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一朵午荷洛夫  这是去夏九月间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一朵午荷洛夫  这是去夏九月间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一朵午荷
洛夫
  这是去夏九月间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爱它的翠叶田田。”
  “叶残了呢?”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种结论岂不太过罗曼蒂克。”
  “你认为……?”
  “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
  记得那是一个落着小雨的下午,午睡醒来,突然想到去博物馆参观一位朋友的画展。为了喜欢那份凉意,手里的伞一直未曾撑开,冷雨溜进颈子里,竟会引起一阵小小的惊喜。沿着南海路走过去,一辆红色计程车侧身驰过,溅了我一裤脚的泥水。抵达画廊时,正在口袋里乱掏,你突然在我面前出现,并递过来一块雪白的手帕。老是喜欢做一些平淡而又惊人的事,我心想。
  这时,室外的雨势越来越大,群马奔腾,众鼓齐擂,整个世界笼罩在一阵阵激越的杀伐声中,但极度的喧嚣中又有着出奇的静。我们相偕跨进了面对植物园的阳台。
  “快过来看!”你靠着玻璃窗失神地叫着。我换过去向窗外一瞧,顿时为窗下一幅自然的奇景所感动,怔住。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大者如鼓,小者如掌,雨粒劈头劈脸洒将下来,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
  我们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叶如盖,俗气一点说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为它有那一把瘦长的腰身,风中款摆,韵致绝佳。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着脸的动物,专注而矜持,显得格外英姿勃发,矫健中另有一种娇媚。雨落在它们的脸上,开始水珠沿着中心滴溜溜地转,渐渐凝聚成一个水晶球,越向叶子的边沿扩展,水晶球也越旋越大,瘦弱的枝杆似乎已支持不住水球的重负,由旋转而左摇右晃,惊险万分。我们的眼睛越睁越大,心跳加速,紧紧抓住窗棂的手掌沁出了汗水。猝然,要发生的终于发生了,荷身一侧,哗啦一声,整个叶面上的水球倾泻而下,紧接着荷枝弹身而起,又恢复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我们也随之嘘了一口气。我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一片浓烟刚好将脸上尚未褪尽的红晕掩住。
  也许由于过度紧张,也许由于天气阴郁,这天下午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的话外,一直到画廊关门,我们再也没有说什么。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这次我是诚心去植物园看荷的,心里有了准备,仍不免有些紧张。跨进园门,在石凳上坐憩一下,调整好呼吸后,再轻步向荷池走去
  噫!那些荷花呢?怎么又碰上花残季节,在等我的只剩下满池涌动的青叶,好大一拳的空虚向我袭来。花是没了,取代的只是几株枯干的莲蓬,黑黑瘦瘦,一副营养不良的身架,跟丰腴的荷叶对照之下,显得越发孤绝。这时突然想起我那首《众荷喧哗》中的诗句:“众荷喧哗/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
  午后的园子很静,除了我别无游客。我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呆呆地望着满池的青荷出神。众荷田田亭亭如故,但歌声已歇,盛况不再。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繁华与喧嚣,到处拥挤不堪;现在静下来了,剩下我独自坐在这里,抽烟,扔石子,看池中自己的倒影碎了,又拼合起来,情势逆转,现在已轮到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了。
  想到这里,我竟有些赧然,甚至感到难堪起来。其实,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当有人在欣赏我的孤寂时,我绝不会认为他有任何罪过。朋友,这点你不要跟我辩,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今年花事已残,明年照样由根而茎而叶而花,仍然一大朵一大朵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接受人的赞赏与攀折,它却毫无顾忌地一脚踩污泥,一掌擎蓝天,激红着脸大声唱着“我是一朵盛开的莲”,唱完后不到几天,它又安静地退回到叶残花凋的自然运转过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来接唱。
