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渔家》:“卖得鲜鱼百二钱,余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诗中的“百二钱”是货币在发挥如下作用(   ) A.价值尺度B.贮藏手段C

郑板桥的《渔家》:“卖得鲜鱼百二钱,余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诗中的“百二钱”是货币在发挥如下作用(   ) A.价值尺度B.贮藏手段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郑板桥的《渔家》:“卖得鲜鱼百二钱,余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诗中的“百二钱”是货币在发挥如下作用(   ) 
A.价值尺度B.贮藏手段C.流通手段D.支付手段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卖”得鲜鱼百二钱,说明这里的“百二钱”是卖鱼所得,这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的职能有五个: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通常考的只有前三个。考生要特别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如果考的是“价值尺度”,通常用的提示词是“标价、价格,值多少钱”,如果考“流通手段”,通常用的提示词是“买、购、付、花多少钱”,“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区别是:流通手段是钱货两清,而支付手段是赊销,或者只和钱有关,如工资、租金、利息等。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能够把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区分开来,区分的关键是看材料中的提示词。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纸币说法,正确的是(   )
A.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B.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国家决定的
C.纸币本身有价值D.纸币是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5年—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表(100美元兑人民币)
2005年7月
2011年9月
811元
635.4元
上述材料说明(  )
A.美元汇率升高  B.人民币贬值   C.美元升值  D.人民币汇率升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下列对纸币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B.纸币发行多了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
C.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导致通货膨胀
D.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如我国本年度商品价格总额为W,货币流通速度为N,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A,实际发行的货币量增加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本年度(   )
①居民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有所减少
②居民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③居民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减少
④居民持币观望,买方市场形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信用卡。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有
①一般等价物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