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分)福建是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同时也是全国著名的产茶区,建设美丽茶乡既是生态福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丽福建的靓丽风景线。某校高三同学以

(42分)福建是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同时也是全国著名的产茶区,建设美丽茶乡既是生态福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丽福建的靓丽风景线。某校高三同学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42分)福建是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同时也是全国著名的产茶区,建设美丽茶乡既是生态福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丽福建的靓丽风景线。某校高三同学以“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福建”为主题开展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同学甲:2012年福建省茶叶总产量达32.1万吨,毛茶产值150亿元,均居全国第一位;全省涉茶人数超过300万人。近些年福建省大力建设生态茶园,发展名优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使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福建省如何建设生态强省,推动茶叶发展?(12分)
同学乙: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2)有人认为: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关键是加强人大对政府监督。请你用《政治生活》相关原理评析观点(12分)
同学丁:发展绿色经济,不仅可以节能减排,而且能有效地扩大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重要结合点,是促进发展、转变方式的重要引擎。福建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3)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结合材料三谈谈应怎样促进福建绿色可持续发展?(9分)
同学丙:连绵中国茶文化历史,福建茶文化凝聚着地理灵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类的创制要数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艺也数福建最奇,福建茶叶在中国茶叶发展乃至世界茶叶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4)以“弘扬福建茶文化,增强爱国爱乡正能量”为主题,为中学生设计一个行动方案,并简要说明实施行动方案对中学生意义。(9分)
答案

39(1)①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茶叶种植结构,运用高科技,培育高优茶叶品种,③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④加强宏现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鼓励茶叶深加工,引导茶企业创立知名茶品牌。 ⑤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动茶叶发展。(答出四点给12分,如从其他角度回答有理可酌情给分〉
⑵①人大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具有监督权,可以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政府进行监督: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具有知愔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可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和实施进行监督。 ③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司法机关都可以对政府监督。(答到其中三个监督主体就可以给3分)④政府机关要完番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体系。(每点3分,如答到一靠民主,1法制,完善行郷督体系可得3分,但本题总分不超过12分)
(3)(9分) 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2分)②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促进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2分)③注重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趋向,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改进消费模式各部分优化组合,发挥整体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效果。(2分)④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发展绿色经济,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做到优化组合。(3分)
(4)(9分)行动方案:出一期“弘扬福建茶文化,增强爱国爱乡正能量”黑板报;开展茶叶生产与制作的实践活动体验;写一封“弘扬福建茶文化,增强爱国爱乡正能量”倡议书等。(3分)
意义:有利于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答出三点给6分,如从其他角度)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本题为措施类主观试题,要求学生回答如何建设生态强省,推动茶叶发展。措施类主观试题。回答本类试题要注意抓主体,经济生活中要注意分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三个角度加以分析。本题从国家角度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宏观调控等;企业方面要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为辨析题。回答本类试题要注意观点完全正确的题目解题步骤是首先指出观点的正确或科学性,接着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观点完全错误的题目解题步骤是首先指出观点的不科学之处,接着说明理由和原因,最后提出正确的观点。材料中的观点看到了人大对政府的监督,这是合理之处,但是忽视了政府、党和人民的重要性,所以考生还要从这几个角度加以阐释。
(3)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即系统优化的观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分别从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分析事物这几个方面回答即可。
(4)本题比较灵活,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行动方案,并简要说明实施行动方案对中学生意义。本质上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考生要注意的是写出措施后一定要写出其文化意义。如出一期“弘扬福建茶文化,增强爱国爱乡正能量”黑板报,此举有利于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热爱。
举一反三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促使某产品生产企业从状态A 向状态 B(如图)转变,应该
A.增加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
B.创新企业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C.薄利多销,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相对圈定的价格
D.对外开放.加大境外投资的力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2 分)福建某镇文化遗产丰富,是历史名镇、经济重镇,也是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材料一 该镇现有石材企业近千家,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地区,但也带来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该镇部分企业抓住经济转型契机,大力发展“绿色石材”,推动产品升级换代,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具体措施有
观念转变
生态理念引入石材板块
结构调整
重视生产专业化、产品精品化
技术运用
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
产品升级
参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循环经济
重视碎石石粉回收利用
……
……
(l)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石材企业应如何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10 分)
(2)2014 年 3 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 公布。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谈谈该镇应如何进一步推动“绿色石材”产业的发展。(12 分)
材料二 该镇城镇化建设突出两大特色:是依托山水秀丽、人文荟萃优势,打造乡愁文化,创建生态文化;二是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公共服务,鼓励社会各方建言献策,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3)结合该镇城镇化建设两个特色,为图 15 “铁三角”文化遗址提出一个保护开发建议并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论证所提方案的合理性。(10 分)
(4)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府应如何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10 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1月7日,《福布斯》杂志中文版发布了2014年度中国上市潜力企业100强。这100家上市企业
①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
②财务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③其监事会负责对***大会和董事会的监督
④其***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作为决策机构负责公司的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经济密度是指区域国民生产总值与区域面积之比。它代表了城市单位面积上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土地利用的密集程度。下表为我国各地平均经济密度的等级划分及代表城市名称。
等级
人口密度
代表城市
平均经济密度
1
大于0.1
上海、北京、广州等
1.18875
2
0.05—0.1
济南、西安等
0.36
3
小于0.05
拉萨、呼和浩特等
0.10454
 
注: 人口密度单位(万人/平方千米)  经济密度单位(亿/平方千米)
材料二:2012年上海市的人口密度0.36(万人/平方千米),经济密度则为3.02(亿/平方千米)据全国首位。该年上海常住人口2380万,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26‰,在连续19年户籍人口负增长后,上海户籍人口首次正增长。
(1)据表概述我国经济密度分布的特征,分析其与人口密度的相互关系(9分)
(2)简述2012年上海户籍人口首次呈现微弱正增长的原因。(3分)
材料三:上海致力于“四个国际中心”的建设,即在2020年前将完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3)有经济学家认为上海依靠“数量型人口红利”提升经济发展已行不通了,必须向“质量(技术)型人口红利”转变,根据上海积极建设“四个国际中心”的需求,分析此建议的合理性。(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科学论证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 500亿元,将通过以下五个渠道筹集:①按“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③通过价格杠杆疏导部分治理成本;④地方政府加大民生领域“煤改气”、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等的政策支持力度;⑤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哪些影响。(14分)
材料二: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伟大的航天精神,离不开航天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极大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2)据此有人认为:“发展航天事业,提升航天文化软实力,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请你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评析这一观点。(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