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上海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调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上海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调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上海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
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试验区的设立对于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合理性。(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设立上海自贸区的过程中,党、全国人大、国务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2分)
答案

(1)①设立上海自贸区,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完全高效的开放性经济体系。(3分)
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3分)
③有利于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能够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养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4分)
④有利于调整优化我国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4分)
(如学生根据职能转变和和行政体制改革答出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效果可酌情给2分,但不超过总分14分。)
(2)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设立上海自贸区实现对国家的领导。
②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部分法律规定,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实行决定权和立法权。
③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务院在全国人大会常委会授权下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
④国务院在全国人大会常委会授权下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是在决策中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每小点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认识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可以从原因和意义两个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是我国成立上海自贸区的形势所在和发展所需。
(2)该题考查学生对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的识记和运用。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从各自的性质、地位、作用上分析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他们所发挥的作用。
举一反三
材料一 200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和居民人均收入统计表
 
年份(年)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国内生
产总值
数量
(亿元)
314 045
340 903
401 513
473 104
519 322
比上年
增长(%)
9.6
9.2
10.4
9.3
7.8
公共财
政收入
数量
(亿元)
61 330
68 518
83 102
103 874
117 210
比上年
增长(%)
19.5
11.7
21.3
25.0
12.8
农村居
民人均
纯收入
数量
(元)
4 761
5 153
5 919
6 977
7 917
比上年
实际
增长(%)
8.0
8.5
10.9
11.4
10.7
城镇居
民人均
可支配
收入
数量
(元)
15 781
17 175
19 109
21 810
24 565
比上年实
际增长(%)
8.4
9.8
7.8
8.4
9.6
注:①表中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②表中2008年至2011年公共财政收入数据为决算数,2012年为执行数;③表中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材料二 世界主要经济体2008~2012年GDP增长速度(%)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预测)
世界
2.8
-0.6
5.0
4.2
4.5
发达经
济体
0.2
-3.4
3.0
2.2
2.5
美国
0
-2.6
2.8
2.3
2.7
欧元区
0.5
-4.1
1.8
1.5
1.7
日本
-1.2
-6.3
4.3
1.5
1.8
俄罗斯
5.2
-7.9
3.7
4.3
4.4
材料三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的总格局,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正如******指出的:“我们还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变化。”“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要全面地看,辩证地分析。既要充分看到这些年来我国发展成绩巨大,有利条件不断增多,这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坚实基础;又要清醒看到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不利因素,继续前进还面临不少制约和障碍。”“增强忧患意识,充分看到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不利因素,不是消极泄气,而是要避免犯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错误,真正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解决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向政府提四条合理化建议。(9分)
(2)比较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为什么我国能够实现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的总格局。(8分)
(3)结合材料三中******的讲话,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提出,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要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然而截至2013年2月6日,全国仅有京浙等7省市不同程度上调了年度最低工资标准。人民网发文指出,别让工资增长变成无源之水。要避免工资增长成为无源之水,必须(  )。
A.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适当增加企业和劳动者收入
B.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依靠科技管理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C.提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实现工资和生产率同步增长
D.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确保最低工资得以持续增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伊始,我国京津冀等中东部地区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PM2.5频频爆表。此轮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期待拨开雾霾见青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雾为自然现象,霾主要是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PM2.5来源多样,京津冀区域PM2.5来源中,燃煤占35%、机动车占16%,其余来源于工业、外来输送、扬尘、餐饮和其他。北京地区PM2.5来源中,机动车和燃煤因素分别占25%和19%,而外来输送高达19%。此轮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的结果。
材料二 我国现行发展阶段的状况导致能耗水平高,能源消费不合理。2012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1%、45.3%、44.6%,单位增加值能耗比约为1∶6∶1.5。
我国三大产业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1971年的水平基本相当,与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比重高出40%左右。
材料三 表1 2011年中国与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情况(%)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其他能源(包括核能、水
力发电、可再生能源)
中国
17.67
4.5
70.39
7.44
世界
33.07
23.67
30.34
12.92
注: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超过35亿吨,占世界的45%,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的7成以上,煤炭消费34.25亿吨;2012年我国煤炭产量36.6亿吨,前11个月煤炭消费总量约37.2亿吨。
表2 2011~2012年我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单位:万辆)
 
汽车
新能源汽车
2011年
2012年
2011年
2012年
产量
1 841.89
1 927.18
0.836 8
1.255 2
销量
1 850.51
1 930.64
0.815 9
1.279 1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二、三,从经济运行结构的角度,分析此轮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9分)
(2)结合材料四,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战略的依据。(7分)
(3)美丽中国不能雾霾重重。结合材料,从政府履职的角度为治理雾霾天气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
材料一 随着陆地资源逐步紧缺,人类活动进一步向海洋延伸,海洋经济地位加速提升。总体来看,海洋生产总值每增加1元,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相应增加约10元,这是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长期影响。
近五年来我国海洋生产总值情况(单位:亿元)

近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海洋生产总值增长率对比
    年度 
项目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海洋生产总值增长率(%)
11
8.6
12.8
10.4
7.9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9.6
9.2
10.4
9.3
7.8
注:美、日、英三国海洋经济绝对值分别是我国的14倍、13倍和5倍,其海洋产值占GDP的比重平均高出我国0.2~1.8个百分点。
(1)图表(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简要叙述发展海洋经济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国家战略,也是山东经济腾飞的重大机遇。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省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政府领导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编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以指导蓝色经济区的建设;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银行、证券、保险、融资性担保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在沿海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立***通体系,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
(2)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政府上述做法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三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突出发展海洋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一主题;必须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谋划,统筹海陆发展;必须特别考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特色,体现特殊功能和需要。
(3)阐释材料三蕴含的矛盾分析方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3月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主席阐述中国梦、李***总理答记者问并约法三章等都引起了人民的关注和网民的热议。以下是某校高中政治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收集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 中共中央******表示:“担任***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1)请结合材料一,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材料二 李***总理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要努力去实现2020年的目标,测算一下,需要年均增长7%的速度,这不容易。但是,我们有有利的条件,有巨大的内需。关键在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材料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奇葆与四川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四川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强大精神的支撑,这种支撑就是9000万四川儿女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四川状态。在当前,这种状态仍然是建设新四川的强大动力。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同全国两会精神一道融入四川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四川梦的“正能量”。
(3)请运用文化的作用分析四川状态能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四川梦的“正能量”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