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时   光冯骥才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时   光冯骥才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时   光
冯骥才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然而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它飞也似的向着年的终点扎去。等到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
  今晚突然停电,我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退藏到冬日小雨空濛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对着我,那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
  植物死了,却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却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唯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唯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1.作者说:“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请结合后文的比拟,说说为什么到年终时分,会乍然出现时光的感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第四段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一抹而去?”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宋代天王像的瞪视,作者说:“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但文章结尾处却又说:“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如何理解这两处看似矛盾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综观全文回答:作者对“时光”持一种怎样的看法?  对你有何启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因为到了年底,一年将尽,就如同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不知不觉中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此时会让人感觉时光分外短促、有限、紧迫、拮据与深浓。
2.承上启下。上文说自己整年到处奔走忙碌,这一句发出了究竟哪些足迹还在的疑问。此是承上。下文转入另一层思考,即如何才能让生命的足迹永留人间,让时光永恒,这一句的发问又有引出下文(启下)的作用。
3.作者说“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是因为反思自已这一年的时光,觉得自己这一年里把许多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心里感到惭愧和狼狈,所以无言以对。文章结尾处却又说“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是因为他其实已经明白,自已作为艺术家的一员,可以通过创作,将自己的生命永留人间,使自己的生命永恒。   
4.(1)普通人在奔波忙碌中浪费了很多时光。时光就是生命的过程,它不一定消失得无痕,它可以通过另一种形式存在或再生。艺术家可以通过创作高质量的艺术品让自己的时光永存,生命永恒。
  (2)文章启发我们,应该珍惜时光;将时间用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它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义,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沉默中的土地
诸柏林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无需煞费苦心地去考究,这里还不是村庄的时候,一定有了孕育村庄的一片更古老的土地。
