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选做题)一块木板的存在方式侯德云  新居比旧居敞亮多了,也雅致多了,这是我和妻子精心设计的结果,也是瓦工和木工师傅们辛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选做题)一块木板的存在方式侯德云  新居比旧居敞亮多了,也雅致多了,这是我和妻子精心设计的结果,也是瓦工和木工师傅们辛苦

题型:海南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选做题)一块木板的存在方式
侯德云

  新居比旧居敞亮多了,也雅致多了,这是我和妻子精心设计的结果,也是瓦工和木工师傅们辛苦劳作的结果。住在里面,挺舒服。
  也有不太舒服的时候。每天进进出出,看见放在楼道拐角处的那条长凳,心里就有点不太舒服。
  那条长凳,现在名义上是属于我家的。它原先只是一块木板,木板不是我家的,而是附近一个建筑工地上的。
  这事我看还得从头说起,不然,大家都让我弄糊涂了。
  装修房子一开始,我请来了瓦工。瓦工笑嘻嘻对我说:“东家,你能不能弄块木板来,要厚一点,给我搭个桥,你看我施工不方便。”
  哪弄呢?我犯了愁。我又不是开木匠铺的。
  “喏”,瓦工指着窗外,“你到那儿看看,兴许能借一块来。”
  窗外是一个整天叮叮当当的建筑工地,一座大楼正拔地而起。
  我硬着头皮去了那里,心里惴惴不安。人家能借么?
  工地上有很多忙忙碌碌的人,我插进人空中,转了两圈,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块厚木板。足有两米长,两寸厚,稍有点腐,不过载一两个人没问题。我挺高兴,走近一个正在筛沙子的人。
  “师傅,我家装修房子,想借块木板用用,行么?”
  那人看了我一眼,又低头干活。
  我以为他不同意,急忙追了一句:“最多用两天,用完了就还。”
  这次他连头也没抬,仍然干着手中的活。
  我愣了半天,心想,这人是不是有毛病,不如换个人问问吧。
  这一换,就换了五六个人。怪了,没一个跟我搭话的。我有些茫然,这是怎么啦?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蹭了过来,压低了声音说:“小伙子,他们不会跟你搭话的。这活儿,是包工不包料,用多少原料跟他们无关,他们既不能说借你,也不能说不借。你要用什么,拿去就是了,跟谁也别打招呼。”
  我半信半疑,扛起木板,走几步,四处望望。我看见有几个人向我扫了一眼,却没有一个过来阻止的,就壮了胆,大步流星扛回了家。
  想不到麻烦事还在后头。两天后,我又去了工地,还那块木板。我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就径直走到老地方,放下木板,对离我最近的一个人说了声:“师傅,这是我两天前借的,现在还给你。”
  那人扭过头,盯了我一会儿,突然放开嗓门喊起来:“我没借你木板,快扛走!”
  我顿时噎在那儿说不出话来。
  那个人的一嗓子,吸引来无数的目光。我看见一个披着工作服的人走了过来。
  “老胡,怎么回事?”披工作服的人声调很冲。
  那个被称作老胡的人就急了:“队长,这人说在工地上借了一块木板,来还。可我没借他,真的没借。不信,你问他!”
  队长就看着我。
  我嗑嗑巴巴半天,也没说出句囫囵话来。
  队长显然有点生气,回头朝那边的一群人嚷:“谁借给他的?”
  “没借。没借。”
  那边零零落落扬起了同一种声音。
  队长白了我一眼:“你是不是弄错了?”
  “我……”
  “扛走吧,扛走吧,别在这添乱。”众人催促我。
  我气呼呼地把木板又扛了回来。心里直骂,真见鬼!
