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3日晚,在中国最早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专家曹凤岐引用美国公司实例,支持分红理论。他说:“在美国,像巴菲特的公司、苹果公司那样由于高成长而多年

2011年11月23日晚,在中国最早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专家曹凤岐引用美国公司实例,支持分红理论。他说:“在美国,像巴菲特的公司、苹果公司那样由于高成长而多年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2011年11月23日晚,在中国最早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专家曹凤岐引用美国公司实例,支持分红理论。他说:“在美国,像巴菲特的公司、苹果公司那样由于高成长而多年不分红的企业是少数,大多数美国公司是分红的,而且分红比例很高。”这告诉我们 [     ]
A.我国要进一步健全和规范现代企业制度
B.分红是公司制企业给员工的额外奖励
C.我国公司制企业内部存在着分配不公平现象
D.我国企业在公司制改革推广方面的效果较差
答案
A
举一反三
下图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一种宏观经济的收缩过程,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过程中各环节相应的调控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采用的手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处广东省粤西山区的某市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国有经济比重大,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在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无论是改造传统产业还是发展新兴产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都会出现下岗工人和失业工人,因此有人说发展该市经济中存在着两大难题: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人往哪里去?
材料二、近年来,广东省某市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将加强自主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来抓,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特色经济,形成了东部高新技术、北部传统优势工业、南部加工出口工业的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政府发挥科技、资金等资源的优势,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几年的努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
(1)请你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知识提出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这两大难题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广东省某市如何开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管仲认为:任何商品都是“重则至,轻则去”,国家要采取“敛轻散重”的策略,购进人民所轻者,抛售人民所重者。同时,采取“以重射轻”的方法,用高价收购市场上跌幅较大的商品,以改进商品价低滞销的状态,使物价稳定下来,防止商品飞散他处。据此回答1—2题。 1.管仲提出的策略和方法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
①稳定物价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目标②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③价格变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④人民的喜好决定商品的供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敛轻散重”策略和“以重射轻”方法都肯定了 [     ]
①“轻”与“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②“轻”则是“重”,“重”则是“轻”③“轻”与“重”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④“轻”者恒“轻”,“重”者恒“重”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5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指出,为补偿火力发电企业因电煤价格上涨增加的部分成本,缓解电力企业经营困难,保障正常合理的电力供应,决定适当调整电价水平。这一举措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  [     ]
A.价格手段,通过价格监管规范企业生产行为
B.经济手段,通过经济利益影响市场主体行为
C.法律手段,通过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引导消费
D.行政手段,通过行政命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题型:天津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存在较多有利条件,但同时也面临国际国内诸多挑战。为此,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两种政策的共同目标是  [     ]
A.解决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矛盾,抑制消费过快增长
B.解决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抑制投资过快增长
C.实现我国经济总量平衡,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D.通过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题型:天津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