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 ①近日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
题型:广东省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
“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 |
①近日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在调查的识字城乡居民中,每月读一本书的人为51.7%,比1998年下降8.7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的阅读率为45.3%,比1998年下降了9.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则下降了7.8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 ②这一查结果颇令人感到困惑和忧心忡忡:我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各种书刊林林总总,出版业红红火火,根据同一调查,国民个人自费购买图书的人均消费额还在持续增长,何以读书的人反越来越少?难道购买的书都是为了送礼或摆样子?我国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的价值观从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何以在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今天,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根据调查预测,今后一段时间DVD、电视等其他媒体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分流人们的注意力,分割人们的闲暇,国民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读书的人还会继续减少,难道书的传统价值和人类的读书兴趣真是面临了巨大的危机? ③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实是人忧虑的。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类获得知识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还可以从DVD、电视、互联网和各种琳琅满目的图像传播中获取,后者可以统称为“读图”。毫无疑义,与书刊单一的文字传播相比,图像传播(包括静态的图画和动态的影像)有着它天然的优势,因为图像传播是一种直观的形象传播,不仅人人都能欣赏观看,而且它比文字更赏心悦目,枯燥的文字只是一种符号,而生动的图像形神俱备,活色生香;加之图像传播因其形式上的特点,它需要更凝练、更简洁地表现对象,往往洋洋数千言、数万言的文字篇幅,有时需一两幅画面就能表达,这种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比长时间地咬文嚼字确要轻松省力许多,因而它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更适合紧张工作和极度疲劳的现代人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而“读图”其实也是现代人获取知识和资讯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应该归入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所谓“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就没有那么严重。 ④但我们在肯定“读图”的同时,还是要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童年是从“读图”开始的,先民们在没有创造文字之前,先是通过图画来传播有关信息;然后有了文字,然后人类从“读图”时代进化到“读书”时代。每个人类个体也是如此,孩提时代先看图,然后学会识字,然后在“读书”中慢慢长大成熟,可以说这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普遍规律。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因为某些主客观的原因,反而慢慢养成了只会“读图”、不喜“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如果哪一天,我们真的丧失了“读书”的功能和兴趣,那到底是意味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还是退步? ⑤不仅如此,作为书的主要载体的文字更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文字的阅读和接受需要读者的感悟和思考,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是人类训练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文字写就的作品,不仅可以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而且更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一百个读者欣赏一部影视作品中的林黛玉,看到的都是一位演员扮演的林黛玉;而一百个读者阅读一部文字版的《红楼梦》,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林黛玉。文字传播的魅力超过图像传播处正在于此。所以,“读图”虽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但它不能也不应该替代“读书”,否则,人类的阅读功能和思维能力都会因之而退化。 ⑥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读书”中的阅读原著和原典,更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也是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这里,不仅“读图”不能替代“读书”,而且读各种快餐书也不能替代读原汁原味的原著。一个国民,如果能有一百首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部中外经典在肚子里打底,那他自然就有一种底气,就会有一种气质自内而外透出来。只看有声有色的图像改编,不读原汁原味的原著;或是包里装两本时髦书摆摆样子,书橱里摆几部大书装点门面,不认真读书,那浅薄庸俗的尾巴随时都会露馅。正是基于此,在大量经典作品以图像改编和各种快餐方式传播的今天,我们真诚地吁请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读者:为了从根本上充实你自己,在你选择“读图”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读书”,尤其不要忘了多读原著和原典。 1.对本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第②段中,作者运用对比和引用资料的方法,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一现象的困惑和忧虑。 B.