  ②村庄的出现,恐怕是若干年前先人们迷恋这方山水,认为这里就是属于他们的村庄,从此不再漂泊。理智地将生存的根扎进土壤中,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不惜力量和热汗开垦出一块又一块田畦,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蚯蚓爬行似的田埂,纵横交错的阡陌,忠实地恪守田垄的边沿,然后井然有序地伸向一户户农家。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园,人们不再彷徨,义无反顾地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繁衍生息,一次次将希冀播种于泥土中。无论是收获带来丰收的喜悦,天灾人祸威胁人们的生存,还是喜怒哀乐引起心灵的震撼,这一切都似乎是构成自然的和谐,唯有土地用惊人的沉默对人的愿望表示出不动声色的执著。
  ③我就降生在这块土地上,村庄对我的到来,无所谓欢迎也无所谓嫌弃,客观地讲被归纳为可多可少一类。起初,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思想会成为村庄的叛逆。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潜意识里曾对于村庄的事情产生过怀疑。当我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满田满垄带着露珠在阳光下晃动的禾苗,绿浪的尽头耸立着高大挺拔的枫树,柔婉的翠竹掩映着炊烟袅袅的村舍。听到鸟儿栖在枝头清丽婉转的鸣叫,在流溢着田园风光的美丽中,人们的脸上却写满了憔悴和忧伤,让人一眼就读懂了这样的活法很苦很累。我生存的根同样深深陷于这片土地中,命运必然与土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生无可奈何地重蹈着先人们的脚印。当我深切地感受到种田人的艰难后,不由引起了我对前途命运的思考与关注。
  ④终于有一天,我发现这块土地古朴得近乎丑陋,这个发现不啻一声惊雷震醒了几乎埋没在泥土中窒息的思维,怂恿我想象我并不知道的村庄之外那些令人向往的世界,激活了探索土地与人生相关问题的思考,开始用心解读村庄的全部内涵。千百年来,村庄无论是阳光的照耀,还是风雨的侵蚀,除了布满沧桑的痕迹,还缺乏焕发生机的活力。土地对人们冷漠得既不慷慨也不吝啬,于旷世经久的沉默中,悄然冷静地审视村庄人的行为,对一茬一茬侍弄土地的人永远是一副捉摸不透的面孔。土地成了牵扯村庄人的根,尽管生存需要靠根吮吸营养,对它眷恋也罢,嫌弃也罢,它却以豁达的宽容叫人感动。因此,蛊惑着村庄人丧失了背叛它的勇气,世世代代虔诚地守候着它。
  ⑤我无从考究从前的这块土地是什么模样?却有理由相信,自从这里成了我们的村庄,土地就服从人的意志既生长禾苗,同样也滋生人的憧憬,哺育人的希望。村庄人靠攀附着飘渺的憧憬和希望坚定了对土地的固守。尽管终生的守候无法摆脱贫穷,逃避灾难,却能躺在土地坚实的躯体上安详地撞进梦境,人生的壮丽在酣梦中就有了想象中的辉煌
  ⑥沉默中的土地对村庄人从来没有什么承诺,唯一给人安慰的是按人的意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论人们精耕细作还是广种薄收,土地像乳母干瘪的奶头,只有你不厌其烦地用力吮吸,才能获得充饥的乳汁,它从来不偏袒不劳而获的投机者。土地是一切生命的载体,所有生灵都有机会在这个舞台上将生命演绎到极致。人的追求从来没有止境,在依托土地日臻成熟的强大中,当仁不让地主宰了世界。征服的快感使***不断膨胀,争夺土地,攫取劳动成果往往演变成人生命之外却高于生命的行动。土地被强者乐此不疲贪婪地争夺弄得满目疮痍,弱者在不堪忍受重压无力侍弄它时,荒凉追逐着土地,野草任性地爬满赤裸的身躯。斗转星移,日月更迭,漫漫岁月中,土地成了人类生存的依赖,荣华富贵的象征。因此,挖空心思变换花样占有土地,掠夺劳动成果,成了人们的最终目的。带着血腥的争夺中,沉默的土地疲惫了。
1.请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意。
(1)人生的壮丽在酣梦中就有了想象中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地像乳母干瘪的奶头,只有你不厌其烦地用力吮吸,才能获得充饥的乳汁,它从来不偏袒不劳而获的投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自己的思想会成为村庄的叛逆”,说一说这种“叛逆的思想”包含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画线的语句描写村庄的田园风光很有特色,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写道:“土地被强者乐此不疲贪婪地争夺弄得满目疮痍,弱者在不堪忍受重压无力侍弄它时,荒凉追逐着土地,野草任性地爬满赤裸的身躯”,“沉默的土地疲惫了”。作者这样说,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身在屋檐下,还是不低头
  一声枪响,让刚刚下课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校园顿时陷入恐慌之中。詹姆斯·弗兰克(JamesFranck)教授惊魂甫定,发现身旁的学生倒在了血泊中。
