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寂静钱钟书周勘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寂静钱钟书周勘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寂静钱钟书
周勘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10年前,钱钟书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只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他只要抱起书本,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在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选自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于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C.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2)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粗的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D
(2)示例:钱钟书的“格调”是“静”。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地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寂静”,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晚清学人杨守敬
  杨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19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
  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42岁时,他作为清政府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翔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政府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48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20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
  杨守敬的学术代表作是完成于1904年的《水经注疏》。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引的故实都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也多有订正。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注图》,图文互证,相得益彰。
(1)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他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B.杨守敬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
C.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2)下列有关杨守敬舆地学研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守敬的《水经注疏》,是在全面总结明清两代《水经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
B.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是杨守敬《水经注》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
C.在杨守敬留下的83种著作中,有一部分是中国传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D.杨守敬对《水经注》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考证,还编制了《水经注图》。
(3)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梦碎雅典
杨明 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20多枚世界大赛百米的银牌和铜牌,参加过5次世界锦标赛、4届奥运会,但还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到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豢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会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了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唯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但是,国际田联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去年底,奥蒂曾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
  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新华社雅典1997年8月3日电)
(1)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碚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粱先生的书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从性情、智慧、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抄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还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粱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300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始于17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文化是对的,哪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的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粱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毁,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忠厚的一面。
  粱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文章有删改)
(1)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他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惠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话,要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主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闯。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画家黄永厚
  黄永厚生于1928年。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都被父母卷进芭蕉叶里了,但又活了过来,真是命大。命大,父母寄予厚望。有一回文庙祭孔,父亲分到一块从“牺牲”架上割下来的肉,拿回来先让永厚舔一下,再让大家享用。这成为永厚与传统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哥哥黄永玉在厦门读书,念念不忘自己的弟弟,把钟爱的画册寄给永厚。好一个黄永厚,无师自通,在院子的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了,个子太小,索性爬上梯子高空作业。黄永厚十四岁时被抓了壮丁,因画了一幅《诺曼底登陆》就当上中尉,后来考上黄埔军校。风云变幻,还没打仗,部队起义他又成了解放军。在部队里,他还是画画。1954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画户外广告。命运多舛,1959年他又被迫离开广州,从此颠沛流离,过了二十多年的穷日子。直到1980年回到北京,做了自由画家,动荡的生活方告结束。
  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
  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粝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永厚幼时大病不死、舌舔文庙祭品,与他日后成为画家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些记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B.黄永厚认为没必要给不看画的人看画,所以最终没有接受范曾让他前往日本办画展的建议。
C.黄永厚坚信自己创作的价值,但他对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做法,也不作批评。
D.黄永厚画的历史人物,不论是魏晋还是唐代,均独具一格,不从流俗,不求形似,重在表达自己的情怀。
2.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