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从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运1万床棉被、1万件棉大衣和50吨彩条布帮助云南省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受灾群众安置工作。这里的“救灾物资”(    ) A.是商

民政部从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运1万床棉被、1万件棉大衣和50吨彩条布帮助云南省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受灾群众安置工作。这里的“救灾物资”(    ) A.是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民政部从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运1万床棉被、1万件棉大衣和50吨彩条布帮助云南省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受灾群众安置工作。这里的“救灾物资”(    )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具有使用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判断一种物品是不是商品,要看其是否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否是劳动产品,二是否用于交换。当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这个物品才称之为商品。题目中的救灾物资是劳动产品,但这些救灾物资是国家救援灾区的,没有用于交换,故不是商品,D正确;劳动产品如果不用于交换就不是商品,A说法错误;供人们消费的没有说明是否是交换所得,故B说法错误;救灾物资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具有使用价值,C说法错误。
举一反三
(3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W省近几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年份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消费率
51.6%
50.2%
48.6%
45.7%
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
材料二 近年W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表
年份
生产总值
增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实际增幅%
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实际增幅%
农村占全社会消费
品零售额的比重%
2008
11.8
7.7
5.0
38.1
2009
11.6
8.2
5.9
36.8
2010
13.4
10.4
8.3
35.4
2011
15.2
10.1
7.3
33.8
材料三 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当前,保持今后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紧要的就是立足扩大内需。
(1)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6分)
(2)请你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12分)
(3)结合材料,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1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
材料一:党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 “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尊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对个人消费、企业生产经营和国家发展可能带来哪些影响?(6分)
材料二: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高人民的消费和生活水平,通过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带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而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增加居民收入的意义。(10分)
材料三: 2012年11月26日,为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营造热爱文化,传承文化的良好氛围,四川合江县文广局组织合江县川剧团到尧坝镇开展了以“喜庆十八大文化农家乐”为主题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此次文化下乡活动让尧坝镇群众事受了一场视听盛宴,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推进了社区文化建设,切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宣传到基层、宣传到一线、宣传到千家万户。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实施文化下乡活动的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其实,货币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货币之所以比商品出现的晚是因为
A.只有当金银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时才产生货币
B.只有当金银同时具有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后才产生货币
C.只有当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金银才充当货币
D.只有当金银充当交换媒介并能表现其他商品价值时才产生货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5〜2010年全国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单位%)

注:①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它反映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消费所起作用的大小。
②目前,美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71%,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和金砖国家,这一比例约为50%和60%。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状况有所改善,但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供应不足,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热点持续降温,制约了居民消费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十八大报告强调: 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材料三 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各个历史时期, 厉行节约始终是我们党凝聚党心民心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的重要纽带。
2013年1月,******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 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 描述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14分)
(2) 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为什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7月我国CPI同比上涨6.5%,创37个月新高。有专家发出通货膨胀预警,引起了部分居民的恐慌。居民之所以恐慌,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
①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人们的存款会增值
③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     ④外汇汇率必然升高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