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2年10月,党的18大胜利召开,***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他在18大结束的会议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

材料一  2012年10月,党的18大胜利召开,***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他在18大结束的会议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2012年10月,党的18大胜利召开,***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他在18大结束的会议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 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立足生态资源,按照政府领导、企业运作的模式,走出了一条“以旅游带动文化,以文化提升旅游”的产业发展之路,传递着人间天堂朝气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材料三 某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牢固树立生态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环保工程,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统筹考虑,重点发展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的新型“绿色”光源——半导体照明产业,努力推广“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被海内外客人誉为“中国最温馨、最适宜居住的地方”。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打造美丽中国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6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党委为什么高度重视打造美丽中国。(6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打造“美丽中国”的。(6分)
答案
(1)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②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与效益,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⑤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科学、理性、绿色消费,提倡勤俭节约。(每个要点3分,只要答出其中2个即可得满分)
(2)用政党的知识回答即可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中国共产党代表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始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理论部分3分,理论部分答2点即可等3分,结合材料3分)
(3)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该市统筹考虑生态、环境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等做法就做到了这一点。(2分)②矛盾有主次之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该市在统筹考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时,重点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做到了既全面又要抓住了重点。(3分(考生若运用其它哲理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考生若运用其它哲理回答问题,或答题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属于经济生活生活的措施类试题,在政治学科考试中,是常见的一种题型,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相关知识,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设问要求,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打造美丽中国的合理化建议,涉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 相关知识,作为措施类试题,解答时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即谓+宾式。
(2)本小题属于原理分析类试题,是政治学科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此题指向性明确,相对比较简单,需要学生准确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解题步骤是原理表述+扣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审清题意,吃透教材,掌握解题步骤。
(3)本题属于运用哲学原理分析的措施类试题,是哲学试题中比较难的试题,解题关键是要求学生吃透原理,注意相关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材料信息中找出解决的措施,再由措施抽象出原理,结合题中信息,归纳提升,将原理与措施进行有效对接。解题步骤是原理表述+措施。
考点:《经济生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知识、《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的知识、《生活与哲学》价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举一反三
近年来,饭店、酒楼包房的“最低消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设置“最低消费”的作法
① 体现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 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③ 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
④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降低农产品流通费用,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把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扩大到部分鲜肉蛋产品,并从今年起三年内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上述措施
① 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农业生产
② 能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居民消费
③ 是国家为了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④ 能节省物流成本,降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
材料一 新型城镇化,核心泛以人为本,关健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造福百姓,富裕农民。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蕴含着最大的内需潜力,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但是,绝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来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还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其健康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要深化企业、财税、金融、户籍、土地管理制度、价格等方面的改革,释放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持久动力,最终使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民得到实惠。
(l)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中所组含的经济道理。(12分)
材料二 城镇化在逐渐改变了我国经济的落后面貌,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些城镇改府公共服务意识比较淡薄,通常对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差别化公共服务,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尤为突出;大量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但往往无法在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特遇;一些小城市和小城镇经济发展乏力,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对转移人口的吸引力不强等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解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与以往政府提出的“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相比,有了一个更高的视角。下列对收入分配差距认识正确的是
① 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
③ 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④ 消除收入差距是社会土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世界发达国家一片经济低迷、衰退的背景下,德国经济仍表现出稳健成长的态势。德国一些基础体制与中国有相近之处,同时中德都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因此德国模式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关于德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主导特征明显,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和忠诚
B.通过发挥市场作用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作用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C.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国家干预少
D.国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从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变革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