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及治理产能过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分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有利于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提高社会劳动生率③提高资源利用

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及治理产能过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分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有利于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提高社会劳动生率③提高资源利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及治理产能过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分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有利于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提高社会劳动生率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提升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①③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分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故B项正确,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无直接联系,②肢排除;④肢夸大了治理产能过剩的作用,排除。
举一反三
近日,京鲁豫等部分地区蔬菜价格迅速下跌引发各方关注。受去年冬季菜价高涨、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影响,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对此,商务部紧急部署对策,稳定蔬菜市场,帮菜农寻找销路。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菜贱伤农”问题的是
①加强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②建立供求信息平台,调整蔬菜种植结构
③减少蔬菜流通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      
④实行蔬菜价格保护、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1月,中国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信产业基金共同收购世界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控股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收购完成后,三一重工将拥有其技术、专利及遍布全球的基地和销售体系。该收购行为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三一重工的核心技术输出B.扩大三一重工利用外资的规模
C.提高三一重工的国际市场占有率D.提升普茨迈斯特的国际品牌形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2月,国务院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与臭氧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这是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力措施。下列有利于减少PM2.5的做法有:
①改善能源结构,尽量使用天然气、水电、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②控制源头,向国外或西部转移高污染的产业  
③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创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通常被用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用“倒U曲线”来考察民营企业,会发现在原始创业阶段,企业业绩与规模呈现正常上升趋势,但发展到一定规模,产品业绩和利润达到一定的临界值(高点)时,会停滞不前甚至严重下降直到消亡。企业要避免进入“倒U曲线”的衰退期,需要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管理等手段,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②坚持诚信经营,以信誉和形象为安身立命之本
③遵循市场规律,适时调整生产经营战略
④适当限制经营规模,延迟曲线“临界点”的出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2分)在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文化产业则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 材料一 下图是2010年我国中部地区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比较(单位:%)
 
产业
占规模工
业比重
产值增速
利润增速
能耗增速
传统产业
(部分)
金属加工业
11.4
30.2
19.2
18.0
钢铁业
14.7
29.2
13.7
27.5
机械产业
12.6
39.9
11.5
17.5
文化产业
2.9
79.5
49.0
1.1
   注:①2010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日本为18.5%,我国2009年为0.38%。②文化产业产值折算为规模工业产值比重。
材料二 2012年2月15日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它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中部某企业决定投资文化产业,结合材料一显示的信息说明该企业投资选择的正确性。(12分)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