  扑扑尘土,站起身来,绕着荷池走了一圈,绕第二圈时,突然发现眼前红影一闪而没。我又回来绕了半匝,然后蹲下身子搜寻,在重重叠叠的荷叶掩盖中,终于找到了一朵将谢而未谢,却已冷寂无声的红莲,我惊喜得手足无措起来,这不正是去夏那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吗?(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读本②·一朵午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节)
1.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述文章所表现的荷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两次观荷,谈谈“我”在思索“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这句话的过程中,思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明指“我”欣赏池荷的时间;暗寓荷的生命状态,虽已由“喧哗”走向“寥落”,“将谢而未谢”,但它安静地等待来年再唱,在“我”心中永远是“盛开的”。
2.通过“诚心”“紧张”等描摹“我”的心理,表明第二次看荷前“我”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期待。该段是全文的关键所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紧承上文,而“再轻步向荷池走去”则引领下文。
3.①形象美:由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韵致美;在雨中英姿勃发的矫健美。
  ②精神美:风雨中伟岸、挺拔的气质美;将谢未谢而安静温柔的孤寂美;接受命运安排,等待生命第二次接唱的平和美。
4.第一次观荷,面对雨中之荷矫健、挺拔、矜持的形象,听到“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我”有些不解,这引起了“我”的思索,也引发了“我”第二次诚心观荷。第二次观荷在花残季节,面对“空虚向我袭来”,“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我”由此悟出“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从而认识到“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欣赏孤寂也不是“一种罪恶”,生命在澄明的自我观照中得到升华。两次观荷,围绕“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展示出“我”“不解--思索--感悟--升华”的心路历程。(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回答下面问题。匡庐晚钟(节选)
夏磊
  每次与外地朋友通电话,末了总要说一句:欢迎来江西做客,我们一起去登庐山。可当朋友真的来了,却总为如何登山而犯难,是爬好汉坡上去呢,还是驱车直到牯岭。朋友中多有儒雅之士,如果走好汉坡,登三叠泉,怕是体力不支,显出狼狈;可如果只在牯岭或山顶转转,又怕怠慢人家。
  话是这么说,其实我也没有真正地攀过好汉坡,可却从未放弃登一次的念头。我一直认为山是有生命的,人只有在登山的时候,才能与这个伟大的生命进行交流,每一次剧烈的喘息和每一次牙关紧咬,都是对生命的一次原始的体验,是一次心无杂念的回归。我不赞同有的登山者在登顶之后说自己又征服了一座山。一个如此伟岸的生命怎么能被征服呢?自然界的生命人类可以驾驭,但除非你消灭了它,不然它们生命的属性是永远不可能被征服的,谁能阻止沧海桑田?谁又能不让小草生长呢?
  因此,当我在这个深秋的傍晚试着在好汉坡爬一段的时候,心中是怀着敬意的。从山谷吹来的寒风,似乎隐隐约约总像带着点山中寺院的晚祈的钟鸣,我知道这只是一种感觉,这感觉从我踏上第一个台阶就有了,或许这钟声正是我期望听到的,并已经在我心中萦绕多时了。是的,一个俗人面对着这座“一山藏六教”的宗教名山,是没有办法不诚心祈福的,面对着无数神明的仁爱,谁都没有办法不去做一次虔诚的参悟。尤其是在这夕阳如血的黄昏。
  我知道,我无法改变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瓦,甚至都弄不清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那几百座寺院和别墅残留着的又都是谁的气息;而我更知道的是,当我离开庐山,当我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它依然在这里等待着和下一个来访者交谈。这里面又该有多少轮回的秘密呢?
