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材料一:实现包容性增长,应该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

(32分)材料一:实现包容性增长,应该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2分)材料一:实现包容性增长,应该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
材料二:2010年10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该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自2007年12月第一次审议,到今天刚刚通过,差不多审议了3年的时间,共审议了4次。一般的法律案审议3次,这部法律案审议了三年四次,可以看出社会对这部法的关注,而且也可以看出来,这部法涉及的问题非常重大,涉及的制度特别复杂。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第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保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第一次审议的时候,应该说法律草案规定的覆盖面还是有限的,这三年的过程也是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推进的过程,也是公民、企业和政府社会保险意识提高和增强的过程。
材料三: 2009年9月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针对社会事业长期发展滞后.民生领域“欠账”多的实际,近几年来我国财政逐步转向“民生”财政,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在相关领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既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目标提几条建议。(11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三年四次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是如何体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公共财政支出转向的必要性。(9分)
答案
(1)①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注意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
③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⑤刺激消费,扩大内需,通过投资、消费和出口协同拉动,实现经济增长。
⑥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⑦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每点2分,答出6点得满分11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条文的出台是专家学者根据中国实际通过多次调研论证,征求各方面意见形成的。②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或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是通过多次审议,作出多次修改而形成的。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审议必须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一次审议时草案的覆盖面是有限的,三年的审议过程使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更加广泛。(每点3分,满分12分)
(3)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社会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公共财政支出方向的转变,既能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也能促进经济发展。
②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民生领域“欠账”多的实际,公共财政必须从对一般性领域的直接投入转向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投入。
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既要抓好经济建设,又要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公共财政支出方向的转变,有利于解决社会事业长期滞后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每点3分.满分9分)
解析

举一反三
记者从商务部获悉,截至2010年11月30日,今年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新家电2914.8万台,实现销售额1093.6亿元,回收旧家电3021.2万台。家电行业开展以旧换新活动(  )
①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②有利于刺激消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有利于刺激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B.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统计,某市已有大型百货商场70多间,但现在还在兴建一大批大型的百货商场,位置密集,品种重复。而国外,一个大都市往往只需要20间大型百货商场。我国的情况反映出
A.必须发挥出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B.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的特点
C.优胜劣汰必然导致无政府状态
D.我国的市场经济活跃,商品需求量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含义。下列做法中能体现包容性增长的是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较快发展 
②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③继续加大税收征收力度,为经济发展夯实物质基础 
④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
A.②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二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经济工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材料一中的“五个坚持”蕴涵了哪些哲学道理?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怎样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什么经济学意义。(8分)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高度重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12月,世界多家央行大幅降息,以期重振市场信心,抑制股票等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同时进一步降低信贷成本,以避免实体经济部门受到严重冲击。
对世界多家央行联合大幅降息,理解正确的是
A.各国运用货币政策加强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调控
B.各国运用财政政策加强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调控
C.降息会降低企业信贷成本,实体经济不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
D.通过此次降息,必将刺激股市的回升,挽救金融危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