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某班以“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甲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某班以“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甲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某班以“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甲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云南旅游产业的最大优势是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他们找到2013年相关数据并绘制出以下图表:

(1)概括图中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
据此,甲组同学认为应该大力开发文化遗产资源。在这一问题上,他们形成了两种观点:
观点A:当前,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不可逆转。开发文化遗产资源应当从市场中寻求出路,将资源推入市场,实现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
观点B:文化遗产作为公益性很强的资源,开发的主体应该是政府。政府应该出台并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科学规划、审慎管理。
(2)请从以上两种观点中任选其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进行评析。(9分)
乙组同学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他们以哈尼梯田为例开展探究,在探究中发现:
哈尼梯田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作,具有丰富的价值。它是哈尼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凝聚着哈尼族关于人居环境选择、生态保护、社会结构等方面独特的经验。它是哈尼族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为哈尼族生存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它是红河南岸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根本、和睦相处的见证。
(3)结合乙组探究内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8分)
丙组同学通过探究达成以下共识:
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既不能片面追求“发展”,也不能过分强调保护。要根据各地发展条件,量力而行,区别对待,尤其是那些适合市场的文化遗产更应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开发和保护的各种因素,加强“顶层设计”。
(4)请你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谈谈对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认识。(9分)
丁组同学在探究中发现,当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以下问题:
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文化保护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部分文物部门保护不力甚至存在监守自盗;文保单位的资金预算不足,从业人员数量少,专业人员比重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联合国组织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的合作亟待加强;部分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存在随意刻画、破坏古迹原貌等行为。
针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三条建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9分)
答案

(1)2013年,云南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分)云南旅游业收入增速又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分)旅游业拉动云南经济增长,(1分)带动相关行业发展,(1分)促进云南产业结构调整。(1分)
(2)观点A: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全面。(1分)市场能够比较及时、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2分)开发文化遗产需要面向市场,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2分)但是,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文化遗产作为公益性很强的资源,不能单靠市场来调节,(2分)开发文化遗产资源需要加强政府调控与管理,以弥补市场缺陷。(2分)
观点B: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全面。(1分)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文化遗产作为公益性很强的资源,不能单靠市场来调节,(2分)开发文化遗产资源需要加强政府调控与管理,以弥补市场缺陷。(2分)同时,市场能够比较及时、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2分)开发文化遗产也需要面向市场,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2分)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对当地经济有重大影响。(8分)
(4)开发与保护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3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上,要考虑各地条件,区别对待。(3分)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综合考虑影响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各种因素。(3分)
(注: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示例:建议:全国人大要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理论依据:全国人大是最高立法机关,具有立法权。(3分)
建议:公民对文物部门保护不力等现象进行监督和举报。理论依据: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3分)
建议:公民要遵守法律,自觉爱护文物。理论依据: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3分)
(答出其他建议以及理论依据,如培养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以图示加注释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归纳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示中的各项数值以及注释中的信息,并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图示及注释反映出的全部经济信息。解答本题学生既要2013年,云南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要看到是云南旅游业拉动了经济增长,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促进云南产业结构调整。
(2)本题要求学生运用《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任选材料中一个观点进行评析。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分析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通过分析两种观点,同学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两种观点分别是从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方面来说明的,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表述均不全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因此,对于A观点,学生可从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性角度对其进行肯定,也要从单纯市场调节的弊端指出其不合理的一面;对于B观点,学生可从单纯市场调节的弊端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也要从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意义角度指出其不合理的地方。
(3)本题要求学生结合乙组探究内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本题的切口小,直接考查学生对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乙组同学们探究的内容,以从中获得答题的思路。题中材料“哈尼梯田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作,具有丰富的价值。它是哈尼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凝聚着哈尼族关于人居环境选择、生态保护、社会结构等方面独特的经验”,启示我们可从文化遗产的地位、保护文化遗产对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作用等方面展开说明;题中材料“它是哈尼族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为哈尼族生存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说明学生可从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角度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题中材料“它是红河南岸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根本、和睦相处的见证”,启示学生可从传承民族文化对于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方面的意义方面加以分析;另外,学生还可从其对繁荣发展世界文化、展现文化多样性方面去说明。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谈谈对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认识。本题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考查知识的范围较广。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在对材料的分析中找出关键性词语,来确定答题所用的具体知识点。题中材料“ 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既不能片面追求“发展”,也不能过分强调保护”,启示学生可从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角度来分析;题中材料“要根据各地发展条件,量力而行,区别对待”,表明学生可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尊重规律、尊重客观条件等角度来分析说明;题中材料“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开发和保护的各种因素,加强顶层设计”,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4)本题要求学生针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三条建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解答本题学生应认真研读材料中关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问题的表述,从中找出答题的思路。针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学生可从全国人大的地位与职权方面提出全国人大要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的建议;针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保护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学生可从政府健全保护机构、积极履行文化职能角度提出建议;针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部分文物部门保护不力甚至存在监守自盗”的问题,学生可从公民民积极行使监督权的角度提出建议;针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联合国组织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的合作亟待加强”的问题,学生可从政府积极履行对外职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提出建议;针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部分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存在随意刻画、破坏古迹原貌等行为”的问题,学生可从公民履行公民义务的角度提出建议。
举一反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是
A.宏观调控B.财政C.市场D.计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
A.经济手段B.行政手段C.法律手段D.道德手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共32分)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主要传统行业产能利用率
行业
产能
产量
利用率
粗钢
10亿吨
7.2亿吨
72%
电解铝
3000万吨
1988万吨
72%
水泥
29.9亿吨
21.8亿吨
73%
平板玻璃
10.4亿标箱
7.1亿标箱
68%
造船
8010万载重吨
6010万载重吨
75%
 
注:目前普遍的标准是,产能利用率小于75%为严重过剩。我国新兴行业风电设备制造的利用率只有67%,光伏电池为57%、多晶硅只有35%.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问题,并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化解产能过剩为什么要以市场为主导?(12分)
材料二:钢铁是河北的支柱产业,但钢铁又是耗能和污染大户,其污染造成的雾霆天气给当地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当地政府下定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尽管化解产能过剩,压缩淘汰产能7000万吨,将涉及就业人员数百万人,影响GDP上千亿,但当地政府仍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通过结构转型,政府购买服务等各种方式解决遗留问题,真正实现让人民满意的活动效果。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地政府应如何履职才能让人民满意?(10分)
材料三: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是化解产能过剩的主要任务之一。R集团会司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秉承传统文化“和为贵”思想,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和原则;挖掘“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鼓励员工开拓进取,为企业创新发展献计鼓策的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有声有色,.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应当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样重要的地位。中国作为极具活力的经济体,在发展生态文明上具有较强的体制优势和发展动力,体现在
①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可以举全国之力,让全体国民共同参与
③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过程之中              ④我国市场经济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为根本目标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不但影响国家经济发展,而且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宏观经济政策与其产生的影响相对应的是(  )
①稳健货币政策——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需求扩大
②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分配比例——居民收入增加——城乡一体化
③对转让住房征收所得的20%——住房供给减少——房价上涨
④平面显示器免征进口关税——进口显示器价格降低——国产显示器科技进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