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亿万观众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但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舌尖上的浪费”,却正在成为侵蚀中华民族勤俭持家传统美德的一种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亿万观众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但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舌尖上的浪费”,却正在成为侵蚀中华民族勤俭持家传统美德的一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亿万观众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但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舌尖上的浪费”,却正在成为侵蚀中华民族勤俭持家传统美德的一种恶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在餐饮行业树立文明、健康、科学、勤俭的风尚,中国烹饪协会倡议:餐饮企业要在店堂的醒目位置张贴悬挂反对铺张浪费、倡导节俭用餐的相关提示牌和标语,营造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引导顾客吃多少点多少,理性消费;主动为顾客提供环保餐盒,用于剩菜打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外送外卖业务,在大型宴会上提供自助餐服务。
材料二 一个浪费盛行的国度,不可能涵养真正的现代文明;一个艰苦奋斗的政党,必须懂得成由节俭败由奢的道理。从革命年代“红米饭南瓜汤”的乐观无畏,到建设时期“勤俭是个传家宝,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的生动传承,崇尚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的好作风极大地凝聚了党心民心,成为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奢侈之风盛行,侵蚀着党的肌体健康,损害社会风气,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对此,******指出,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1)结合材料一,说明餐饮行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举措蕴含的经济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政治学依据。
答案
(1)①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的绿色消费,是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消费理念。②制定正确的经营理念和加强科学管理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③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④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文明、健康、科学、节俭的良好风尚。
(2)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我国的执政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作风,有利于加强党风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作风,才能清正党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奢侈之风,给予坚决反对制止,这是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表明党始终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析
本题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经济生活知识。注意设问中的行为主体是餐饮行业,答题应当站在餐饮行业或餐饮企业的角度分析和说明问题,据此,答案涉及绿色消费、勤俭节约、企业经营成功的要素、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等内容。第(2)问考查政治生活知识。设问中的行为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可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领导核心地位等角度展开分析。
举一反三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公告》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照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这一做法( )
①将有力促进中国节能照明电器行业健康发展   
②将影响照明电器行业的发展规模,不利于就业
③有利于白炽灯的互补品节能灯的快速发展     
④将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理念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主要说明(    )
A国
50%的人拥有60%的财富
B国
20%的人拥有50%的财富
 
人均收入
(美元)
人均住房
面积(m2)
人均电脑拥有量(台)
拥有郊外别墅的家庭比例
每年出国旅游人数
A国
29640
80
0.75
50%
70%
B国
35060
64
0.4
35%
12%
A. 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B. 收入预期影响人们当前的消费
C. 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D. 消费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热播,“舌尖上”成为2012年度流行词。
材料一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获得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和收视效果,许多国家和地区争相购买其播映权。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成熟表现形式,以精美的画面和温情的语调,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在表现大江南北各色原生态美食及其制作工艺过程的同时,着力展示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让观众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该片的成功对于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有何启示。
材料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体味中国饮食文化魅力的同时,“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而受讲面子、比阔气的消费陋习等影响,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中央号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必要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扩大内需和科技创新是我国目前避免“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主要措施。下列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措施是:
①增加税收                          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③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皖、湘、鄂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一方面,8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快速增长、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欧洲高15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
材料二 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意识到“同呼吸,共责任”的事实。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改善空气环境的最终出路,就在于公民治理。公民治理,既包括良好环保习惯的养成,也意味着对于环保的积极参与。个人环保意识越强,企业的外部监督就越大,政府治污能力也就越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提出国家防治雾霾灾害可采取的措施。(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的依据,试举一例说明作为公民应该采取的具体做法。(1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