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棉花被子衣向东  有些物品被我们珍藏着,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么稀奇贵重,而是因为其中融入了我们太多的情感。比如一支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棉花被子衣向东  有些物品被我们珍藏着,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么稀奇贵重,而是因为其中融入了我们太多的情感。比如一支钢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棉花被子
衣向东
  有些物品被我们珍藏着,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么稀奇贵重,而是因为其中融入了我们太多的情感。比如一支钢笔,一本书,一枚发卡,等等。马宁珍藏的是一床棉花被子。
  马宁二十年前跟赵薇结婚是在他的家乡马湾镇。这是一个普通的南方小镇,南方有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每年入冬之后,日子就阴冷得很了。
  赵薇是北京部队大院出生的女子,对南方阴冷的天气,难免有些不适应。马宁说:“你别担心那边冷,我早就写信告诉我妈,让她缝做一床新棉花被子,冷不着你。”
  赵薇知道这件事情对马宁的重要性,她就不再说什么了,跟随他走进了南方阴冷而灰暗的小镇。
  马宁的母亲按照儿子来信的要求,选用了上等的新棉花,缝做了一床棉被。白棉布的被 里,大红的缎子被面,密密实实的针脚,看上去非常讲究。她怕冻着了北京来的儿媳妇,被子里垫了厚厚的棉花。赵薇拥着被子,就闻到了新棉花的气息,还有白棉布的香气。
  等到儿子儿媳离去后,母亲就很细心地收起棉被,把它保存在厚重的木箱里。南方的屋子潮湿,遇到好天气,她总要把棉被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棉花保持蓬松细软的状态。
  马宁结婚的第二年,家乡发了一场洪水,环绕马湾镇的河流水位暴涨,淹没了屋前的石阶。母亲屋内的水漫过了床铺。她用塑料布缠裹着那床加厚棉被,抱在怀里,站在客厅的方桌上,整整站了六个小时。马宁的哥哥试图帮她接过棉被,她却不肯松手。
  屋前的柿子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北京的儿媳始终没有回来。一个夏天的晚上,母亲突然主动把电话打到北京,说她想他们了。马宁说:“这好办,你到北京来住些日子吧。”
  马宁就让哥哥把母亲送到了北京。母亲住了二十几天,就再也住不下去了,吵着要回老家。眼下南方正是梅雨季节,她老是担心木箱内存放的那床棉被潮湿生霉了。母亲到家的当天,就把棉被从木箱内倒腾出来,果然挨近木箱底部的棉被子,有些潮湿,她急忙把被子抱出去放在阳光下晾晒。
  这样又过了两个春秋。有一天母亲晾晒被子的时候,因为胸闷气喘,竟没有力气将被子搭在铁丝架上了。母亲心里就恨自己不中用?知道自己活不太久了,禁不住抱着棉被子,蹲在地上哭了。
  也就是这个冬季,母亲在一个阴冷的雨天走了。在母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马宁的姐姐一直守候在病床前。母亲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忘了经常把木箱里的被子拿出来晾晒。”
  马宁赶回家处理了母亲的后事。马宁的姐姐就把关于棉被子的一些细节,详细地告诉了马宁。姐姐说:“妈说,要是以后赵薇回来,让她放心地盖那被子,还软乎呢。”马宁把棉被带回了北京。尽管他居住的楼房一年四季都很干燥,但他还是经常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把棉被子放在阳台上晾晒。有时候他也陪伴着棉被,坐在温暖的阳光里,想一些很久远的事情。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
  棉被因为吃足了阳光 ,贴在他脸上的时候,就更加柔软而温暖了。
1.本文以棉花被子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试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2.第二段的环境描写“这是一个普通的南方小镇,南方有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文章在第七段叙述了马宁家乡发洪水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4.“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请你联系全文,结合人物性格特点,探究马宁此时的心理。
                                                                                                                                                              
                                                                                                                                                              
 
答案
1.“棉花被子”是行文抒情的线索,既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理解与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自责与内疚的感情。
2.答案:这里的环境描写突出了江南的潮湿和阴冷,为下文写母亲缝做棉被和晾晒棉被作铺垫。
3.写出被子在母亲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表达出母亲对儿子和儿媳的关心,体现了一个老人对孩子无私的爱;同时为后文写马宁对没有能够经常回家看望母亲的悔恨之意和自责做了铺垫。
4.泪水中既包含着对没有 能够经常回家看望母亲的悔恨之意和自责,又包含着感受到母爱的幸福,还包含着对母亲的思念和“阴阳两隔”的落寞和无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道不远人”:处处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杨国荣