  53岁的教授转瞬间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立即躲进了附近的教室里。事后的调查印证了他的判断。对方暗***的对象并非学生,而是教授本人。暗***行动的背后指使人,则是希特勒。时间是1935年,犹太人弗兰克在两年前从柏林逃亡到这里。当时,逃到捷克斯洛伐克的西奥多·莱辛教授,在马里安巴德被纳粹暴徒跟踪暗***。弗兰克没有料到,他们会越洋过海跟踪到这里来。但在纳粹政权看来,暗***弗兰克值得他们如此下血本。这位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还获得过“铁十字勋章”。
  1933年,希特勒当权后开始实行种族政策,很多犹太人失去了工作,被迫逃亡。考虑到弗兰克在德国的名望,希特勒允许他继续在哥廷根大学任教,但前提条件是,弗兰克必须辞退身边的非雅利安人。纳粹分子们原本以为身在屋檐下的弗兰克,会低头接受希特勒的条件。然而,教授不仅没立即辞去教职,还发表声明质疑和反对。离开时,他还拒绝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中与核能有关的部分交给纳粹的科技人员。
  希特勒下令正式逮捕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好在实施逮捕之前,弗兰克已经携家人从丹麦辗转到了美国。恼羞成怒的希特勒决定实施暗***。
  其实,作为德国著名银行家的儿子,弗兰克在逃亡前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19岁那年,弗兰克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化学,由于过度贪玩和自以为是,他遭到了老师的批评。在年轻人看来,老师的斥责,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一气之下,他决定转学到柏林大学。转学之后,他开始幡然悔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最终在柏林大学获得了一份教职。
  在那里,他与赫兹合作,研究电子与原子、分子间的碰撞。他们的碰撞实验,成为能量转变量子化特性的第一个证明,也是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所假设的量子化能级的第一个决定性的证据。但当玻尔在1915年指出这一点时,弗兰克和赫兹则在论文里声称,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不符合玻尔的理论。直到1919年,在仔细研究了玻尔的理论后,弗兰克改变自己之前的看法,同意玻尔的观点。
  这次低头,最终让弗兰克和赫兹发现了原子受电子碰撞的定律,更在6年后,让他们成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
  在丹麦逃亡期间,德军入侵丹麦。为避免奖章被德军掠走,匈牙利化学家乔治·德海韦西将弗兰克的诺贝尔奖章用王水溶解掉,溶液放在玻尔研究所实验室的架子上。
  此时的弗兰克,已经在芝加哥大学担任物理化学教授,大部分时间用来研究光合作用。当美国决定实施“曼哈顿计划”后,弗兰克也成为了参与研究制造原子弹工程的一员。不过,这个流亡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关于原子弹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委员会”主席。
  作为一名核物理学家,他深知原子弹的威力,并没有因为寄居在异国的屋檐下而低头沉默。他牵头组织一批核物理学家联名上书,明确反对用原子弹对付日本。因为“使用原子弹固然可以获得军事上的某种收益,但与因此而激起全世界的恐怖和厌恶相比,还是得不偿失的,并将在战争结束后助长核军备竞赛”。
  在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的两个月前,弗兰克所在的委员会发布了著名的关于原子弹军事应用问题的《弗兰克报告》。这份报告最终没能阻止军方的决定,但他所预言的战后核武器对峙局面,很快便成为现实。
  那瓶溶解着弗兰克的诺贝尔奖章的溶液,此时被德海韦西从实验室的架子上小心翼翼地端了下来。溶液中的金被沉淀出来,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将其重新铸造成奖章,佩戴在了弗兰克的胸前。他的祖国,后来也将普朗克奖章挂在他的胸前。
  1964年,这个当年躲过了暗***的人,重返祖国访问故人,不幸逝世在旅途中。在故人们的记忆里,“他是一个迷恋科学、诚恳善良、态度温和的人”。只是“温和”并不代表“温驯”。这个温和的人,即便站在屋檐下,也不曾低头
1.本文开头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弗兰克“身在屋檐下,还是不低头”这一品质的?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说“这个温和的人,即便站在屋檐下,也不曾低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弗兰克的“低头”最终让他和赫兹发现了原子受电子碰撞的定律,弗兰克“这个温和的人,即便站在屋檐下,也不曾低头”。请你就对“低头”的理解,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当阅读面临大众的选择
