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生命的滋味席慕蓉 在每天晚上入睡之前,每天早上醒来之后,我总禁不住想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 窗外的槭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生命的滋味 席慕蓉 |
在每天晚上入睡之前,每天早上醒来之后,我总禁不住想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 窗外的槭树,叶子已变成一片璀璨的金红,又是一年将尽了,日子过得真是快!这样白日黑夜不断地反复,我的问题却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我一直没办法用几句简单而明白的话,向你描述出我此刻的心情。 而你是知道的,对现在这个时刻,我有多感激,有多珍惜!我心中一直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一种朦胧的幸福。可是,我就是说不出来,几次话到唇边,就是无法出口,好像隐隐然有一种警惕:若是说出来,有些事物有些美妙的感觉就会消失不见了。 而今夜,就在提笔的一刹那,忽然有一句话进入我的心中:“世间总有一些事,是我们永远无法解释也无法说清的,我必须要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无能为力了。” 是的,在命运面前,我必须要承认我的渺小与无能为力,一向争强好胜的我,在这里是没有什么可以争辩和可以控制的了。 就是说:在这世间,有些事物你是无法为它画出一张精确的画像来的,一旦真的变成精确了以后,它原来最美的、最令人疼惜的那一点就会消失不见了。有些事物,你也不能用简单和明白的语句来为它下一个定义,当那个定义斩钉截铁地出现了以后,它原来最温柔的、最令人感动的那一种特质也就没有了。 所以,我终于明白了,这么多年以来,一直烦忧在我心中的种种焦虑和不安,其实都是不必要和莫须有的啊!因为,世间有些事情,实在是无法解释,也不用解释的啊! 原来,我如果又想画画,又想写诗,必定是因为心里有着一种想画和想写的***,必定是因为我的生命能从这两种创作活动里,得到极大的欢喜与安慰;因此,这实在是我自己的一种需求,一种自然而单纯的现象,我又何必一定要想出一个完美和完全的答案来呢?事情的本身应该就是一种最单纯、最自然的答案了吧。 然而,这样的一种单纯,这样的一种自然,是要用几千个日夜、几千个流泪与追悔的日夜才能孕育出来的,要经过多少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过滤出来的,要经过多少次努力的克制与追求才能得到的,要用几千几万句话才能形容得出来的啊! 然而,这样的一种单纯和自然,是用我所有的前半生来作准备的啊!多少值得珍惜的痕迹都消逝在岁月里,消逝在风里和云里,在有意或无意间忽略了一些,在有意或无意间再忘记了一些,然后,逐渐而缓慢地,我蜕变成今日的我,站在你眼前的我:一个单纯而又自然的我。 其实,岁月一直在消逝,今日的得到总是会变成明日的失去,今日的补赎也挽不回昨日的错误,今日朦胧的幸福也许将会变成明日朦胧的悲伤,可是,无论如何,我总是认真而努力地生活过了。 无论如何,藉着我的画和我的诗,藉着我的这些认真而努力的痕迹,我终于能得到一种回响,一种共鸣,终于发现,我竟然不是孤单和寂寞的了。那么,我禁不住要问自己了:我想要的,是不是就是这种结果呢? 我想要把握住的,是不是就只是今夜提笔时的这一种朦胧的欢喜与幸福?是不是就只是你的了解与珍惜? 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 1.第2段中,作者说“我的问题却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会在有关“要什么”的问题上“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所说的“渺小与无能为力”,指的是什么?“最美的、最令人疼惜的”与“最温柔的、最令人感动的”具体到此文中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别回答有关下面三句话的问题。 (1)“一个单纯而又自然的我”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竟然不是孤单和寂寞的了。”这里“孤单和寂寞”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作者在文尾还这样说,有什么特别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叙述方式有什么特点?作者对生命滋味的追问,对你有什么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作者自觉以前一直没有明白,生命其实是种最自然、最单纯的滋味。能让生命“喜欢”的就好,如创作,如友情,不必寻找理由,也没有理由可寻。 2.(1)没办法用几句简单而明白的话,描述出“我”此时的心情。(或没办法用几句简单而明白的话,描述出“我”的感激与珍惜。)(2)指作者美妙的感受:朦胧的欢喜与朦胧的幸福。 3.(1)“我”经历了许多焦虑不安之后,终于澄净了,体味到了生命单纯与自然的滋味。 (2)在生命历程中认真了,努力了,却没有听到回响,无人共鸣。 (3)再一次提起对生命滋味的思索,也引发读者的思考。与首段遥相呼应,形成一种回环的美。 4.从头到尾都采用了独白的形式,使作者对生命滋味的思索似乎可感可触。启迪:生命只是一种最单纯最自然的现象,从而坦然地喜欢、感激所值得喜欢与感激的一切。(意思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2)题。 ①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国、香港,哪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 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了好多乡愁的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城万里长”。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有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我有一篇散文,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 杨:为荣? 余:没有。 杨: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 ②杨: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家庭很美满;生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象的比较安定的生活。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堡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 余: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职业和家庭。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来的。我在21岁时就离开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我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让我念念不忘,也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 ③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您的诗,但人们的欣赏对象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年轻人喜欢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种节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东西。那么用于看白纸黑字的时间呢,相对就要减少一些了。您觉得未来的诗歌,希望在哪里呢? 余:这个情况不仅仅存在于大陆、台湾、香港。因为媒体变了,价值观也就随之改变了。我向来不认为文艺要大众化,而应该小众化。可如果你连小众都维持不了的话,那就有很大问题了,像三毛也好,或者余秋雨也好,到底还是不能跟一个流行歌星比,对不对?可是,听流行歌的跟读余秋雨散文的还是不一样,所以不能够拿来比较。目前的新诗有相当多的毛病,很多诗人如果得不到知音,也应该反省一下,检讨自己的诗是不是能吸引人,这是多方面的因果现象。 ④杨:现在年轻一代接触更多的是一种网络上的语言,要想保持中文原来的那种纯粹和一脉相承,已经是越来越难了。您担不担心中文的纯洁度问题,或者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也要听之任之? 余:我是相当担心的,也不能听之任之。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问题是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所以很多人认为语言就由它去,它有它的生命,其实不然。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中文,如果过分西化的话,中文的特色就会荡然无存了。(有删改) (1)阅读访谈第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如何理解余光中所说的乡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杨澜说“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第二部分画线句子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让法律来保护阳光 梁衡 |
