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是“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是“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是“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摘自1978年5月《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二 日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摘自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图一是1985年9月23日。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图二是1997年3月3日。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的观点的关系。
(2)材料一与材料二提出了什么思想路线?***对这一路线的提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图一封面上的“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是否符合实际?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4)根据图二分析,***去世后,继任者为“下一个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怎样的方向?
答案
(1)材料一提出不以某一伟人的思想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对任何理论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材料二明确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挥了领导作用。(3)不符合实际。以***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不是远离了马克思主义,而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4)在党的十五大上,把***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了***理论的相关知识点。(1)由材料一“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材料二“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可概括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的不同在于材料一提出不以某一伟人的思想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对任何理论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材料二明确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者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材料二“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可知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这一路线的提出发挥了领导作用。(3)根据所学可以推断,图一封面上的内容不符合实际,结合相关的历史事实,可以从其历史意义评价***理论。(4)根据图二分析,再结合教材的说明可知在党的十五大上,把***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继任者为“下一个中国”的发展指明的方向。
举一反三
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探索经历了从“西学东渐”到“走自己的路”。阅读材料
材料一: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材料二:***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材料三:***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扬了***思想,从而形成了***理论。***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问题:
(1)结合听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救国理论和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说***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创造的民主革命道路指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的“继承和发展”分别指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和***曾分别于1949年3月和1979年1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2007年2月7日京西社区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1981年,***在对***评价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以上述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各是什么?
材料二 江泽民说:“***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05年7月31日中国军网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面作了哪些成功的探索?
材料三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07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报告
(4)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继承和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所开创的哪些政治、经济路线或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1年)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力报》(注:应为《民立报》,作者系音译),那是一份民族革命的报纸,刊载着一个名叫黄兴的湖南人领导的广州反清起义和七十二烈士殉难的消息。我深受这篇报道的感动,发现《民力报》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材料。这份报纸是于右任主编的,他后来成为国民党的一个有名的***。这个时候,我也听说了孙中山这个人和同盟会的纲领。当时全国处于第一次革命的前夜。我激动之下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堂的墙上。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思想还有些糊涂。我还没有放弃我对康有为、梁启超的钦佩。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别。所以我在文章里提出,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国务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自述》
(1936年6月***接受斯诺采访时自述)
材料二 下图为1911年8月1日《民立报》的影印件,记有“七十二烈士”的报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第一次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性质如何?
(2)***在“第一次发表政见”时赞成在中国实行什么政体?
(3)***为什么说自己当时“思想还有些糊涂”?康、梁与孙中山及***三者所走的救国道路有何不同?
(4)材料一作为口述史料,应用于历史研究有何局限?材料二是原始史料,如果利用这两种是史料来研究***思想发展历程,你有何看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能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分别评述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2)***为实现中国统一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实施效果如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它促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从一国走向了多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指出马克思在1848年和1867年的主要理论建树(著作)。
(2)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先后推行了哪些经济政策?分别说明当时推行这些政策的必要性。
(3)***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78年他在统一人们思想和理论探索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说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