金 星

  《成都商报》推出了《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被列入前10位的作家富豪是杨红樱、郭敬明、郑渊洁、当年明月、曾仕强、郎咸平、李可、韩寒、尹建莉和天下霸唱。虽一年为期,但也潮起潮落。对作家的定位,也不再单指专以文学创作为能事的那一类,曾仕强是管理学家,郎咸平是金融专家,尹建莉则是教育专家。他们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家,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或由心得汇集而成的作品却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其对大众阅读的吸引力更为一般作家望尘莫及。所以,无论是阅读的吸引力还是大众的阅读趋向,就都有了一种探究的必要。
  如今,人人皆可为作家,但有一点差别很明显,那就是你是自费出书又免费奉送,还是出版社把你敬若神明同时你又可顾盼自雄,坐地起价。可要到被列入富豪榜的行列,还是要有点独门绝技的。既为作家,又无非是在语言的功力和文字的火候上见高下。事实上,语言文字的魅力或吸引力首先在于创作者的谙熟于心,然后才是妙语连珠,出口成章。更高明者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再抽象或深奥的东西也能生动贴切地表达出来。在这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无疑是最值得赞叹的。他们的《共产党宣言》,开篇第一句即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起势非凡,境界宏阔,因此使全篇传播深广。古代经典历来难解而又多解,需要的是既符合当下又能锦心绣口。这几年,于丹、易中天、王立群、马未都等都因登上央视的《百家讲坛》广为天下所知,然后是四处演讲和不停地妙手著文章,雅俗共赏,名利双收,也在情理之中。当然,他们作为作家或知识分子,对文化代有传承的那一份清醒的自觉以及对现实的勇于担当,也是国人愿意买他们账的一大原因。
  我国国民在2009年最喜爱的图书中,《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和《西游记》位居前4位,国民最喜爱的图书作者,分别是金庸、鲁迅和琼瑶。从《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看,当曾仕强、郎咸平、尹建莉出现在榜单前10位时,大众阅读的状况显然已有了很大改变。其实也不难理解,在金融危机迟迟未能消退时,国人对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趋势的日渐关注和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出的疑惑,试图索解的国人必然要寻找指点迷津式的书籍或者哪怕喝上一碗心灵鸡汤也好。金刚怒目,当头棒喝,有人愿意吃这一套,期待着醍醐灌顶,重新上阵;而偏不作奇语,只是一味地常语解颐,对很多人也是一种慰藉与颖悟。曾仕强、郎咸平和尹建莉这3人并不见得就是各自领域最优秀的人物,然而,是他们更适合大众阅读的表述方式使他们获得了认可。当然也不能不注意到,现在国人的阅读是越来越现实与功利了。而功利的阅读,已经背离了阅读本身的含义。事实上这个时代的特征是阅读和实用主义相联系。(《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11月19日,有删改)
1.对文中“虽一年为期,但也潮起潮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过去的一年中,文坛上风云变幻,时间虽短但大事不断,表现了作家创作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B.虽然只是一年时间,但作家的创作却是大起大落,有的作家创作数量增多,而有的却在减退。
C.在过去的一年中,有以前在中国作家富豪榜榜单中的作家退后,也有新人在榜单中排名上升。
D.在过去的一年中,从榜单看人们对作家的定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变化之大,犹如潮起潮落。
2.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过去,只有专业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才是作家,在2010年度以后,其他行业的人也有可能走进作家的行列。
B.作者从《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榜单的变化中看到了对阅读的吸引力和大众阅读趋向探究的必要性。
C.作者举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语言的功力和文字的火候是作家的重要标志。
