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海洋波能的利用 风起浪涌,海洋波能便孕育在这海水的起伏运动中。当然,没有水自身的重力,浪亦难涌。波能属于势能与动能共同形成的“综合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
海洋波能的利用 |
风起浪涌,海洋波能便孕育在这海水的起伏运动中。当然,没有水自身的重力,浪亦难涌。波能属于势能与动能共同形成的“综合能”。海浪的水质点相对于静水面位移具有势能,而动能则来自于水质点运动。在深水中波能的传播受到限制,只有占能量总和50%的势能可随波浪传播。波能的能量密度虽较低,但总能量很大,据估计全世界的海洋波能相当约30亿千瓦电能,其中可利用的约占三分之一。南半球海洋的波浪比北半球大,在南美、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地区海域的波能也因之较大。中国沿海的波能分布也是南大于北。南海波浪比东南沿海大,平均波高在1.5米以上,我国海洋波能的可开发量相当于约7000万千瓦电能。 长期以来,人们总想利用这一巨大能量。现今,淡化海水的波能搅拌站、波能发动机和大型防波堤电站等已经问世。利用波能,必须有波能转换装置。波能转换装置形式不一,但都没有本质区别。波能转换装置是三级组合装置:第一级受波体是将海浪转换为装置实体持有的能量。装置实体中的受能体直接和海浪接触,将波浪转换为机械运动,而相对固定的固定体与受能体形成相对运动。第二级中间转换器,其作用是将第一级转挟与最终转换沟通,因为波能经过第一级转换往往达不到最终推动机械运动的要求,不仅是因为其水头低、速度低,而且稳定性也较差。不管哪种类型的中间转换器都要起到传输能量和稳定输出的作用,水动式是通过液压泵将机械能变为水能,经水轮机再将水能变为机械能。它在增速、传输、调节上都比直接机械式方便。气动式则以空气为介质完成能量转换。它可以减少海水对设施的腐蚀,它是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波能中间转换装置。最终转换是应用设备,它依用户需要来设计。 有趣的是,波浪能产生于海洋,但是波力电站不一定要建在海上。岸式波力电站就是建在常年风急浪大的海边,只有利用坚固的岸基与钢筋混凝土构件建成的受波通道伸入海水。这种发电站是利用经过两级转换装置的海洋波能能量压缩空气以推动涡轮机工作,使振荡水柱往复运动而发电的。波力电站可与常规发电站并网运行。 1.对“海洋波能”的科学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风使海洋产生的起伏运动孕育了势能与动能形成的综合能,即“海洋波能”。 B.海洋波能是海浪水质点相对于静水面位移的势能与水质点运动的动能的总和。 C.海洋波能是势能与动能形成的一种综合能,来自于风浪和水自身的重力。 D.海洋波能属于“综合能”,它是由水质点具有的势能与动能综合生成的能量。 2.下面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面上的滚滚波涛是海洋在风力和海水自身重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物理现象。 B.中国东南沿海到南海都孕育着海洋波能,全国海洋波能的可开发量相当可观。 C.波能须经转换装置的两级转换,才能与最终转换设备沟通从而达到应用要求。 D.波能中间转换器的类型共有两种:水动式和气动式,后者更先进,被广泛应用。 3.对“波能转换装置形式不一,但都没有本质区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形式的波能转换装置都必须包括受波体、中间转换器和最终转换应用设备三级能量转换装置。 B.波能转换装置的外观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来设计,但受波体、中间转换器和最终转换应用设备必须统一。 C.波能搅拌站、波能发动机和大型防波堤电站属于不同形式的波能转换装置,但它们均具有多级能量转换功能。 D.气动式装置虽然是以空气为介质完成能量转换,但它与水动式装置的本质一样,都能将第一级转换与最终转换沟通。 4.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在深水中,由水质点运动产生的动能不能随波浪传播。 B.波浪大小与波能大小“正相关”,南半球波能分布大于北半球。 C.海洋波能经过多级转换最终均以电能的形式付诸应用。 D.岸式波力电站的涡轮机使安置在陆地上的发电设备免遭海水腐蚀。 |
答案
1.B 2.D 3.A 4.C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实用文段,完成问题。 |
百余学者申请科普法删除“伪科学” |
日前,一场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发起的要求废除“伪科学”一词学者签名活动刚刚结束。这场活动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争论,它被何祚庥等院士认为“非常荒唐”。 宋正海称,“伪科学”一词原来是指“伪造科技成果或剽窃他人成果”,但现在却被人滥用,“打击的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扎根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上的挑战性的科技原创性成果和传统民间科学。”宋正海向有关部门提出三大“恳请”,“恳请学术界彻底搞清‘科学’的定义,恳请谨慎使用‘伪科学’一词,恳请将‘伪科学’一词剔除出科普法。” 截至昨天,已有150名学者响应宋正海的建议“签名上书”。“我们将尽快把这些签名的文件送到科技部有关领导。”在宋正海给记者提供的签名名单中,记者看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研究员孙振远、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刘易成等知名学者的名字。 