  请来的木工师傅倒乐了,梆梆梆,一阵敲敲打打,给木板钉上四条腿,把它变成一条长凳,派上了新的用场。
  于是这块不知来自哪座山哪棵树的木板,就以一条长凳的方式呆在我家里,直到装修结束。后来,我嫌它碍手碍脚,就搬到楼道的拐角处。我知道,这肯定不是它的最终存在方式,至于它的最终方式是什么,我无法预料,也懒得预料。
  这件事我琢磨过好长时间,最后总算明白了点什么。明白了,就叹一口气。
  我曾经把这事说给妻子听,她听完了,就狠狠地用手指点了一下我的脑门:“傻冒,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再借点别的东西?”(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冬之卷》)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要“我”去弄木板的瓦工,原本就知道到别的工地弄块木板是件很简单的事,所以才提出这个让“我”颇感为难的要求。
B.这篇作品情节设计精当,有些看似无意的地方很具匠心,尤其是那个满脸皱纹的老头,在全篇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C.如果不是那满脸皱纹的老头提醒,“我”就不会遭遇还木板时的种种尴尬。本文实际是借一块木板的故事批评那老头。
D.“我”去还木板时,老胡说没有借给“我”木板,还着力辩解,对此,队长有些生气,因为他认为老胡说的是假话。
E.文章结尾说以凳的形式放在楼道里肯定不是这块木板的最终存在方式,意在表明“我”还在等待着把它还给人家的时机。
(2)文章不以“我”借木板的经历开头,而是从住在新居中的矛盾心情说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后“总算明白了"什么呢?为什么“明白了,就叹一口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B
(2)这样写避免了作品的平直,呆板,无趣。“我”住在新居的矛盾心情,使作品产生了悬念,很吸引人,让人生出强烈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也更强化了这块木板所反映出的不同寻常的意义,引人深思。
(3)“我”是一个正直、善良,办事有原则,讲信誉的人。“我”思想纯真,一点也不世故;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知之甚少,完全没有油滑之气。(意对即可)
(4)“我”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最后明白了隐藏在这件事之后的,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人们自私自利的表现。对与己无关的事漠不关心,没有正义感,没有公德心,这是可悲的。广泛存在的这种态度对他人、对社会都没有什么好处,任其发展下去,很可怕。但“我”对此似乎又无可奈何,所以明白这个问题后,只能是“叹一口气”。(言之有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选做题)李叔同:用六年演绎世纪师魂
  李叔同最开始只教美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引导学生入门。他给学生开了较为系统的西洋美术史课程,并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大纲。上理论课时,讲台上除了点名簿、讲义、教课笔记之外,还总是会放很多的小纸条,那是用来记录讲课要点的。举凡时代、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等,都一一记在这些纸条上。后来,这些纸条不仅成为李叔同任教期间的珍贵文献,也是学生们津津乐道的回忆。
  美术课上最受学生喜爱的当然是绘画实习。由于西洋画与国画的学习有本质区别,是从训练石膏模型写生入手而非临摹,这让全班的学生都不知该从何下笔。李叔同便细心地穿梭于学生们的画架之间,一一给予指点,并和学生们一同作画,然后把作品挂在黑板上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们通过对比来领会写生的要领。一个多学期后,李叔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1913年上半年,李叔同写了一篇《石膏模型的用法》,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这种在国内尚未普及的美术教学方法,内中涉及用石膏模型写生教学的优点、模型的收藏方法、写生教室的选定和布置等多个方面。
  当学生们渐渐掌握了模型写生的技巧后,李叔同便开始将人体写生的训练引入课堂,这在中国尚属首例。现存的一张珍贵照片记录了当时写生课上的情景。照片上,一名全身赤裸的青年男子的背影占据着居中醒目的位置,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坦然于大庭广众之下裸体示人的人体模特。模特站在一张桌子上,正前方是围成几排弧圈、专心作画的学生。在照片右侧,教室内侧光线较暗的地方,有一人左手插在裤兜里,怡然地站在最后一排,他的前面并没有画架,从轮廓上看,似乎便是李叔同。
  课堂内的写生训练给学生打下了良好的绘画基础,李叔同接下来陆续开设了素描、图案、水彩、油画等课程,并开始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到阳光和风景中作画,开展户外写生。
  李叔同循序渐进的美术教育不久便有了成绩。从1915年起,李叔同开始将学生创作的铅笔画、粉笔画、传统的水墨画、西洋的水彩和油画,连同他自己的作品,拿到杭州平海路浙江省教育会和西泠印社展出。这在当时的杭州还是件非常新鲜的事,吸引了很多观众,并深受好评。这样的画展,此后不定期地举办过几次。1917年,李叔同组织学生,成立了以学习和研究绘画为目的的“桐阴画会",此后,画展便以“桐阴画会”的名义来举办。1919年5月,其时已出家的李叔同还欣然接受“桐阴画会”的邀请,参观并指导了当年的画展,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除了美术课,李叔同也负责音乐的教学。教唱歌曲之外,还教学生弹奏风琴和钢琴,后来还讲授作曲的基本方法。学生们时常感到诧异,平时似乎也不大看他怎么预备,却总能按照每个学生的资质,启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待学生们有了一定基础后,李叔同便将大家组织起来,在西泠印社的柏堂举行音乐会,虽然也不邀请什么听众,依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艺术教学实践中,李叔同十分重视课外辅导,是我国早期“第二课堂”的开拓者与实践者。每天早餐以前半小时,午饭后至上课前的三刻钟,下午四点以后直至晚上就寝前,李叔同一一排定学生轮流受教,自己也因此时常忙到午夜。
  与此同时,李叔同还极为重视学生课余时间的自修。“桐阴画会”和“乐石社”最初都是作为学生课余活动的团体而成立的,而他给学生布置的课外作业,往往比很多主课还要多。在他的引导和督促下,浙江一师的学生对于绘画和音乐两课,比其他任何的功课都要勤。当时的学生之一曹聚仁后来回忆说,那段时间,连他这素来对音乐没有兴趣的人竟然也在李先生的感染下“发疯地一早起来唱音阶"。而早在1914年5月,黄炎培到浙江一师参观时便已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其专修科的成绩视前两江师范专修科为尤高,主其事者为吾友美术专家李君叔同。(摘编自《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就美术课而言,学生更喜欢绘画实习。李叔同为了让学生喜欢理论课,特意在上课前准备了很多小纸条来记录讲课要点。
B.西洋画是从写生人手来训练学生的,没有可供照着临摹的范本,这让学生很为难叠李叔同就细心指点并亲自作画示范。
C.将人体写生训练引入课堂,李叔同开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先河,但现存照片显示,他在当时开展这一活动时也是颇为紧张的。
D.李叔同在我国艺术教育方面做了多个有开创性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体现出他卓越的专业眼光与无私奉献精神。