  这么一想,这次留宿庐山就相当于一次宗教式的膜拜了。
  深秋不是上庐山最好的季节,却是最能够让人感怀的。各式各样别墅的红色的屋顶,点缀在萧瑟的秋风里,旧一些的显得凝重,新一些的则渲染出一片灿烂,鲜红的枫叶散布在其间,提醒着人们岁月和季节的变迁。中国文人素来就有悲秋情结,面对着层林尽染、红叶似火,聆听着孤雁长鸣、枯溪浅唱,谁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他们从来不缺乏想象,眼看着一个个生命在这个季节无声地衰落,联想到人世无常,就难免会生出几许凄凉。于是,中国最伟大的悲情人物司马迁来到了庐山,他“南登庐山”,为庐山两千年的文化史翻开了第一页,写下了第一个篇章。
  司马迁是孤独的,在他之后上山的人里面,也有许多是孤独的,像陶渊明、朱熹、苏轼等等。我不知道是什么让他们中的一些人那么执著地登上山顶,然后选个地方住下来,与青灯黄卷、竹影林风为伴;又为什么总选择独自一人。我不止一次地想,或许他们是为了感悟什么,也可能是已经感悟到了什么,而这些东西是不能说破的,是无法与他人分享的。那么,既然只能放在心里,这些感悟又有什么用呢?他们之中许多人还写过不少诗篇,那些诗文一旦从口中吟出,感悟也就画上了句号,那么他们的诗又是写给谁看的呢?看来,他们的孤独和感悟也是希望有人来一同品尝和分享的。
  这么一想,我忽然觉得那些高山一样的先贤大家,其实也是很可爱的。他们由于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选择了隐居庐山,又因为庐山,他们消解了矛盾,停止了挣扎,这本身就已经具有了一些宗教的意味,更何况他们其中的几位正是中国儒道佛划时代的人物。还是我前面说的,庐山是有生命的,它被长江和鄱阳湖滋养着,它的个性里面充满了水的圆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一大片山水天生就是为了启迪人的智慧而生的,难怪那么多人把庐山当成了仙山福地。(选自《散文》)
1.风送晚祈的钟鸣,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两次提到“这么一想”,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庐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不同意有些登山者在登顶之后说自己“征服了一座山”,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美与丑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神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
  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喝这个吧!”罗班·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
  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惊醒我们的教训!”
  “喂,小子!”一个跛脚使劲拄着拐杖走到他跟前喊道,“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
  “这只碗给你去喝水!”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
  “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
  “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第三遍。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注:爱斯美拉达),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他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个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吗?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像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他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啦。
  她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这时他竞忘记要喝水了,那埃及姑娘不耐烦地扁了扁小嘴,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他一口气喝着,他显然是渴到极点了。
  喝完水,那可怜人便要伸出黑黑的嘴,无疑是想吻一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但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了前一晚那件未遂的暴行,便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
  于是那可怜的聋子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
  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节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通过旁观者对伽西莫多侮辱的描述,表现了群众的麻木、冷酷、无情,与后文的爱斯美拉达的行为形成对比,这进一步突出了爱斯美拉达的乐善好施。
B.在众目睽睽之下勇敢地给他水喝的人,正是天使一样的爱斯美拉达。爱斯美拉达的美丽深深震撼了外表畸形丑陋的伽西莫多,所以他想吻一吻爱斯美拉达的手。
C.伽西莫多想用自己纯真的方式表达感激,但是爱斯美拉达因为心有余悸而躲避,他更加自责,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悲哀,也为爱斯美拉达不理解自己的无恶意而悲哀。
D.小说写到群众的表现:起先是嘲笑、侮辱伽西莫多,可是爱斯美拉达给伽西莫多水喝的时候,又为这一动人的情景而欢呼。群众前后的态度十分矛盾,而且变化比较突然,这样的描写不太合理。
E.小说通过叙写一个外表丑陋的撞钟人遭受刑罚的经过,表现了人性中美与丑的冲突,歌颂人性中美好的同情心,批判了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的行为。
2.选文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来描绘这一场面,小说中对众人围攻咒骂这一场面的描写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文中四次写到伽两莫多的眼睛,请逐条分析他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斯美拉达送水喝这一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抽象
夏华博
  我是个作家,一个已经闯出些名头追求时尚的作家,一个力求把抽象方法融入写作之中的作家。就在三个月前,一个画家朋友约我到他的画室,他告诉我有一幅杰作,一幅抽象艺术的杰作要让我开开眼
  “就是这幅画!”是自豪还是骄傲,我分辨不出来,也许两者兼有。
  我很惭愧,真的,我一点儿也不懂画,尤其是抽象画。我对画的评价只是好看和不好看,这是一种极为原始的欣赏能力。我只看到一个黑色的大方块在画幅中央。
  “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我抱歉地说。
  “你看这些线条,这些色彩,”他用手比划着,“线条多么优美,粗犷,色彩多么绚烂。”
  我随声应和着,怀疑我是不是色盲和近视。
  “所谓抽象就是将画面抽象为基本要素——线条和色彩,这样就可以留给人们最大的想象空间。”他开始给我普及绘画知识。
  灵机一动,我不是一直在追求和探索抽象的写作方法?我入门了,开始认真思考,我注意到简约不是抽象。我们说,鸟儿在林间嬉闹,风儿送来了花的芬芳,简约的说法就是鸟语花香,这是古人的说法,如果说这就是抽象,哪里有现代派呢?
