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大局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大局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大局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国家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社会安定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十分紧要。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举行首次会议,习近平强调: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6分)
(2)请从《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角度,阐述你对“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理解。(6分)
(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在我国“国家安全”问题上,党、政府和公民应如何作为?(6分)
答案
(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总体安全观既看到我国国家安全总体稳定,又看到国家安全面临的诸多威胁和挑战,既立足国家安全整体,统筹全局,又重视了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3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总体安全观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来认识国家安全问题,形成了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完整准确的认识,提出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3分)
(2)①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就要增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治理能力;就要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与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关系。(3分)
②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就要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与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关系;就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分)
(3)党要制定正确的国家安全政策,发挥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2分)政府应认真履行各项职能,切实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2分)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同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分析说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本题的切口不大,直接考查学生对联系观点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表述,从中获取答题的突破点。“总体安全观”既看到我国国家安全总体稳定,又看到国家安全面临的诸多威胁和挑战,既立足国家安全整体,统筹全局,又重视了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这正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也体现了政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坚持系统优化、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等联系的观点。
本题要求学生从《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说明“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本题并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范围较广。解答本题学生必须认真分析材料中关于“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表述,从中找出答题的突破点。经济生活中涉及国家安全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增强国际竞争力、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等;文化生活中涉及国家安全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与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关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
本题要求学生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在我国“国家安全”问题上,党、政府和公民应如何作为。解答本题学生必须认真分析设问,设问中“党”、“政府”以及“公民”三大主体给我们解答本题提供的方向。解答本题学生可从党的地位、政府的职能、公民的义务三个角度分别去分析说明。
举一反三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经济学道理的是
A.3D打印技术潜力巨大,将带来制造业的革命
B.4G手机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C.远程网络技术使人们享受到网络教育和网络医疗
D.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推动了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超54%,2018年将达60%。未来5年,我国新增城镇人口所需商品房及配套的商业、交通、医院、学校等,都将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这表明   
A.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B.城镇化能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C.只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才能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D.加快城镇化发展,必须把市场调节的决定作用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为此,政府要
A.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B.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C.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D.积极调整企业经营战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环境治理中,政府一方面倡导绿色消费,另一方面引导企业绿色生产。下图显示的是不同收入水平下人们的绿色消费倾向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企业的绿色生产倾向。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在长期的社会经济活动中总是相互作用、互动发展的。

(1)画出下图中D1未来变动的曲线图(用D2表示),从右表中选择两项能够引起D1向D2变动的因素,并分别说明理由。(6分)(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画清楚)
①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②人民币贬值
③社会环保意识增强
④高能耗产品生产成本增加

注:P为商品价格,Q为环保类产品消费需求量。
(2)请简要分析企业绿色生产和消费者绿色消费是怎样实现相互作用、互动发展的?(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浙江再次焕发生机,国有经济在“混合”中增强了控制力,民营经济在“混合”中开始了第二次飞跃,两者在融合中提高了浙江经济的总体实力。这是因为,浙江省
A.调整生产关系,使其与生产力相适应
B.调整上层建筑,使其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C.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新格局
D.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