今年10月,一场法院审判让半个多世纪前的“八卦宇宙论”之争浮出水面。已故文学博士刘子华193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推测出太阳系存在第十大行星。刘子华的这一学说与当代天文学的普遍常识不相符,被方舟子等人斥为“伪科学”和“中国十大科技骗局”。刘子华的遗嘱以刘子华受到了个人诽谤和侮辱为由起诉方舟子。这也引起了民间科学家们与主流科学家们的“斗争”,而目前有人说“中医是最大的伪科学”并发起“彻底废除中医”万人签名活动引得斗争更为激化。民间科学家们认为,主流科学家动辄就用“伪科学”一词来评判他们的“新成果”,这使他们的原创行为受阻,精神上受到打击。 宋正海告诉记者,从以上两件事可以看出,删除“伪科学”确有必要,因为当下“伪科学”一词有滥用的危险,这样下去,将不利于东方科学体系的传统科技的发展,比如中医。也有可能对人们的科技创新精神造成压制。他说:“这样用西方科学体系的标准,打击一切其他非西方化的科学体系的成果,只能是让扎根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上的科技创新无立足之地。” 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李志超参与了“废伪”签名。李志超认为,现在学术界使用“伪科学”这一名称过滥。“你不能什么都说是伪科学。伪科学是指造假的学说。但现在很多人针对自己认为‘不对’的东西,就扣以‘伪科学’的大帽子,这非常不利于科学的发展。科学是研究未知事物的,就是要有不同说法,就是要百家争鸣。”李志超还称,有些学者反对“伪科学”,实际上是学术界中“学霸”的一种表现。“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就是要反对不同于自己的异端”。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对于宋正海等学者的做法表示强烈反对,他说:“签名的这些学者我们都比较了解,他们大多数都是支持伪科学的。他们这样做实际上是为假冒的科学找借口。”他认为,“科学”这一概念是从西方传入的,有一整套国际上公认的、传统的规范。而现在有一些人利用“科学”的名词,而不认同“科学”的理念,不遵守国际规范。有些人把他们那套东西假冒成“科学”。这是我们学术界不允许的,因此要反对。“你提出的理论当然可以,但是你不能以科学的名义在社会上传播”。 中国科普所原所长郭正谊也认为“废伪”是在为“伪科学”辩护。他说,“伪科学”一词是写入人大常委会所通过的科普法中的。“我认为‘伪科学’是指这样一些学说,它不是科学,但却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比如之前闹过的‘水变’、‘永动机’等,都打着最新科技成果的旗号,坑骗老百姓。对于这些,我们肯定要反对。并不是什么都给你扣上‘伪科学’的帽子。但是,伪科学现在存在,科学家们必须要带头反对。”(2006年12月4日《北京晨报》) 1.引发宋正海等学者申请科普法删除“伪科学”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正海等人与何祚庥等人对“科学”的理解有怎样的分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正海等人与何祚庥等人在对对方的评论中都有偏颇的地方?你认为何祚庥等人的偏颇之处在哪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争论的双方,你支持哪一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形成新高度 |
近十几年“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研究中最大进展之一,在于对地圈与生物圈相互关系的认识的突破,结果是将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新高度。 地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并不是新命题。地质学创立伊始,就与生物学结下不解之缘:地质年代便是以生命演化为序的。但传统的生物地层学是建立在化石形态的肉眼鉴定基础之上的,难免有片断性和表面性。世纪之交,地球科学向地球深处和地球以外发展,生命科学向愈益深入的微观世界进军,正是在这里产生了两者交叉的新层次:地下深处微生物的发现,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的层面上,开拓了全新的研究领域。 七十年代末“Alvin”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发现深海热液活动和热液生物群,说明地球上不仅有我们所习惯的“有光食物链”,还存在着“黑暗食物链”。前者依靠外源能量即太阳能,在常温和有光的环境下,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质;后者依靠地球内源能量即地热支持,在深海黑暗和高温的环境下,通过化合作用(chemosynthesis)生产有机质。甚至数千米深海海底下面数百米的深处,还有微生物在地层的极端条件下生存,这种“深部生物圈”虽然都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组成,却有极大的数量。 “深部生物圈”的发现,大大拓宽了“生物圈”的分布范围,直到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洋底地层,几乎无所不在。生物的分类,也扩展到古菌、细菌与真核生物三大类。地球历史的85%只有前两类组成的原核生物,它们从还原到氧化环境都有分布,在地球系统的时空坐标中占据一大片,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 从金属矿到水合物,从火山口到岩溶洞,无处不有微生物的活动,许多原来以为“无机”的地质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传统地质学里生物的“主角”是大化石,其实改造地球的首先是原核生物,它们的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默默无声地“耕耘”了四十亿年,直到今天才有可能得到重新评价。