在第③段中,作者运用比较的方法,说明图像传播具有天然的优势,“读图”往往更适合现代生活和现代人。 C.在第④段中,作者拿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作类比,说明“读书”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D.在第⑤段中,作者运用举例的方法,表明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缘于读者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下列说法和原文相符的两项是( ) A.第④段中的“普遍规律”指的是从“读图”时代进化到“读书”时代。 B.作者认为,由于图象具有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读图可以轻松省力地获取知识和资讯,所以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更适合紧张工作和极度疲劳的现代人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需求。现代人应该多读图,读好图。 C.文字传播的魅力超过图像传播处在于文字写就的作品,不仅可以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而且更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D.作者所说的“读图”是指从电视的图像传播中获取知识。 E只有阅读原著和原典,才能是使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摆脱浅薄庸俗。 3.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并“还会继续减少”的观象,作者先说“令人忧虑”,后来又说现象“也许没有那么严重”,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全文,作者大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理由何在?请分点列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D 2.AC 3.不矛盾。因为“读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按狭义的理解,“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令人忧虑;按广义的理解,“读书”包括“读图”, 读书的人未必越来越少,问题没那么严重。 (或: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而“读图”也应该归入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所谓“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就没有那么严重。 4. (1)使人和人类得到发展和进步(是人类进化的标志); (2)是训练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 (3)阅读原著和原典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 (4)是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做) |
淡竹 苏沧桑 |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松树很满足,即使干瘪的果子永远得不到更饱满的收获。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据说气味能抵挡蛇对游人的侵袭。浮萍无根,却有心,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嗜血,一边甜言蜜语……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甚至动物。三只人工繁殖的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狗奶妈的乳头。 甚至那口奇异的朱家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献媚,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真是空的吗? 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充盈。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 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选自2009年第12期《散文》) 1.文中两次说到淡竹是“植物中的另类”,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竹子”在文中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做) |
青春的告别典礼 ——群访 罗大佑 |
叶蓉(主持人):刚才,你在后台也听到了,我们今天所有的嘉宾一起合唱了你在20世纪创作的一首老歌《野百合也有春天》,我想知道,那一瞬间,你在想些什么? 罗大佑(以下简称罗):很多往事……然后是……还有那些没有收到版税的老歌!(大笑,全场大笑) 戈攻(英语电视节目主持人):前几天,我和沈光远在聊天,谈到他老婆的时候,他很自豪地对我说:“在台湾,人家都说我老婆黄韵玲是‘音乐教母’。”我相信,你也应该听到过人家称呼你是“音乐教父”,你怎么看待这个称呼? 罗:其实,我不太喜欢“音乐教父”这4个字,因为如果一个音乐人到了那个位置的话,万一,我在音乐上有些什么问题,我就没办法找人问,你是教父,你问谁啊?(全场笑声)累! 叶蓉:最近,你的新唱片《美丽岛》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而且,在宣传中反复提到了“十年磨一剑”的说法,我想问的是……10首歌,真的要花掉你10年的时间吗? 罗:其实,我10年间,一共录了30首歌,这张唱片是我从这30首歌里面挑出来的16首,再则,我写歌的确是特别慢的,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我的《童年》,光歌词就写了5年。而且,我想说的是,《美丽岛》这张唱片对我来讲,真的是非常重要,要么就是晚节不保,要么就是保住晚节,保住晚节太重要了!(大笑,全场哄笑) 叶蓉:我在这儿要给你出示一样特别有意义的纪念品,这是一个资深媒体人——星空卫视的黄平,他至今收藏着你2000年上海演唱会的票根,你看! 黄平(资深媒体人):其实,我并没有收藏票根的习惯,只是很偶然地把它夹在一本书里面,当书签,而这本书始终也没有看完,所…… 罗:我跟你讲,其实你珍藏的是你的记忆,而不是罗大佑的演唱会。 黄:对!我至今记得我们那次去听大佑的演唱,其实没有很多伤感,没有太多的激动,反而是大家有一种欣喜,仿佛觉得自己去参加了一个青春的告别典礼! 吴朝阳(资深媒体人):时代不同了,和你当年走红的方式不同,今天活跃在舞台上的很多新生代歌星,可能他的音乐我没听过,但是他今天有什么绯闻,明天有什么隐私,我想,大家倒都知道了。我想问的是,大佑,你觉得,现在做音乐和当年你做音乐有什么不同? 罗:我想,音乐是人类心灵的一种产物,在莫扎特的时代,虽然没有录音机,但是音乐仍然被保留了下来。所以,我倒是不担心音乐怎么被资讯化,而是担心音乐被数位化,MP3的下载是比盗版CD更可怕的一件事情,它们的出现会让音乐彻底失去价值,因为至少盗版,你还需要用钱去买。 