E.课外作业很多,就连对艺术学科没有兴趣的学生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来训练,这是李叔同辅导学生成绩突出的关键所在。
(2)李叔同的美术教育开展不久便有了成绩,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叔同举办学生画展和音乐会,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叔同的工作态度与方法给我们以哪些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本周出版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份“隐藏的食谱”。
经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文字记载,他探讨了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的重要性。据胡司德研究显示,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他说:“厨师、屠夫和侍应这类职业将一些塑造领导力所需的才能具体化了。比如,为了不让任何一种味道太重而盖过另一种,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常常所说的和谐、公正和平等。此外,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也表达了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贤佐。他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但有一段时间,给商汤王做的饭总是太淡或太咸。问及此事,他在解释时借机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胡教授以伊尹为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代名厨成为一朝贤相,并以自己的厨艺启发商汤王执政的。
        与许多西方人不同,胡教授对中国饭局酒桌上的“哲学”十分了解,他说,“许多正式的晚餐或宴会,它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要体现宾客的身份地位;夹菜的时候也要按尊卑分先后顺序;无论是敬酒还是回敬,都要遵循来宾的贵贱等级;此外,贵宾与普通客人使用的餐具器皿也会有所不同”。胡教授介绍说,中国古代的宴会同样也是个社交场所,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中国的饭局让这位英国教授不由地联想到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他认为这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在当代社会里,如果你想与人沟通交流,最好的方式通常都是邀请他们吃饭。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带学生们参加这类正式晚宴,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吃不言、睡不语”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古训,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食不厌精”、粗茶淡饭的饮食哲学给胡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我自己也喜爱粗茶淡饭,因为粗茶淡饭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圣贤的理念,不暴饮暴食也体现了节制有度的概念”。“此外,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是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的典型例子。他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虽然在宫廷中常常需要出席各类酒宴,但孔子从未让自己喝醉过”。
        胡教授还相信,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性。他表示,“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这就是中国人现在也在提倡的‘胎教’”。
1.下列有关“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宴会上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绍彼此为主,体现了一种酒桌上的“哲学”。
B.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蕴含着生存之道,并将这种生存之道生动地比喻为 “隐藏的食谱”。
C.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十分重要。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
D.“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胡教授相信这种影响包括对道德品性的影响。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胡司德认为在这些方面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
B.孔子“吃不言、睡不语”、“食不厌精”、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都能够体现中国的饮食哲学,胡教授也喜欢这样做。
C.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入、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等做法能具体体现和谐、公正、平等、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D.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他借做菜的道理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成为一朝贤相。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有一段时间大臣伊尹总是有意把商汤王的饭做得太淡或太咸,目的是引起商汤的疑问,借此机会启发商汤王执政。
B.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夹菜的先后顺序、敬酒和回敬的规则、使用的餐具器皿,都与来宾的贵贱有关,胡教授认为这都体现了宴会的社会交往功能。
C.中国古代的宴会上,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体现了中国饭局的娱乐功能。
D.孔子能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在宫廷酒宴中从未让自己喝醉过,是圣贤理念的体现。
题型:安徽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秋 天 的 心
林清玄 