生命演化史的研究很像社会历史,引人瞩目的恐龙、鳞木固然重要,但真的要揭示机理,还非要深入到原核生物不可。全面看来,地球生态系统的根本基础在于原核生物,它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熟悉的大型生物其实是生态系统的顶层,相当于社会史里的“帝王将相”。寻找地球和生命系统演变的规律,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到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的水平,才能理解地球系统的运作。 1.对“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在用肉眼鉴定的化石形态基础上的生物地层学,已经显示出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 B.地学向地球深处和地球以外发展,生命科学向愈益深入的微观世界进军,于是产生了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 C.对极端条件下生存的原核生物进行研究,标志着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 D.要理解地球系统的动作,就要由对大化石的研究转为对地下深处微生物的研究,深入到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的水平。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将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近十几年“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研究中的最大进展。 B.“深部生物圈”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以前以为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极端条件下的地层,如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海洋底层,分布的生物主要是真核生物。 C.直到今天,人们才有可能重新评价原核生物在改造地球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D.地球生态系统的根本基础在于原核生物,所以人们的研究只要深入到原核生物,就可以探寻出地球地质过程的机理。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几年以前,人们由于还没有在“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中获得进展,因此对地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是相互孤立的,人们关于地质年代的判断,难免有片断性和表面性。 B.海洋深部存在着“黑暗食物链”,依靠地热支持,通过化合作用生产有机质,可见原核生物的存活并不需要太阳。 C.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海洋底层这些处于极端条件下的地方,可能有真核生物存在。 D.许多原来认为“无机”的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原核生物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可见没有原核生物这些生命体,也就没有铜、铁、钙等元素。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逃离 郭静娟 |
食堂的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出几根粗粗的枝条,短短长长,树干上随意地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立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拙朴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乐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品,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英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的锐利。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鸟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本能的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寥落寞。 想起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世俗,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作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佛遗世独立,静美之极。可在那幅想像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了现代人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那棵树,独自站立,也可以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 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1.文章开头段写出了树的哪些特点?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来看,文章写了生活中的哪些“逃离”?请分条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有时就是这样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句中的“黑色幽默”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 王学泰 |