  电话响了,原来是杂志社D编的约稿,而且是急茬。好吧,对抽象的思考先放放。我摊开一张纸,铅笔上的橡皮头几乎被我咬烂了,还是没有思路。
  第二天,起床穿衣服时,准确地讲,正在系衬衣第二个扣子的时候,我终于悟出了写作中的抽象。抽象就是大道无形,这太抽象,举例来说,就是大师们的带功录音带中的气,就是老和尚们开过光的东西中的灵。对一个小说家来说,真正的抽象不是通篇不分段,不是去掉所有的标点符号;不是把字体排得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粗一会儿细;不是话都说不利索,一会儿跳到东,一会儿跑到西;不是语法错误百出,让读者不知就里,不明所云。那都是左道旁门,不是真正的抽象。真正的抽象就是无形,抽象到极致就是什么都不写。
  我把一张白纸叠好放在信封里,郑重其事地给D编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这是一部用抽象方法写成的三卷本小说,当然注明了字数,因为稿费是按字数计算的。
  信寄出几天后,D编的电话来了,他说已经接到了我的信,可至今没收到我的小说手稿,是不是寄丢了?我告诉他书稿就在信里,又给他详细解释了我的抽象方法,我的天才创造,至少在小说界这是独一份的。虽然看不到D编的脸,但我敢肯定他一定是目瞪口呆,因为最后他在电话里话都说不出来了。
  杂志出版后,D编照例给我寄来一本,粗粗一翻,发现杂志中加有一张白页,那一定是我的连载小说了。好了,我就等稿费了。几天后接到了杂志社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只有一张如信封大小的白纸。我看看背面,也是空白,这是什么意思?
  我拨通了D编的电话。
  D编一听是我,马上开始恭维,“您的抽象方法对我们的启发太大了,您真是天才!”
  他喋喋不休地赞美,诸如我极有可能是下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天才中的天才,使我都不好意思问他那张白纸的意思了,一个天才居然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弄不懂。脸儿红红的,鼓足勇气,我还是厚着脸皮问了一句:
  “那封信中的白纸是……?”
  “那是您的稿费。”
  “我的稿费?”
  “不好意思,我们根据您的抽象理论对稿酬作了一系列改进,您的稿费当然是最优的。”D编在电话那头优雅地说。“这是按照您的抽象理论,抽象到极致的稿费。”(选自《小说选刊》2009年第7期)
1.小说开头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怎样的故事和手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表现了什么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光荣的事情
[美]马克·吐温

  我记得有一次,身边分文不剩了,但在天黑前又急需三美元。我茫然不知所措,到哪里去弄钱呢?
  我沿着街道徘徊了整整一小时,也想不出一点办法来。后来,我走进爱伯特旅馆,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这时一只狗朝我走来,停在我身边,打量着我,好像是在说:“你想交朋友吗?”我好奇地注视着这只可爱的畜牲,它快乐地摆动着尾巴,围着我团团转,用头在我身上摩挲,一再地仰起头,用棕色的眼睛看着我。这真是一只逗人喜爱的小东西,我抚摸着它那缎子般光滑的脑袋,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
  过了一会儿,密尔将军——一位民族英雄穿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制服走了过来,人们都羡慕地望着他那身显眼的制服。这时他突然看见了这只狗,停了下来,眼睛里流露出喜爱的神情,看得出他也迷上了这只漂亮的畜牲。将军情不自禁地走上前,轻轻地摸着这只狗,说:“这是一只很好的狗,多逗人喜爱呀!你愿意卖吗?”