叶蓉:你身边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们,大佑每个月的开销不会超过1万元,而且,你还经常去买打折的衣服,有没有这回事? 罗:其实,我是客家人,应该是比较节俭的。我反对浪费,我觉得浪费财富是一种罪恶,有限度而且正确地去消费,才是一个健康的人生。……天下最贵的东西,最有价值的东西,通常都是不需要钱的。(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1.这篇访谈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大佑说,“其实,我不太喜欢‘音乐教父’这4个字”。“音乐教父”有什么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天下最贵的东西,最有价值的东西,通常都是不需要钱的”?请举例加以阐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者提问须要具有针对性,且问题要有意义。如果你也在现场,你想问罗大佑什么问题?并简述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想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国学与当代世界 |
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研究,融贯各种知识形成的思想。这个思想不是固定的,而是生长着的。研究它,不是为了博古炫耀,也不仅仅是为了存亡继绝,而是为了我们能以自己的思想自立于天地之间。国学是学术,是思想,与汉服、祭拜、造假古董之类的“热”没有关系。国学不是既成的答案,而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拘牵与自封是它的大敌,包容与开放才是它的品格。 根据史学家的考证,近代意义的“国学”一词,出现于20世纪初。其出现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救亡图存。当时的人们一方面普遍承认西方学术的优越;另一方面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西方学术的压倒性影响产生认同焦虑,担心人们对传统学术思想的迅速遗忘与放弃将导致国家与民族的灭亡。最初提倡国学者强烈意识到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的根本关系:提倡国学,非仅为学,乃为国也。 然而,人们往往根据近代西方的学术分科来指责国学含混笼统,陈独秀便是如此。其实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已经指出,国学的内容包括经学、史学、子学、理学、掌故学、文学。可是,不知为什么,人们往往觉得西方近代的学术分科天然合理,而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则没有独立成科的资格,中国传统学术只有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 人们反对国学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学术无国界,世界各国都没有它们的国学,为何中国却有国学?但这种质疑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国有所谓日耳曼学,美国有美国学,而日本也有其国学,焉有说只有中国才有国学? 其实,质疑国学者既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也没有太多的学理关怀,他们有他们不便明言的担心,有他们的言外之意。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中国能否脱华入欧,进入所谓普世文明。他们都认为西方文明(其实是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西”字可以讲,“国”字要不得。因为“国故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欧化是正在生长的东西;国故是杂乱无章的零碎知识,欧化是有系统的学术。这两个东西万万没有对等的道理”。(毛子水)这种决绝的态度,在一部分国人中一直延续到今天。 从20世纪到今天,反对或质疑国学的人,归根结底都不是出于学理或学术的理由,而是出于政治的理由,就是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也就是为什么本来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却纠缠了中国思想界一个世纪都未有定论,而且那些似曾相识的反对理由和质疑论据不厌其烦地被人一再重复。(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下列有关“国学”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验研究并融贯各种知识而形成的生长着的思想。 B.研究国学不是为了博古炫耀或存亡继绝,而是为了使我们能够立于天地之间。 C.国学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与现代汉服、祭拜、假古董“热”不无关系。 D.国学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应具有包容与开放的品格。 2.根据文中的信息,下列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没有独立成科,应该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 B.质疑国学者的真正目的在于中国能脱华入欧,进入普世文明,并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 C.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现在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 D.在现代国人中仍然存在着国学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是杂乱无章的知识,比不上欧化的学术的观点。 3.下列不能作为人们反对“国学”的理由的一项是( ) A.人们认为国学分类含混笼统,西方学术分科天然合理。 B.国学无国界,国学只有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国学。 C.国学质疑者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美、日都有自己的“国学”。 D.出于政治的理由,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做) |
乡村铁质 刘向民 |