  ①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②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无法与人相分。《老子》已提出“域中有四大”之说,所谓“四大”则指道、天、地、人四项,其中既包括广义的“物”(天地),亦涉及人,而涵盖二者的最高原理则是道。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作为最高原理的“道”与人并非彼此相分,二者作为域中四大中的两项而呈现内在关联。
  ③在儒家那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观念。儒家反复强调道非超然于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为道过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对象,难以呈现其真切实在性。而所谓为道(追寻道),则具体展开于日常生活过程之中。
  ④强调“道”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重要涵义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正如深山中的花自开自落,并无美或不美的问题,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它的审美意义才得到呈现。作为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的“道”,其意义更是直接地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而形成。上述意义上的道,都具有“不远人”的品格。从哲学的视域看,以上观念的重要之点,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意义的生成过程联系起来。
  ⑤道和人之间相互关联的另一重涵义,是“日用即道”。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人的日用常行而存在,它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一观点的重要之点在于没有把道视为一种彼岸世界的存在或超越的对象,而是把它引入到现实之中,使之与人的日用常行息息相关。在孔子那里,已可看到这类观念。孔子的学生曾向孔子请教有关鬼神的事情,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的学生又问有关死的事,孔子的回答依然是:“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子看来,我们应当关心的,不是那种超越的对象,不是远离现实人生的存在,而就是人自身的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总之,从“道不远人”的观念出发,儒家处处把目光引向现实的世界。
  ⑥道不远人,同时也规定了道和人的实践活动无法相分。在实践 过程中,道的品格具体地表现为“中”。儒家一再谈到“中道”或“中庸之道”,孟子便主张“中道而立”,荀子也肯定:“道之所善,中则可从。”道作为实践的原理,其意义首先便体现在“中”之上。这种“中”并不仅仅是量的概念。从量的概念去理解,“中”往往表现为与两端等距离的那一点,然而,中国文化家们所说的“中”,更多体现为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在天道的层面,道首先表现 为多样的统一。从多样的统一这一视域看,“中”就在于使统一体中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千差万别的事物同处于一个系统,如何恰当地定位它们,使之各得其所,这就是“中”所涉及的重要方面。 道同时体现于变化过程,表现为发展的原理。从过程的角度来看,“中”则关乎不同演化阶段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以上意义上的“中”,其实质的内涵集中体现于“度”的观念。这种“度”的意识,同时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的智慧。
  ⑦以“度”为内涵的实践智慧,体现于不同的方面。《中庸》曾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从本体论上看,这一命题意味着对象世界中的诸种事物都各有存在根据,彼此共存于天下。从人的实践活动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则涉及不同的个体、团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共处、交往问题,它以承认不同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为前提。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是一种历史演化过程中无法否认的事实,如何使分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个体、存在形态以非冲突的方式共处于世界之中,便成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所指向的实质问题,在这里,所谓“并育而不相害”,便要求以“度”的中道原则,恰当地处理、协调社会共同体中方方面面的关系。这种协调方式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序,它需要根据实践生活的具体形态来加以调节。这种调节作用就体现了一种“度”的智慧。 (节选自《中国文化中的“道”》)
1.下列有关“道”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用即道”,道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B.儒、道两家学说中“道”都涉及到人,说明儒、道两家对“道”的理解是一致的。
C.道是抽象的,道的意义只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方可呈现出来。
D.道的品格具体表现为“中”,它体现了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在儒家那里,道是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
B.孔子只关心自身的现实存在,而反对关心任何超现实的对象。
C.儒家的“中道”,实质内涵则集中体现在“度”的观念上,可以看作一种实践智慧。 D.从哲学的视域来看,“道”具有“不远人”的品质,即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自身的生活过程联系起来。
