胡教授也喜欢这样做。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一段时间大臣伊尹总是有意把商汤王的饭做得太淡或太咸,目的是引起商汤的疑问,借此机会启发商汤王执政。 B.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夹菜的先后顺序、敬酒和回敬的规则、使用的餐具器皿,都与来宾的贵贱有关,胡教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都体现了严格等级观念。 C.中国古代的宴会上,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体现了中国饭局的社会交往功能。 D.孔子能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在宫廷酒宴中从未让自己喝醉过,是圣贤理念的体现。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
谈文化 |
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是人类对物质的利用的形态,通常体现在人的衣、食、住、行领域,因此也包括了生产力形式;中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精神文化,主要是以物质为媒介表现精神的形态,包括艺术、科学、宗教、制度、礼仪、风俗等等;深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哲学文化,是渗透在前两层文化中的观念、意识和哲学。 人类自劳动有了剩余,社会开始出现阶级和阶层,生产有了分工,因而需要有文化并且可以有相对的精细和粗糙之分,于是在同质文化的中层和表层遂有了雅、俗之别。表、中两层文化覆盖着、并体现在一个民族全体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把经过更多加工、比较细腻、涉及人较少的文化称之为雅文化;反之,为俗文化。 任何社会文化的雅与俗往往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社会上层(执政者和知识阶层)往往向社会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雅文化),包括将自己的文化通俗化以扩大对全社会的影响;同时,出于猎奇或调节的目的而从俗文化中汲取营养。社会底层往往出于仰慕而仿效雅文化,即所谓上行则下效;同时,俗文化又以其质朴清新吸引社会上层,俗文化的有些部分逐渐被雅化。 文化根本性的功能是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世与未来的关系。俗文化往往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但却是“自在”的。雅文化是人为的,相对于俗的约定俗成,可以说是俗的“自觉”。社会组织形式脱离了部落、部族阶段有了国家以后,执政者为了维护社会的完整和稳定,往往把有些俗文化加以整理、提炼,形成雅文化。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就是最明显的事例。 在中国长期的阶级社会中,礼是为维护农业社会等级制度、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形成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在礼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思想观念也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随之向四方扩散。礼既然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巨变的、体现和贯穿在礼中的观念意识,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礼属于中层文化,而且是体现深层文化最为充分、直接的部分。 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雅与俗之间的互动互制是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 1.下列对“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关系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雅文化和俗文化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 B.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来自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互动互制。 C.社会上层向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社会底层仰慕仿效雅文化,致使一部分雅文化逐渐变成俗文化。 D.从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可见,有些俗文化通常经过整理、提炼进而形成雅文化。 2.对文中“自觉”和“自在”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自在”是说俗文化是自然生成、自然存在的,它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没有关系。 B.雅文化是俗的“自觉”,表明它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和需要,对有些俗文化加以提炼而成的。 C.雅文化因为是一种“自觉”的结果,所以它属于精神文化,不再包括物质形态和风俗。 D.俗文化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它能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但不带有教化目的,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无指导性。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意思的一项是( ) A.雅文化和俗文化通过接触、互补、交融,能促使各个文化沿着自己的道路向前发展,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整体进步。 B.当社会上层不再了解、欣赏、关心俗文化,社会底层也不再了解、欣赏、模仿雅文化时,表明社会阶层的对立已经较为严重。 C.外民族的文化如果长时间地占领和影响某个民族,它们也会按照文化的规律,由表及里,抵制、抵消该民族文化深层的影响。 D.随着社会的发展,雅文化不断地影响俗文化,俗文化逐渐被雅化,最终会消除雅俗之别,形成雅俗共赏的统一文化。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