D.现在我国国人的阅读已经背离了阅读本身的含义,因为国人的阅读更多的表现出现实和功利的一面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曾仕强、郎咸平、尹建莉的作品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喜爱,是因为读者能从他们的作品中寻找到解决心灵问题的良药。
B.曾仕强、郎咸平、尹建莉出现在《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榜单前10位,因此,大众阅读的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C.于丹、易中天、王立群、马未都等能够为大众接受,不仅仅因为他们的学术方面,也有他们对传承文化的责任感。
D.纯粹的精神阅读在现在已经并不多见,实用性在阅读中已占有一定的位置。在现今实用主义已经和阅读捆在了一起。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选做题)瓦尔登湖的遥想
刘晓娟
  ①这是一池清澈的湖水,水中的一草一木一鱼一石甚至是蓝天云彩的微影浮动,都可尽收眼底;这是一方宁静的宝地,鸟鸣嘤嘤松风阵阵尽在耳畔。阳光的明媚和煦,世外的宁静淡然召唤着渴望远离尘嚣的亨利·大卫·梭罗,于是他借来一把斧头,来到了这里,瓦尔登湖畔。
  ②瓦尔登湖的风景是卑微的,虽然很美,却并不壮观,甚至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的标记。不常来游玩的人,不住在岸边的人未必能被它吸引住,可是它深邃澄澈远离尘嚣。梭罗就在它的岸边用斧头伐木造自己的房子,独居林中,方圆一英里之内没有任何邻居。就这样每天出去打水、阅读、倾听、种豆、生火、做饭,孤独了920天。温暖的黄昏,他常常坐在船里吹笛,看着鲈鱼在周围游来游去,仿佛笛声已将它们迷住。月光映照在罗纹条状的湖底,湖底零星散落着林木碎片,夜半时分,月色皎洁,梭罗坐在船里,一连钓了好几个小时的鱼,成群的银色小鱼在月光下尾巴一扫一扫,给水面撩起阵阵涟漪。泛舟湖上听着猫头鹰和狐狸的小夜曲及一些不知名的鸟儿的吟唱,这些对于梭罗来说弥足珍贵。他说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自然中,黎明来临自然透过宽宽的窗户,凝视着室内,神志安详,心满意足。在这个湖光潋滟的湖畔,他细心观察体验,看到了人类最原始的生存状态,亲自体会了一餐一饮的艰辛。他了解自然,领会自然,他倾听他沉思,从中窥探人生,洞悉人生真谛。
  ③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并不能视为隐士生涯,更不能将其看成是逃避现实,相反,他是在探索人生,他的宁静不是一潭死水不是独善其身。在《瓦尔登湖》结束语中他说:如果一个人按照梦中指引的方向勇往直前,过他想过的日子,那他就会获得平时意想不到的成功。生活越简单,宇宙法则就越不复杂,孤独不成其为孤独,贫困不成其为贫困,软弱不成其为软弱。可见他对人生异样而深刻的感悟。梭罗很自然地让我想起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他的生活理想是落叶缤纷、良田美池、阡陌交通而又鸡犬相闻的桃花源,其间没有战争没有黑暗,有的是和谐安乐,陶潜看似在逃离社会,文字中流淌的实则是一种大胆的斥责,无畏的反抗,一种深沉的人生追问。
  ④不论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有多大,在人生的探寻上似乎是血脉相通。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描绘了一个具有清晰统治原则和丰富管理手段的理想之国,托马斯·莫尔假托神秘旅行家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讲述了一个没有贫穷,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花草果木令人心旷神怡,一切财产共有的乌托邦,当然还有詹姆斯·希尔顿在《失去的地平线》中描写的一个在中国西南部深山中的乐园,一片充满和平、安宁与幸福的人间乐土——香格里拉……太多太多的遐想。桃花源最终无迹可寻,理想之国也不过是幻想,乌托邦本身的含义就是乌有之邦,香格里拉意为心中的日月,如何看得见?而唯有梭罗勇敢地拿起斧头孤独地来到瓦尔登湖畔,亲自去探索一番人生,体会一番生活,他是我们未来生活的引擎人,是寂寞的高歌者。
  ⑤但寂寞不是保守不是隐退,不是与世隔绝,寂寞是脱离复杂而廉价人际关系的沉思,是心与心默契的对话。他以选择宁静的方式选择瓦尔登湖,选择那远离尘喧的恬静,选择春日湖畔那份好心情。在湖边在林中,在瓦尔登澄明的月光下,在荡荡的小舟上从容不迫地生活,聆听生活的教诲和真谛!(有删改)
1.文章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部分的语句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分别提到陶渊明、柏拉图、托马斯·莫尔、詹姆斯·希尔顿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他(梭罗)是我们未来生活的引擎人”?请结合全文,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