古人对文化什么态度?用现代的话说是有点“文化至上论”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就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说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与“天地”一起诞生的啊。而且他还洋洋洒洒地写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们与“肇自太极”的人之文,鼎立为三,合而为一。它也就是“道”。刘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文化观念来自儒家,自从“独尊儒术”之后,它就占了主导地位。自古以来,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点神圣化,如说“仓颉造字”和“天雨粟,鬼夜哭”之类。 古人不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视作民族凝聚纽带。世界大多数地方依靠种族或宗教的认同作为民族凝聚纽带的,而我们则主要靠文化。所谓“《春秋》之法,中国而夷礼则夷之;夷而中国则中国之”。就是说按照《春秋》大义: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国(中原王朝)之礼”,就按国人对待;如果你是“中国”人,用了“夷礼”,则按照“夷人”对待。可见是否进入中国文化成为判别人群归属的决定因素。在儒家看来,“礼”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说是以“道”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他们相信自己的事业是上通于天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这些名句就是这种意识生动的概括。 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可以说在地球上所有的农业文明中它是发展得最精致、最详密、最完美的一个。然而,近百年来我们又处在社会转型和革命振荡之中。传统文化因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环,原有的敬畏心,自然会随之衰减。上个世纪从60到70年代,极“左”思潮高涨,扫荡文化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此时“文化”乃是一个负面词汇了,传统文化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论敬畏!这时的传统文化成为妖魔。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虽有根本改变,但并非“复旧”,而是被纳入孔方兄的营垒。因此“读经热”、“古董热”、“收藏热”,乃至种种弘扬“国粹”热都不免与“赚钱热”有或明或暗的瓜葛,与文化关系不大。看到一幅字画,一款文玩,第一判断都是“值多少钱”。过去被“政治的正确”打压扫荡,进而妖魔化;现在是被金钱任意驱使,日益庸俗化。两者虽不同,对文化的蔑视则是一样的。因此,现在人们***许多事关文化的事,让旁观者看来最没文化,大约都是金钱在当家作主的缘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说永恒不变、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这种兢兢业业的态度,肇自孔孟的“道统”延续至今。现在我们努力建设法治社会,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对“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们自然会与朱子有很大差别,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脱离本土资源也是不争事实,特别是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那种质朴的精神、敬畏的态度是我们重建文化,进而形成文化自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说法不属于“文化至上”的一项是( ) A.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法治社会,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 B.儒家的信徒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 C.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D.司马迁、曹丕等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 2.