3.下列表述与原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儒家的“中庸之道”,能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B.深山中的花开花落,本身不存在美或不美的问题,因为其审美意义是要在人的审美活动中才得到呈现的,这就是“美不远人”。
C.儒家反复强调道并非超然于人,它能具体展开于人的日常生活过程中。
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体现了“度”的智慧,这种智慧能使不同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过程以非冲突的方式共处于世界之中。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它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 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 迹,战争才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
1.文章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2.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周瑜是“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
                                                                                                                                               
                                                                                                                                               

3.小说多次写到“烧艾草”,请对这一细节进行简要赏析。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草原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主要是“牧业文明”,特别是以群牧形态为主的生存方式,具有鲜明特点。在几乎全天然的生态环境中,无论是狩猎还是放牧,要战胜各种天灾以获得更大效益,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采取群牧的自然方式,以实现畜群的繁衍和生产方式的持续。群牧的生存方式不仅仅缘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还由于征战的需要。猎牧的生存方式塑造了草原人独特的品格,艰苦的草原生活境况铸造了他们强韧的体魄和尚武的精神。应当强调的是,草原文化的“牧业”更突出的是具有依托自然的以游牧为主的群牧形式 。这种群牧意识的产生,是狩猎文明的进步,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的能力,也为草原人从狩猎文明走向畜牧文明提供了智慧与经验。从狩猎发展到游牧,体现了生产方式的进步,也体现了人的生存能力的不断强化,显现出草原文化的确立与进展。
  从考古学角度看,草原文化形成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北方草原的“细石器文化”。细石器文化伴随草原文化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早期铁器时代以前。细石 器文化是草原文化中最原生的早期文化。这种以压制、剥制、琢制和磨制相结合制作的细石器,反映了北方草原地区的生产发展水平,具有草原民族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草原文化中的细石器不是单一的,其共存的文化因素至少还有两种,即“复合式工具”和骨角器。前者主要指用石片、骨角器和木质工具等非单一材料,组合或配套制作的复合式工具,有复合式刮削器、镶嵌石片和骨片、骨角、蚌器相结合的复合工具等。与草原细石器文化共存的又一考古学现象是骨角器的发达。据考古发现,与细石器共存的遗址往往有用兽骨与兽牙以及鱼骨、蚌类和兽角制作的工具和大量装饰品。这些都标志着草原文化开始形成。草原文化形成的另一个标志,是它依托的 主要文化载体,在观念形态上具有以“自然为本”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是由其生存模式和生产方式所决定的。草原民族和草原文化直接将群牧形式的草场、水源和牲畜转化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形态——肉、乳及相关皮革制品,其生产过程更具有依托自然的直接性。草原文化的载体,即无论是自然草场还是水、空气和阳光,特别是草原和水这两个基本生存条件,与农业文明甚至渔猎文明相比,更少有人工改造和加工而形成变异的,可称为原生性的生态经济。这既是草原文明朴素性、原始性的一面,也是它优越性的一面。
  草原文化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人粪生活的基本条件衣、食、住、行来看,草原民族的衣着以皮革、兽毛编织品为主,它是草原民族与肉乳 并存的重要的副产品。众所周知,草原民族的食,以肉、乳或兽产品互易的农产品为主,具有原始生态的意义;草原民族的住,是逐水草而居,“穹庐为室毡为墙”,这是草原文化的建筑特色,这种草原式的居住方式具有建筑耗材少、无污染、节省能源的特征;草原民族的行,以牛、马、驼、羊为主,连依附它的车仗也都具有原生性,在现代工业文明出现以前,它是人们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总之,草原文化是较早形成的一种文化类型。                       
1.下列关于“草原文化形成标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草原民族“群牧意识”的产生、“群牧形态”的形成,显现出草原文化的确立与进展。 B.草原民族从旧石器晚期到铁器时代一直使用了包含多种文化因素的细石器。
C.草原民族文化的载体,与农业文明甚至渔猎文明相比较,更具有它的优越性的一面。 D.草原民族生产生活的直接性、原生性和协调性使其文化具有以“自然为本”的人文精神。