        ①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②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③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④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⑤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⑥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⑦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⑧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⑨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1.本文在开篇和接近结尾两处各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两次出现“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笔下的“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文艺大众化的误读
赖大仁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等思想家就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主张,主要着眼于大众思想启蒙和改造国民性。后来***倡导文艺大众化,目的也在于唤起民众。改革开放初期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文艺运动,也是与新时期的再次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当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就变得更为多样化了,存在的问题也颇为突出和复杂。
  在某些人看来,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不过是在物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精神生活上追求娱乐。于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被理解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服务大众”也被具体化为“娱乐大众”。在这种价值导向之下,一个时期以来的文艺大众化,包括某些“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也都普遍追求“娱乐化”,只要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赢得足够的销售量、收视率、点击率等等,似乎也就实现了它的最大价值。而一旦将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仅仅定位于“娱乐化”,惟“乐”是求,娱乐至上,就有可能导致种种价值偏向:轻则忽视文化娱乐的精神品位,遮蔽和消解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重则容易由“娱乐大众”滑向“取悦大众”、“迎合大众”,追逐低级趣味,从而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实际上,当今有些人打着“文艺大众化”的旗号,背后所追逐的不过是他们自己的种种现实利益。为此,一些所谓“大众化写作”和影视媒体节目,一味迎合消费市场的低俗需求,不择手段地制造“娱乐”效果吸引大众,只要能诱导人们消费,不管是什么题材内容和人物故事,都可以按照“娱乐化”模式加以打造;不论是古代经典还是红色经典,都可以拿来“戏说”、搞笑乃至“恶搞”。在这样的“娱乐化”价值导向中,文艺大众化的基本精神被严重扭曲了。
  毫无疑问,文艺大众化的确应当面向大众和服务大众,明确地说,“娱乐大众”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它也应当是“服务大众”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里的问题在于:其一,“娱乐大众”是否可以无原则地取悦和迁就大众的娱乐消费需求?作为文艺生产是否可以只遵循“娱乐化”的市场规则而不管精神价值导向?这样的问题其实不言而喻。其二,“娱乐大众”是不是当今文艺大众化的惟一功能和价值取向?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除了娱乐之外,难道就没有精神世界进一步提升与丰富的需要吗?在我看来,当今时代的大众化文艺,除了“娱乐大众”,还有一个“引领大众”的问题,因为文化艺术的功能并不仅仅具有娱乐消费的功能,同时还具有精神引领的功能——究竟将大众的精神境界往健康向上还是低级趣味的方向导引,这并非一个可以忽略不顾的问题。
  面向大众、服务大众,仍然是当今文艺大众化应当坚持的方向,但它的价值取向不能仅仅是娱乐大众,更不能容忍用抽空了审美精神的低俗化娱乐去取悦大众;往更积极的方面说,还应当倡导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引领大众。
1.下列有关“文艺大众化”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反映着时代发展的特点。
B.最初文艺大众化的提出是与思想启蒙密切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价值取向逐步多样化,存在的问题也显得突出和复杂。
C.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的文艺大众化与以往各时期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担负的任务也不相同。
D.当代文艺大众化要服务大众,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就要与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与精神追求相适应。
2.下列说法不属于“扭曲文艺大众化基本精神”的表现的一项是 (        )
A.“娱乐大众”价值导向下的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重视娱乐追求,以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
B.在“文艺大众化”的旗号下,以取悦大众,迎合大众为手段,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C.极力制造各种“娱乐”效果,吸引大众,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按照“娱乐化”模式打造各种题材内容与人物故事。
D.戏说、搞笑甚至恶搞古代经典与红色经典,追逐低级趣味,诱导消费。
3.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当今消费时代人们追求快乐,追求享乐。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出现娱乐大众化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
B.文艺大众化一旦出现价值偏向,轻则导致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的消解,重则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
C.文艺大众化不仅要满足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符合消费时代市场规则,还要关注精神的正确导向。
D.当今正确的文艺大众化方向就是应该在注重娱乐价值取向、娱乐大众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文艺引领大众的作用。
题型:河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传统文化是中国教育的历史基础
程方平
