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温家宝总理的诗作《仰望星空》。温总理在题记中写道:“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

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温家宝总理的诗作《仰望星空》。温总理在题记中写道:“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温家宝总理的诗作《仰望星空》。温总理在题记中写道:“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读了以上的话你有什么感想,请以“关注天空与关心脚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

例文:多一些“仰望星空” 少一点“关心脚下”
温总理的《仰望天空》一诗,读来让人感怀不已。久违了,仰望星空,这是一个离我们渐行渐远的词组。太远了,我们关注的是当下,我们忙忙碌碌,为日子打拼,为物质而生活。每一天,我们都行色匆匆,日渐变得功利,甚至物化了。的确,我们太需要仰望星空了。
笔者想到了一个流传甚久的传说。在古希腊,有一个智者名叫泰利斯,有一天他仰望星空,专心致志地思考着一些问题。也许是过于专注,一不留神,泰利斯“扑通”一声掉进了眼前的井里,此时他身边的一名婢女看见泰利斯的样子,嘲笑道:“你连远在天边的,那么深刻的问题都能够明白,可是却偏偏对自己鼻子底下的东西看不明白。可笑!”
然而,沉湎于仰望星空的泰利斯,最终成为了享誉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那位婢女却终究是婢女。对此,哲学家柏拉图评价道:“大凡以思考为业的人,一定会被有些人取笑的。”无独有偶,哲学家黑格尔也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莫道哲学家惺惺相惜,哲学家之所以如此孤芳自赏和同气相求,实在是因为他们参透了仰望星空的真谛。
揆度现实,我们不免遗憾,我们缺少的似乎恰恰是仰望星空的精神。有的人缺乏与祖国共命运的伟大情怀,也缺乏追求精神解放的觉悟,还缺乏善于自省的精神。于是,精神缺钙,灵魂没有归宿,无法内省,对国家和世界都没有担当意思。试问,当我们仅仅纠缠于蝇头小利,遑论恰当的义利观;当我们甘心做低头啄米的鸡,岂不成了爱因斯坦所说的“猪栏的理想”?
多年前,我读何清涟《我们仍然在仰望星空》,不免感慨良多,也欣慰许多。毕竟,我们周围还有无数仁人志士,还有许多热血沸腾的人,还有很多堪称脊梁的人,他们在仰望星空。尽管清冷,尽管孤独,尽管困苦,但他们耐得住寂寞,虽九死其犹未悔。在这个苍茫的热土上,在迷茫的浮尘里,在一个越来越物质化的生存空间里,当许多学者热衷于与权力共谋,当不少官员将权力私化,他们却不为利益所驱,不为诱惑所动,坚韧而平和地为理想献身。
英国戏剧家、唯美诗人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我们现在当然不是生活在阴沟里,就更应该尽量活得有点追求,尽量做一个有点理想的人,尽量做一个既关心脚下又仰望星空的人。
解析

审题:
1、 揭示内涵:关心脚下与关注天空
①“关心脚下”的含义是什么:就温总理的话来看“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所谓“关心脚下”,就是关心眼前利益关心个人得失。与之相对的“关注天空”就是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关心天下苍生百姓。我们不但要关心“家事”更要关心“国事天下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我们有许多仁人志士面对国家民族危难,“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他们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在这里关心脚下与关注天空可以理解为如何对待“小我”与“大我”,要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杜甫:在“吾庐独破”之时,大声吟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高耀洁: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丛飞: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
杜聪:在巨大的苦难面前,人无法掉过脸去。
杨业功:披千里冷月寒星,望一路鼓角连营,此身已寄关山外,梦里犹伴兵车行
梁希森:撒播财富,构建和谐。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孺、郑培民他们俯首甘为孺子牛,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命运,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用臧克家的诗做结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②关注脚下:还可以理解为只关心现实物质生活,缺乏精神信仰和崇高的理想。陷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泥潭,走进拜金、唯物的深渊。在物质的重压与物欲的诱惑下,我们的心灵变得多么的自私、琐碎和麻木。巴金说过:“吃米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的意义不只是为了吃米。”诚如斯言。
举一反三
人生有“四气”: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
请以上段文字或文字中的某一句话为话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注意:(1)具体角度与写法可以多种多样。(2)文体不限。(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融”有融化、融合融洽等之意.冰雪作春水是“融”,人际关系和谐是“融”,文化交流思想沟通是"融"……
请以"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角度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话题:学会调整
读完《渔夫的誓言》,你有什么感想、联想?请以“学会调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有这么一个故事。
古时有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言。即使誓言不符合实际,八头牛也拉不回来,将错就错。
这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便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但这一次渔汛所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归。回到岸上后,他才得知现在市面上螃蟹的价格最高。渔夫后悔不已,发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不用说,他又只能空手而归了。晚上渔夫抱着饥饿难忍的肚皮,躺在床上十分懊悔。于是,他又发誓,下次出海,无论是遇到螃蟹,还是遇到墨鱼,他都要去捕捞。
第三次出海后,渔夫严格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捞,可这一次墨鱼和螃蟹他都没见到,见到的只是些马鲛鱼。于是,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
渔夫没赶得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死去。
这当然只是一个故事而已。
世上没有如此愚蠢的渔夫,但是却有这样愚蠢至极的誓言。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话题:走向成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余秋雨先生的《文明的碎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别人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勃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吹过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海。”
阅读这段材料之后,请你以“走向成熟”为标题写一篇文章。(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话题:父(母)之爱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们常说,父母之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有人说:母爱是直露的,它永远写在脸上,挂在嘴里;父爱是深沉的,深沉如深邃的大海,有时使你难以捉摸。有人说:母爱是细腻的,细腻如涓涓细流,滋润你的心田;父爱是热烈的,热烈如熊熊的火焰,能把你瞬间熔化……
请以“父(母)之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2.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3.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