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一(1)班同学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以“我们身边的经济”为主题的社会调查。以下是小玲同学的部分调查记录:(请你替小玲补全被省略的内容)记录一:在一家

某校高一(1)班同学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以“我们身边的经济”为主题的社会调查。以下是小玲同学的部分调查记录:(请你替小玲补全被省略的内容)记录一:在一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校高一(1)班同学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以“我们身边的经济”为主题的社会调查。以下是小玲同学的部分调查记录:(请你替小玲补全被省略的内容)
记录一:在一家工厂的围墙上写着“以质量求生存,向市场要效益”这几个大字。我认为,这句话蕴涵着丰富的经济学道理:(6分)
记录二:在某公园里,有几位老人在谈论物价问题。其中一位老人说:“现在一定是出现通货膨胀了,因为我昨天买的一袋面粉比以前要贵好几块呢!”我认为这位老人对通货膨胀的理解不准确,于是我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给他进行了解释:(5分)
答案
记录一:①企业应该树立质量意识。只有重视产品质量,向市场提供质量好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乐意购买其产品,顺利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3分)
②企业应该树立市场意识。只有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才能顺利销售自己的产品,否则只能造成产品积压,降低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3分)                                  
记录二:(5分)
记录二: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通货膨胀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未必是通货膨胀,只有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导致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供求关系、价值、居民消费心理等。(5分)
解析

试题分析:记录一:企业之所以重视质量,是因为质量代表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承担者,生产者生产出来的商品只有质量好,才能被消费者认可,才能顺利销售出去,生产者才能顺利的获得商品的价值,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企业之所以要树立市场意识,还是因为生产者想获得商品的价值,生产者的商品必须适销对路,才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才能销售出去,如果生产的是过时的、消费者不需要的商品,这样的商品是销售不出去的,生产得越多,积压越多,亏损越多。
记录二:通货膨胀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这里的上涨,是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只有个别物品的价格上涨,还不是通货膨胀,材料中的老人因为面粉价格上涨,就判断发生了通货膨胀,是不准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生产者要把商品销售出去,才能实现生产的价值,才能获得利润,要满足这样几个条件,商品才销售得出去:一是价格合理,二是质量好,三是适销对路。关于通货膨胀,考生一定不要以为只要价格上涨就是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很多,必须是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举一反三
1999—2012年我国某省DVD行业变化情况
年份
生产DVD企业数量
全国每年DVD生产量
DVD价格
1999年
4家
60万台
每台3000元
2002年
40家
900万台
每台不足600元
2012年
10家
200万台
每台不足600元
(1)材料是如何体现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的?(9分)
(2)请你结合我国DVD行业的教训,分析说明我国家电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商品主要由甲乙丙丁四个厂家供应,A商品市场上,甲厂约占5%,乙厂约占7%,丙厂约占10%,丁厂约占70%,其他由一些小厂分占。回答下面题:
小题1:生产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A.是甲乙丙丁四个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
B.与丁厂的个别劳动时间基本一致
C.与甲乙丙三厂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D.与丁厂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小题2:假如甲厂的劳动生产率比丁厂高,乙厂的个别劳动时间比丙厂长,丙厂的劳动生产率与丁厂接近。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商品在市场上,甲厂价格最低,乙厂价格最高
②在市场上卖同样数量的A商品,甲厂获利最大,乙厂获利最小
③在市场上卖同样数量的A商品,丙丁两厂获利最大,甲乙两厂获利最小
④甲厂生产的A商品的降价空间最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设某企业2011年的劳动生产率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12元,产量为10万件,2012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    )
A.12元、8元、 120万元B.12元、8元、180万元
C.8元、12元、180万元D.8元、12元、120万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生产一件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8小时。假定,甲、乙两厂生产同样的上衣,甲厂每10小时生产一件,乙厂每4小时生产一件。比较甲、乙两厂生产上衣的情况,正确的是(  )
A.两厂生产上衣的价值量一样大B.乙厂生产单位上衣的价值量大
C.甲厂生产单位上衣的价值量大D.乙厂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