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2年——2013年6月按季度统计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如下图材料二  2013年7月16日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2年——2013年6月按季度统计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如下图材料二  2013年7月16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2013年6月按季度统计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如下图

材料二  2013年7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在座谈会上表示,从国内外实践看,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有客观必然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
材料三 2013年10月7日,***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说,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自困。我们要秉持茂物目标精神,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不能“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1)请简要评析材料一反映了我国2012年——2013年6月人均收入变化呈现什么情况?(6分)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对我国经济形势的把握及要求?(14分)
(3)简要分析材料三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什么对立?(6分)
答案

(1)①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增加。(2分)②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回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农村居民高于城镇居民。(2分)③应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分)评分说明:第(1)问第③点如果回答: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同样给2分。
(2)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经济运行会出现一定波动。(3分) 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要求稳增长,保就业,防范通货膨胀。(3分) ③“稳增长”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3分)④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分)⑤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要求防范通货膨胀。(3分)评分说明:第(2)问如果从其他角度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①体现了联系与孤立的对立。(2分)②“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分)③“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体现了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坚持孤立地看问题的观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设问比较新颖,打破了过去图表题的设问方式,而是让考生评析材料一反映了我国2012年——2013年6月人均收入变化呈现什么情况。但是解答的步骤是一致的。读图做到三读:首先读表头,了解主旨。根据本题图表,可以知道本图反映的是2012年——2013年6月按季度统计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其次是读内容,了解具体情况。读图时要遵循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具体到本题,可以发现规律是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回落;差距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农村居民高于城镇居民。最后应该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回落指出措施即可。
(2)本题设问有一定的创意,考查的知识点比较细,用比较全面。回答本题,一定要紧紧扣住材料。本题的设问是分析材料二中对我国经济形势的把握及要求。从何下手呢?首先可以分析“从国内外实践看,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有客观必然性”的原因,可以从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入手。其次可以分析”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这一信息可以从宏观调控的目标进行分析;再次要分析为什么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这个可以从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入手、就业的重要性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为什么“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该点可以从通货膨胀的危害的角度进行分析。
(3)本题的设问指向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什么对立。本文中已经包含着只是限定即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的知识。“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体现了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坚持孤立地看问题的观点。***的话说明的是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因此体现的是联系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举一反三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问题非常突出,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解决该问题,政府应当
①促进经济发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②更加重视公平,消除居民收入差距
③打破行业垄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④坚持效率优先,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许多省份雾霾天气频发,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013年10月份,中央财政安排50亿资金用于清洁北京周边空气,不少地方也加大治理雾霾天气的资金投入。这说明
①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行政手段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不可或缺
③市场解决不了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④财政投入为改善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看漫画《行业不同,想拉近下距离也难》。要改变这种状况,你认为解决的根本措施是:
A.加强税收调节,调整税收结构
B.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D.努力扩大生产,把蛋糕做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家发改委表示,国家计划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推广高效节能产品,使高效节能产品份额到2012年达到30%。财政在这里主要发挥了
A.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B.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C.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2015年,随着南广铁路和贵广铁路的先后通车,肇庆将进入高铁时代。国家花巨资修建高铁,体现了
A.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国家必须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