“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年1月1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 ——摘自***胡锦涛2005年11月7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辞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保护它们的开发呢?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慕风的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①其实它们受着许多的束缚,满肚子委屈。阳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跑,能让电灯亮。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1千瓦时左右的能量。风儿在地球上飘荡,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爽、送几片白帆,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狂躁。你看那台风、飓风、龙卷风是怎样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不过它们只是无奈地独处,兰在幽谷无人问,花自飘零水自流,②还有谁知道它们居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呢? 阳光、风、水、生物、地热、海洋有这么多本事,为什么不使出来呢?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的认识所限,有眼不识金镶玉,轻慢了它们,它们当然就不出力。这好办,随着科学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会纠正的。二是人们的固执,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许别人用。原来能源一族也和人类社会一样,新旧之间会明争暗斗,抢位置、争高低,先来的见不得后到的,强势者挤兑着弱小的。新能源的开发当然要投资,旧能源说,何苦呢,照旧用我不更省事?新能源的开发要成本投入,旧能源说,你看,得不偿失!房顶上装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可以供全楼的照明、热水。③建筑商说还得改图纸,施工队说太麻烦,物业部门说不美观。山坡上竖一个风力发电塔就可送电到万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进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主持者一想,算了吧,还是到热电厂买电去。玉米的传统用途是食用或者当饲料,现在发现可以造酒精,这酒精还能开汽车,玉米秆可以发电。但是将这些理论变为现实有许多风险,谁第一个吃螃蟹?总之,新事头绪多,旧轨最好循。至于新事物的前景,一般人管不了那么多。一般人管不了,谁来管?国家来管。用什么办法来管?用法律。只有法律才能平等地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于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 1831年,当整个欧洲还在靠油灯、蜡烛照明,靠煤炭取暖时,法拉第把一块磁铁投入线圈,电流诜上的指针轻轻摆动了一下。他给人表演时,有绅士问:“这有什么用?”法拉第说:“先生,不用多久,它就会给您交税的。”现在全世界靠电力生产的财富和税收早已多得难以统计。为推广新能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现在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才崭露头角,就像当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铁和线圈,亟盼世人理解,盼社会支持,盼法律保护。打个比方,《可再生能源法》就像《未成年人保护法》一样,它是专门保护弱者、保护未来、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的。 千百年来,我们都将阳光当作人类自由的象征,现在突然发现,我们并没有给阳光自由,发现我们亟须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当年有人问恩格斯说,你和马克思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恩格斯回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人类就在为自己争自由,为社会秩序立法,现在又懂得为自然争自由,为保护利用自然立法。人类的自由发展应该成为自然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之,自然的自由发展也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条件。当阳光、风、各种生物,还有地热、海洋都自由地迸发它们所有的能量时,人类自己也就获得了最大的自由。(选自《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有删改) 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
寂静钱钟书 周勘人 |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10年前,钱钟书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只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他只要抱起书本,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在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选自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于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C.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2)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粗的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晚清学人杨守敬 |
杨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19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 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42岁时,他作为清政府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翔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政府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48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20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 杨守敬的学术代表作是完成于1904年的《水经注疏》。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引的故实都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也多有订正。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注图》,图文互证,相得益彰。 (1)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他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B.杨守敬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 C.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2)下列有关杨守敬舆地学研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守敬的《水经注疏》,是在全面总结明清两代《水经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 B.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是杨守敬《水经注》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 C.在杨守敬留下的83种著作中,有一部分是中国传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D.杨守敬对《水经注》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考证,还编制了《水经注图》。 (3)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
梦碎雅典 杨明 马小林 |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20多枚世界大赛百米的银牌和铜牌,参加过5次世界锦标赛、4届奥运会,但还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到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豢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会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了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唯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但是,国际田联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去年底,奥蒂曾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 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新华社雅典1997年8月3日电) (1)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