下列说法或行为,不属于文化自觉行为的是( ) A.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 B.朱熹认为对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态度。 C.杜甫写文章追求的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曹丕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刘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为一,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将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对文化的蔑视,谈不上对文化的敬畏。 C.“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判别人群归属的唯一标准。 D.当下,我们应该学习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质朴精神和敬畏态度,进行文化重建。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一片白云 谢志强 |
他欣喜地听着羊圈传来的羊的叫声,他蹲在靠墙的地炉旁边,清出昨晚烧过的余灰,然后,用松枝和牛粪点燃起火,炖上铜壶,水隐约地吟唱的时候,他掰了块砖茶丢进。轻烟暖和着屋子。 这时,屋外响起急骤的脚步声,渐渐近了,门框出现女儿一张惊惶的脸。女儿哭着,说:阿爸,我那只小羊羔死了。 他关注着地炉里的火,表情平静,说:嗯。 女儿说:昨晚它还欢蹦乱跳呢,阿爸,它硬得像块白石头。 他脑子里还留着夜晚扫荡山谷的暴风雪的喧嚣。他说:我等会儿去处理。 女儿泣声说:阿爸,小羊羔…… 他倒出奶茶、取来糌粑,说:坐下来,来,羊等着你要上山吃草。 父女俩安静地吃着。他想起有一回眼睁睁地看着雪崩遮蔽了牦牛,还有狼、雪豹、狐狸、秃鹫叼走了羊羔。他对失却有着精神准备,知道挡也挡不住。他捏着木勺舀着木碗里的糌粑,嚼出响声。女儿似乎担心响声惊扰了什么,嘴里克制着,她用手掰碎着糌粑。 等到他听到出去的女儿传来模仿羊的叫声的时候,他站到门口,望见峡谷里那一群羊,像白云一样飘离村庄。他嚼着奶酪,来到空寂的羊圈。羊圈充满着羊的气味。 羊圈旁边有一块石头,他把那只死了的羊羔拎上去。身后是零零落落的石屋,前边是起起伏伏的谷地。刀子长了眼一样剥开失却温暖的羊羔,他的嘴念祷着什么。一张皮展开摊晾着,它将是女儿冬天穿的皮夹。羊毛稚嫩可爱地曲卷着,一绺一绺曲卷得那么自然,却已经没有时间舒展开来。 先是听见乌鸦的叫声,像是被风吹乱了的乌云。他知道,它们冲着羊羔来了。阳光里,肝脏、肚肠闪耀着新鲜的光泽。还有凝固的血。他用泥土搓洗着双手。乌鸦迈着试探的步子往他这边徘徊。 随后,高阔的蓝天,出现一个斑点,慢慢地,他眼前的地上一个偌大的影子移动,秃鹫展着巨大的翅膀已频临他头顶的天空,稳稳地滑翔着。他甚至看见了秃鹫那炭火一般的眼珠。他卷起羔皮回屋。背后一片乱乱的鸣叫。乌鸦躲闪开了。不知哪儿又赶来几只秃鹫,俯冲下来。他看见一只秃鹫倾斜着翅膀冲下来叼走了一根骨头。他把羔皮钉在门前的墙壁上,回屋取了锄头准备去田地,苍蝇已敏感地飞来,去叮那留着血迹的羔皮。他走近,羔皮已微微缩皱。苍蝇惊慌飞开,却近近地乱舞。 午后,村里一位朋友来他家。喝着奶茶,两人偶尔说句话,更多的时间是沉默。似乎过去的岁月,还有眼前,往后,已在无言的默契中交流着。朋友想起了什么事,起身走。他送到门口,说:明天我去你那儿。回身,他收起了墙上那张羔皮。 峡谷,一边阴,一边亮。他走到村边,好像一天的力气都积攒到这一刻,喊得悠长而粗犷。那喊声碰着对面的悬崖,反弹回来,又返回去,一来二去,同一个喊声,回荡之间,弱下来,仿佛他不止喊了一次。 不一会儿,他女儿的回应穿过峡谷飘了过来,如同和声,那么自然承启了两个人——父女的声音,一唤一应,灌满着峡谷。峡谷小心翼翼地收集起它们——恢复了峡谷那辽阔的平静。 转眼,一片白云在峡谷那边飘出来,女儿赶着白云。谷底银亮的河像一条哈达。渐渐地,母羊和小羊相互寻找、呼唤的声音响过来。他一脸的皱纹里沁出笑意,因为,他听见女儿模仿羊羔的叫声。 1.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试从他对待女儿、对待事情和对待苦难等三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这篇小说情节平淡;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生命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小小说围绕发生在青藏高原上一只在暴风雪之夜冻死的小羊羔展开叙述,作者以主人公如何处理一只死去的羊羔为明线,以父亲如何关爱女儿心灵的健康为暗线,彰显了承受苦难与关爱生命的主题。 B.作者自己说:“文学对苦难的表达,直接写沉重,我不忍,我选择了‘轻逸’——一片白云。”作品中的一片白云,既是高原上的羊群,又是一片安静祥和的精神世界,隐约暗示了作者厌恶死亡,不敢正视生活中的苦难的懦弱心理。 C.小说中羊羔之死这个细节表现了父女不同的情感反应:女儿因承受不了内心的痛苦而惊惶哭泣,父亲则因见惯了死亡而变得麻木不仁。 D.小说虽然表现了生存的艰辛,但作者反复描绘羊群如同一片白云,给我们感受更多的是生命的诗意。尤其是小说的结尾,蓝天、白云、清溪、峡谷,一个牧羊的少女,互相呼唤的羊群,还有温和慈祥的老人和美丽温馨的家园,把有如童话一般的美好世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E.小说不仅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富有地域特色;在“轻逸”处理自然灾害给人类生活带来苦难的同时,也不回避自然界的血腥。但总体上给人的印象是,在苦难的背景上承受自然的灾难,在关爱的天地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