2.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群牧形态”产生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几乎全天然的生态环境中,草原民族要战胜各种天灾以获得更大效益。
B.草原民族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来实现草原畜群的繁衍和生产方式的持续。
C.草原民族必须以自然为依托、逐水草而居,进行游牧生产,并且四处征战。
D.草原民族的群牧形态提高了生产能力,为其从狩猎走向畜牧提供了经验。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草原文化的“牧业”具有依托自然的特点,而农业文明、渔业文明则不具有这个特点。 B.草原文化的标志主要体现在草原人的生存方式、生产水平以及所体现的 人文精神方面。 C.“细石器文化”是草原文化中最原生的早期文化,也是草原文化形成的最重要的标志。 D.草原民族的皮革、兽毛编织品等一些副产品和农产品都是自给自足的,具有原生态性。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何为“赋诗”?赋诗,是春秋时代一种引用已有的他人所作的诗篇(大都见于现存《诗经》),并且在面对他人的场景中抑扬顿挫地将其呤咏出来的活动。赋诗有别于表演性质的“歌诗”和言谈评论中的“引诗”。“歌诗”一般由专门的乐工进行,并常伴以舞乐,在艺术形式上肯定更精致,更好看,但是“歌诗”之意并不在使表演者自己与观赏者沟通。观者所欣赏的,或者受感动的,并不是作为表演者的那个人,而是所表演的诗篇及表演者的技巧,并不接触到他更深的人格和价值,因为,作为“歌诗”表演者的乐工,并不具备与观赏者沟通和交流的同等身份。而“赋诗者”与“听赋诗者”则都是同等身份的君侯和卿大夫,他们此时所渴望的是相互沟通,而不是单纯欣赏。
  赋诗也不同于“引诗”。“引诗”可以出现在与他人当时的谈话中,也可以是在事后“君子”的评论中,而即便是在当时的谈话中,“引诗”也主要是引用诗句来说明自己的理由,加强自己的论点,如果说有交流,那也是更偏于理性的说服,而非感情的沟通。且 赋诗的场合都是在外交礼会,“引诗”则不拘场合、形式、礼仪,也不具表演性质,不必抑扬顿挫的呤咏。因此,赋诗既是一种讲究身份的交往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讲究形式和韵味的艺术活动。
  赋诗的兴盛期是在赵文子在晋任执政的8年间。赵文子于襄公25年起为晋执政,昭公元年去世。此前,晋、楚、秦、齐等大国为争霸斫杀了一百多年,弄得民生凋敝,国力疲弱。赵文子于襄公25年担任当时作为盟主的晋国的执政后,命令减轻诸侯的贡物而尊崇礼仪,并表示了以弭兵靖诸侯的希望。襄公27年,由宋国执政向戍发起,在该年6月在宋国举行了弭兵大会,晋、楚两国及其附属国订立了和平盟约。自此直到定公四年召陵之会侵楚为止,中原地区享有了四十年的国际和平。正是在这种崇礼讲信、以玉帛止干戈的“会盟政治”的气氛中,文雅的赋诗才有兴盛的可能,而文雅的赋诗本身又是一种沟通感情、化解敌意、进行劝戒和巩固盟约的手段。
  诗是艺术,赋诗的人们却是一些政治家和外交家,这是在世界其他文明的王侯将相中罕见的一种现象。在春秋时代,艺术受到了政治家相当由衷的尊重而不是被玩弄于股掌之间。另外,春秋时代文化典籍奇缺,各种艺术形式尚未分化,与政治也是难分难解, 艺术家、学问家与政治家、外交家常常集于一身。但无论如何,赋诗的盛况在昭公年间是急剧地衰落了,赋诗的“断章取义”大概是赋诗一种属于它自身属于它自身原因,现代的人们只能从赵文子“吾不复此矣”的感叹略见其陶醉和快乐。(选编自《世袭社会》)
1.下列关于“赋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赋诗”活动引用的诗篇都是已有的,由他人创作的,而不是即兴的创作,而且大部分依然保存在现在的《诗经 》一书里。
B.“赋诗”活动没有乐工参与,因为乐工身份太低,没有资格参加这种活动,而“赋诗者”与“听赋诗者”都是君侯和卿大夫。
C.“赋诗”的目的是“赋诗者”与“听赋诗”彼此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不必顾及形式上的好看,因此不需要乐工伴以舞乐。
D.“赋诗”者引用别人的诗句,目的不偏重说服对方,而在于双方情感的沟通,而且这种沟通又被限以场合、形式、礼仪。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赵文子担任晋国的执政后,减轻了诸侯的贡物,让诸侯尊崇礼仪,而且希望“弭兵靖诸侯”,这些举措为赋诗的兴盛奠定了政治基础。
B.在宋国举行的弭兵大会上,以晋、楚为首的两大敌对阵营的握手言欢,为中原地区创造了崇礼讲信、以玉帛止干戈的国际政治气氛。
C.因为春秋时代的政治家们发自内心的地尊重艺术,特别是诗歌艺术,我们才会看到参与赋诗的人都是那些政治家和外交家的现象。
D.春秋时代,各种艺术彼此交融,没有分化独立,即使是政治也混在其中,因此,那个时代的政治家、外交家又常常是艺术家、学问家。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歌诗”作为一种艺术,比“赋诗”更精致,更好看,但因为它根本不适合当时的政治需要,而不被当时的政治家选作外交的手段。
B.参加“赋诗”的人都是君侯和卿大夫,“赋诗”又都是在外交礼会上,这就使“赋诗”活动既具有政治目的又具有优雅的形式和韵味。
C.春秋时期的外交目的实际就是“赋诗”,因为这种活动既沟通了各国间感情,化解了敌意,而且还进行劝诫,巩固了已有的和平盟约。
D.随着赵文子在昭公元年的去世,“赋诗”就由兴盛急剧地走向衰落。这说明“赋诗”的兴衰与晋国执政赵文子的政治生命有紧密的关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刘文典在阴历五月十五的月光下给学生讲授《月赋》,这种独出心裁之举,带有乘兴随意的意味,体现出他的“魏晋风度”。
B.联大的教授和学生躲避日机空袭时,刘文典只是呵斥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刘文典是位有大学问、有真性情的学者,让人追怀、仰慕,但是当今社会也并不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令人钦佩的学者。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生动记述,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2)刘文典说自己唯一是“真正懂得《庄子》”的人,他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文典是“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文典认为“大学不是衙门”,你认可他的观点吗?结合原文,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