  我爽快地说:“可以。”
  “卖多少钱?”
  “三美元。”我回答。
  将军大吃一惊说:“三美元?只卖三美元?这可不是一只平常的狗啊,它至少值五十美元。你大概不懂行情,我不想占你的便宜。”
  我还是回答:“不错,三美元,只卖三美元。”
  “那么好吧,既然你坚持这个价钱。”将军说着,高兴地递给我三美元,然后带着狗一直向楼上走去。
  约摸十来分钟光景,一位相貌温和的中年绅士走了过来,四下里东张西望。我对他说:“你是在找狗吗?”
  他焦急的脸上露出一线希望,顿时松了口气,连忙回答:“对、对!你看见啦?”
  “是的,一分钟前它还在这里。”我说,“我看见它跟着一位将军走了,如果你需要我试试的话,我愿意帮你找回来。”
  我很少看见一个人如此感谢我,他连连表示愿意让我试试。毫无疑问,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找回来。我暗示他不要舍不得一点钱作为酬谢,他明白了我的意思,满脸笑容地说:“没问题,没问题。”一边问我要多少。
  我说:“三美元。”
  他惊讶地望着我说:“啊!这算不了什么,即使给你十美元,我也心甘情愿。”
  但我说:“不,我只要这些就够了。”我二话没说就上了楼。人们一定会说我傻吧,怎么多一分钱也不想要。
  我向旅馆服务台打听到了将军房间的号码。当我走进房间时,将军正在非常高兴地给狗梳理着。我说:“将军,真对不起,我要把这狗带回去。”
  他吃了一惊说:“什么?带回去!这是我的狗了,你已经卖给了我,价钱是你出的。”
  “是的,”我说,“一点不错,但我必须带他回去,因为有个人在找它。”
  “什么人?”
  “这只狗的主人,这不是我的狗。”
  将军更惊奇了,不知说什么才好,半晌才说:“你的意思是你把别人的狗卖了?”
  “是的,我知道这不是我的狗。”
  “那么你为什么要卖呢?”
  我说:“哎呀!你真问得稀奇,是因为你要买它,我才卖给你,是你自己出价买这只狗,这你不能否认吧。我既没有要卖它的意思,也没有说要卖它,我甚至连想也没想过要卖它呢……”
  将军打断我的话,说:“这正是我生平遇到的最稀罕的事,你是说你出卖的这只狗不属于你……”
  我不等他说下去,便说道:“你自己说这只狗可以值五十美元,我只要了三美元,还有什么不公平吗?你提出多付些钱,事实上我只要了三美元,这你不否认吧。”
  “哎呀,我并不是非要这只狗不可,事实上是你自己没有狗。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说:“请别再费口舌了,你不能回避这个事实:买卖是公平的,非常合理。但因为这不是我自己的狗,因此,争论下去也是白搭。我必须把它带走,是因为有个人要它。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的余地,你懂了吗?如果你处在我这个位置,假如你,卖了一只不属于你的狗,假如……”
  将军连连挥手:“好啦,好啦,不要说这一大堆令人迷惑的辞令了,你把它带走,让我休息一下吧!”
  我还给了他三美元,把狗带到楼下,交给了狗的主人,得到了三美元作为酬谢。
  我心满意足地走出去,因为_________。我决不会用那卖狗的三美元,因为狗不是我的。但我从狗主人那里得到的三美元,那才真正是我的,因为那是我赚来的,那位狗主人如果没有我,一定不能找到狗。我这种认识,至今不变,我永远是光荣的。大家知道,在那种情况下,我非那样做不可。正因为这样,我可以永远说这样的话:“我决不会用那种来路不明的钱。”
1.“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有益于主旨的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为什么以“光荣的事情”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赏析文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透过这个以小见大的故事,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的睿智,小说不但诙谐幽默,而且耐人寻味。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也同样存在着。请联系现实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一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做“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做“字号”。
  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
  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咱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想弄个上门女婿。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过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有删改)
1.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