①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②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 ③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 ④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蓝天下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 ⑤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无遮遮掩掩。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露餐,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⑥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我们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⑦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的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1.第五段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谈谈乡村具有怎样的意义?作者在行文中着重描写了乡村的土地,有怎样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1)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来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文章中的“铁质”具有某些特殊的象征意义,根据你对文章的品读,谈谈对“铁质”象征意义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追忘钱学森:此生三事最关情 |
11月1日凌晨,凄厉刺骨的雨夹雪笼罩京城。这是22年来最早的一场冬雪。有人说,这场不期而至的初雪,是为一位老者的逝去而下的。“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这是钱学森对官位和地位的不屑。“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这是钱学森对金钱与利益的鄙薄。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懂得拒绝的人不多,钱学森拒绝了很多虚名浮利,却赢得了更高的声誉。 就在冬雪降临的前一天,这位98岁高龄的科学巨匠溘然离世,走完他辉煌的一生。据说他走得平和安静,一如他生前的低调内敛。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说这话的是1950年代的一位美国海军次长。 1935年赴美留学的钱学森,36岁已成为麻省理工的终身教授,被视为当时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与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而他深情地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得知钱学森要回国,美国联邦调查局多方阻挠甚至强行逮捕。此后,中国政府提前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才换回了钱学森。回国后,钱学森白手起家造导弹,从零开始教徒弟,在火箭导弹、控制科学、应用力学、系统科学、航天技术、思维科学等方面做出卓越成就。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个“天性害羞、内向,才智过人,只想一辈子安分守己做研究的科学家”,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他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 如今,钱学森三个字,几乎就是中国对科学家品质的诠释。而说起来,钱家是依照“继承家学,永守箴规”八字论辈取名的,“学”是辈分,至于名字“森”,繁茂之意,并无特殊含义,最初曾用“林”。不过,“学森”的谐音是“学深”,倒是体现了学问深远之意。而家庭对他成长的影响也可谓深远。 钱学森出身书香门第。当代众多政治家和学者均出自这个家族,诸如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复、钱穆等,家族的辉煌触动着钱学森。钱学森之父钱均夫既是一位爱国的革命人士,亦是新中国文史专家,他对钱学森要求极其严格。而钱学森的岳父蒋百里,更是著名军事教育家,与蔡锷、张孝准并称为“中国士官三杰”。钱学森与夫人蒋英长达一个甲子的婚恋故事,被世人传为佳话。 钱家和蒋家乃世交。蒋百里有“五朵金花”,而钱均夫膝下只有独子钱学森,便恳求蒋家把蒋英过继给他们。蒋百里夫妇慨然答应,从此蒋英改名“钱学英”,并与奶妈一起住进了钱家。钱学森和“钱学英”还曾一起合唱《燕双飞》,博得两家的喝彩。蒋英后来毕业于柏林国立音乐学院,成为优秀的歌手、钢琴家。1947年,钱学森回国,深情打动蒋英,两人心有灵犀,在上海结为连理,之后共赴美国。1950年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准备离开美国之际,美国政府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他们长达5年之久。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钱学森吹竹笛,蒋英弹吉他,两人共同以音乐排解内心的寂寞与烦闷。在蒋英的关怀劝慰下,含冤忍怒的钱学森很快用意志战胜了自己,他安下心来,开始埋头著述。一册《工程控制论》和一册《物理力学讲义》,便是蒋英与钱学森贫贱不弃,生死相依的笃爱深情的结晶。钱学森生前也承认从妻子的艺术知识中他获得了很多科学研究的灵感。 从44岁回国到98岁去世,半个多世纪里,钱学森备受历届国家***的尊崇:新中国成立早期***亲自过问并引进这位“海归”;***邀请他参加生日宴会,并特意安排他坐到自己的身边;***每每论及科学技术都不忘提及钱学森的名字;江泽民授予他的这位上海交通大学的学长“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胡锦涛亲自登门到家中给他拜年;温家宝更是像朋友串门一样连年去看望他,最后一次是在他去世前的86天。正是这样的尊重与关怀为这位科学巨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温家宝总理亲往探望钱学森时,长卧病榻的他最为关注的,是国家科技人才的后续培养。他曾六次饱含忧虑地向总理发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位科学老人的赤诚相问,足以衍化成这个国家和民族绵长的思索。 一位科学家的成长,除了天赋与努力之外,还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空气。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能做的,除了纪念钱学森先生,最好的缅怀方式莫过于给予后来者同样的眷顾。如今,世上已无钱学森。而下一个钱学森,尚不知在何处。(摘自《时代周报》有删改) 1.文章以“22年来最早的一场冬雪”开篇,有什么目的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目所说“此生三事最关情”是指钱学森一生中哪三件事?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说“一位科学家的成长,除了天赋与努力之外,还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空气”,从文章看,除了天赋与努力还有哪些“土壤和空气”促进了钱学森的成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如今,钱学森三个字,几乎就是中国对科学家品质的诠释”,请结合文章分析钱学森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并阐发你从中得到的两点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