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

题型:山东省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并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1)描述图9表明的变化,并依据图10和材料三阐释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阐明表4中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括知识,概括说明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是如何体现政府宗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二,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变化:2005—2008年我国税收收入总量不断增加,2005—2007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速不断提高,2008增速下降。原因:①经济发展水平是税收收入的基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决定着税收收入的变化趋势:②税收政策是影响税收收入的重要因素。2008年下半年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影响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2)①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利于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②下调个人住房交易税,有利于降低交易成卒,鼓励住房交易,扩大消费需求;③增值税全面转型,有利于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扩大投资需求;④税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①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②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共建和谐社会。
(4)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结构性减税;②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实现;③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实行结构性减税,将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举一反三
历史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就有可能进入以居民购买力充分释放、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为特征的快速发展期。2008年我国平均GDP达到3312.6美元。为了有助于实现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可以实行的措施是[     ]
A、控制银行消费贷款规模
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C、提高消费品的零售价格
D、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增加居民的利息收入
题型:上海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稳定物价和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两大目标,但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回答1—2题。
1、进行宏观调控,促使经济状况从B点向A点变化的经济手段是[     ]
A、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B、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
C、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
D、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实施限价
2、基于上图所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政府在当前宏观调控中应当[     ]
A、把握重点,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
B、遵循规律,促进二者的协调增长
C、立足整体,防止二者的循环往复
D、创造条件,避免二者的相互制约
题型:北京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
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题型:浙江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通货膨胀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
B、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C、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D、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
题型:福建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投资率是总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消费率是最终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投资、消费、出口被喻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与消费为内需,出口为外需)。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的平均投资率约23%,消费率约75%。
材料二:近年来,国家对“促销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提高消费率,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材料三:国务院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安明确要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某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为促进居民消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消费需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城镇化率;积极培育家庭服务、信息服务等消费新热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本市最低工费标准;加大教肓、医疗、社会保障和廉租房建设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打击市场违法行为。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从经济常识角度看,提高消费率有何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材科一和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台材料三,说明城市政府是如何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