  (1)进入21世纪,在全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本土传统文化的价值进一步凸现,成为构建各国教育特色的重要基础。此时适逢中国近代教育走过百年历程,如何传承与发展本土文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关的理论争鸣与各类尝试风起云涌,故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来规范和引领未来的教育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教育体系,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奠定重要的历史基础。
  (2)中国教育尊重传统,不仅在思想和精神领域重视“道统”,各行备业的人才培养和标准规范都非常关注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然而,自百年前开始,在西方模式和标准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缺少自信,我们以往用于反思和自省的自我批评变成了盲目和全盘自我否定的依据,例如,历经1300年探索实践的科举制度,就有许多可资借鉴的遗产。国外的研究与实践非常认同中国的科举对文官制度的影响,认为此是中国在制度文明上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体现了人才评价选拔方面最公平合理的实践探索。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科举时代鉴别和选拔人才绝非仅有死记硬背一途,还包括自荐、特举、名家推荐、技能考试、机构寻访和延请等多途,而深入人心的“行行出状元”思想也是常规科举的重要补充。再从中小学的语文、数学教学来看,中国的传统在形式,内容、方法、观念和评价等方面,相对于源自西方的各类教学法,许多方面更适合于中国学生及中国知识的具体情况,百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中国的传统教育绝非可以简单地用机械灌输来概括,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亦是与中国教育的传统息息相关。近一二十年,中国学术界陆续推出一批中国学科史及学科教育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教育界借鉴本国的教育遗产提供丰富资源。
  (3)在中国教育传统的思想与实践中,不仅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袼物明辨”、“慎思笃行”、“活到老,学到老”等与西方教育源流和现代教育理念相似、相通的原创教育思想,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学、书院、师徒制,耕读习俗、学术争鸣、标新立异、兼收并蓄、树立思想流派的传统等。中国的教育传统既崇尚权威,又不迷信权威,主体精神是提倡独立思考、注重实践和勇于创新。如孔子的启发式与柏拉图的“助产术”几乎于同一时间(孔子早约50年)诞生,且形式、内涵基本相同;中国的算学与阿拉伯即欧洲的数学在概念条形式上虽有不同,但都为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贡献;中国书院的起源和实践与西方大学几乎同步,且传统精神高度一致,而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也是中国表世界高等教育未来改革的生要借鉴.中国教育传统中永恒的、富有创新潜力的价值早巳受到国外思想家、教育家的深切关注,不仅数百车前影响了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近年来创立“多元智能”理论的哈佛教授加德纳也多次强调他的思想曾借鉴了中国的教育传统。可见,中国教育传统的精髓需要国人认真反思、汲取和弘扬,全面否定和浅尝辄止均是对历史、民族与未来不负责任、缺乏基本文化素养的表现。需要铭记的是,一个不知道尊重自己传统的民族难以受到其他民族尊重,也难以真正自信、自强。
  (4)在西方以牺牲资源、环境和其他民族国家利益为代价走过工业化、商业化历程之后,中国天人合一和尊重自然等传统经验将成为反思与回归的重要参照;中国在自身发展的进程中,不仅看到了各犬文明古国的传统,看到了文艺复兴运动对传统的再造,也看到了西方社会工业、商业文明及其科学精神、实用哲学、社会管理和契约制度等的文化价值,认识到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也有需要重点学习或补课的地方。
  (5)传承和弘扬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非机械地重复和照搬,更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经典的死记硬背。容纳、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仅在其“形”,更重要的是其“神”,即中国传统的内在精神、思维方式和笃行实践。清代学者赵翼曾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他所强调的是,任何时代都会为与时俱进的发展提供无限开拓进取的空间,而基于文明历史的发展才能真正推进社会、引领思想。每个时代都应有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认真审视和深远思考,并以此来指引实践,找到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选自《新华文摘》2011年笫17期)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因为中国教育重视尊重传统,所以本土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凸现。
B.国外的研究与实践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在制度文明上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体现了人才评价选拔方面最公平合理的实践探索。
C.由于西方模式和标准的影响,使我们的教育缺少自信,因而,中国教育要回归传统。
D.科举时代鉴别和选拔人才绝非仅有死记硬背一途,“行行出状元”思想就是常规科举的重要补充。
E.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得益于传统教育,近一二十年中国对传统教育史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本国的传统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
2.下列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的传统教育绝非可以简单地用机械灌输来概括,当中有不少与西方教育源流和现代教育理念相似、相通的原创教育思想。
B.家学、书院、师徒制、耕读习俗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形式,现在已消失,因为这些方式不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C.中国传统教育在形式、内容、方法、观念和评价,许多方面更适合于中国学生及中国知识的具体情况。
D.中国的教育传统主体精神是提倡独立思考、注重实践和勇于创新,而“知行合一”、“格物明辨”、“慎思笃行”等教育思想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在重视智育的同时也重视德育。
3.第三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论据来论证中国传统教育的具体成就与影响的?请分条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作者认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抱着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