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28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居于全国省区首位。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让更多农民走出土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让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多元收入结构中的

连续28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居于全国省区首位。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让更多农民走出土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让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多元收入结构中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连续28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居于全国省区首位。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让更多农民走出土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让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多元收入结构中的主体支撑。这表明
①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前提
③完善分配政策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助推了农民增收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是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①符合题意;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④符合题意,选D;②不符合题意,不选,③错误, 生产力的发展是农民增收的前提。
举一反三
(28分)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年份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总额(亿元)
研究与试验放在经费支出
(亿元)
GDP(万亿元)
2006
2566
3003
21.6
2008
4490
4616
31.4
2010
6654
7062
40.2
2012
 
10242
50.8
 
材料二  2006年——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2分)
材料三  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科学论证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 500亿元,将通过以下五个渠道筹集:①按“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③通过价格杠杆疏导部分治理成本;④地方政府加大民生领域“煤改气”、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等的政策支持力度;⑤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哪些影响。(14分)
材料四  2014年2月4日人民网载文指出,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然而一些地方非法占用土地的现象愈演愈烈。在大量违法用地的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地方政府所为。安徽省某县近年来采取少批多征、未批先征等手段,违法占用农民耕地千余亩,引发冲突,造成政府和群众的关系极度紧张。一些群众认为,这些被占用的土地设为开发区和工业园,名为发展经济,其实就是圈地炒地皮。
(3)结合材料四,谈谈如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建设法治政府。(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秒你能做什么? 2014 年3 月14 日,来自上海的Keen 安全团队,用15 秒攻破最新的苹果桌面操作系统,而在此之前该系统已连续三年保持了“不败金身”。同时被他们攻破的还有Windows8.1,耗时仅20秒。最终,在众多世界级高手面前,Keen 安全团队被“双冠”加冕,这样的成绩证实了中国安全团队在技术上已走到世界领先的位置。Keen 团队的成功带给求职者的启示是
①当代年轻人应树立自主择业观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③劳动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       ④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发展信息产业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几年,中国铝业有限公司连年巨亏,而国内几大民营铝企却“形势大好”。某民营企业老总分析国企亏损的原因时说:“一是管理不行,二是机制不行。”而中铝某工厂的干部比自己企业的员工还多,中铝下属企业的基层工人也说“有时感觉,车间里干部比干活的还多”。针对上述现象,国有企业应
①对民营企业进行兼并、联合   ②建立真正的公司制管理体制
③使收入分配向普通工人倾斜   ④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般来说,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必然导致就业人数减少,就业率也将应声下跌。不过,统计结果却显示,2013年前三个季度,尽管宏观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但城镇新增就业总体平稳,出现所谓“不对称现象”。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经济增速虽减缓,但社会需求扩大,刺激就业
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供过于求,利于就业
③个人的就业观念转变,比较适应当前经济形势
④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策支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13年年末我国人口数及其构成,见下表

注: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6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材料二: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高储蓄、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计算我国2013年人口抚养百分比(x%,其中x取整数),并分析人口抚养比的上升会对我国企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6分)
(2)随着我国传统人口红利期的逐步消失,请从右表中选择三项能够应对的措施,并分别说明理由。(6分)
①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②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
④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⑤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放开二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