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下表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财政收入18.5%2

材料一:下表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财政收入18.5%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下表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财政
收入
18.5%
24.24%
31%
23.1%
11.7%
21.3%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10.33%
12.09%
17.24%
14.47%
8.83%
14.2%
材料二:已开启的“十二五”,将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中实现“国强”到“民富”的转变,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到“民富”的“美丽转身”。
小题1:请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分)
小题2:结合材料二,从我国经济制度的角度说明怎样由“国强”向“民富”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美丽转身”?(12分)
答案

小题1:材料一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现较快增长,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一直低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2分)
小题1: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国强”向“民富”的转变提供物质基础。(3分)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3分)
3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3分)
④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要强化税收的调节作用,整顿分配秩序,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或回答财政的作用,加大财政民生支出。) (3分)
解析
本题以“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经济制度知识的理解。
小题1:可以从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合材料分析回答。
小题1:可以从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等方面分析回答。
举一反三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说明
A.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
B.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不存在矛盾和冲突
D.各种所有制经济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关人士在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指出,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民营经济解决了中国80%的就业,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说明
A.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民营经济已在我国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
D.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因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③是由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决定的
④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某市各类经济成分在本地GDP增长中的贡献率如下图:

分析上图,可以看出
A.非公有制经济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
B.该市GDP的增长是以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为代价的
C.该市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D.混合所有制经济在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上发挥着主导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观点中对公有制认识正确的是
①公有制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
②公有资产必须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占优势
③必须保证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