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1960年是21.8∶26.1∶52.1;1962年是33.3∶30.3∶36.3。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反映出(  )A.

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1960年是21.8∶26.1∶52.1;1962年是33.3∶30.3∶36.3。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反映出(  )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1960年是21.8∶26.1∶52.1;1962年是33.3∶30.3∶36.3。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反映出(  )
A.知青下乡促进农业大发展B.中国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C.中央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D.国民经济调整政策成效显著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1960年、1962年农轻重比例最大的变化在于重工业比重下降明显,结合1960年的八字方针,这是国民经济调整政策实施的结果,故选择D项。
举一反三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下列各项内容选自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春联,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
②“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
③“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
④“五谷丰登将再现,六畜兴旺定有时”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②④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若100年前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中国百姓前往上海不可能采用的方式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乘坐蒸汽轮船B.乘坐火车机车C.乘坐民航客机D.乘坐马车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民国初期工业分布示意图               一五计划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

材料三  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个时期工业化发展后来遭遇挫折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三个图表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3分)
(3)材料三与材料二中1956年的图示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提示:从公有制经济成分及其它所有制经济形式的比重上归纳。)并指出变化的原因。(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留给我们的启示。(2分)
银秀村的200亩水田由村官暗中签约出让,村民获悉后立即表示反对,情绪激昂的村民启动罢免村主任的程序,接着改选新人,保住了水田。材料反映了村民 (  )
A.可以随意罢免村官B.有较强的民主、维权意识
C.盲目选举村官D.阻碍现代化工业建设

1949年春,***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点”。下列外交政策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