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十七大报告就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新提法 材料二:公民财产性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富裕程度的重要尺度,但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为

材料一:十七大报告就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新提法 材料二:公民财产性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富裕程度的重要尺度,但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为

题型:0112 月考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十七大报告就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新提法
材料二:公民财产性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富裕程度的重要尺度,但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为2%左右。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
材料三:中国城乡高度分割和城乡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已经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尽管在不同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有所差异,但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表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性特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居民收入的官方定义,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从1997年的2.47:1上升到2007年的
3.33:1。
材料四:广东劳动报酬占GDP比重
(1)关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新提法“新”在哪里?有何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三、四,谈谈如何落实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也兼顾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注重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注重公平,有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2)①初次分配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实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以实现初次分配兼顾公平。(6个要点选取3个要点即可)②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过程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3)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符合我国分配制度中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的尊重,有利于对公民权利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举一反三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我们应该:[     ]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效率与公平只具有一致性
D.二者也存在矛盾
题型:湖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国务院决定从2010年起,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确定的工资。实施绩效工资

[     ]

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 ②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所有劳动者的收入 ③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④能够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0102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句话强调的是[     ]
A.在收入分配中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B.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根本途径
C.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
D.收入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题型:0102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这说明  [     ]
A.我国分配严重不公  
B.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偏低
C.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
D.在我国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得到了充分体现
题型:0102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