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表一  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大体为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表一  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大体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  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率(%)

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大体为75% —80%,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1%左右;我国过去的城镇化比较注重土地和规模扩张,而人口集聚相对滞后,进城务工人员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公民权利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缺失。
表二   2012年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化率
 
2012年城镇化率(%)
与2011年相比上升的百分点
东部地区
62.3
1.1
中部地区
48.7
1.8
西部地区
44.5
1.7
材料二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将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大力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要说明大力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6分)
答案

(1)①图表一说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分);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具有较大差距(1分),在城镇化发展中比较注重物的城镇化,忽视了人的城镇化。(2分)图表二表明我国城镇化区域发展很不平衡(1分);但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呈现提速态势。(1分)
(2)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①有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使经济发展由更多依靠投资和出口向更多依靠消费特别是内需来拉动转变;(2分)②有利于推进二、三产业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2分)③有利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调整我国的就业结构;(2分)④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我国的城乡、区域结构。(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是图表,对图表蕴含的经济信息,要从表头、数据、项目,再结合小注内容加以概括。该题中的图表反映的是我国十年来城镇化的发展及不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既要看到进步性,又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同地区发展的差距,并由此指出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该题主要是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回答推进城镇化的意义,结合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做法加以分析。从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调整上、三大产业发展调整上、协调区域发展上组织答案。
举一反三
货币融通如水之流动,避高而趋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资本因受利润的吸引,不断向低成本、高收益的企业和产业流动,这在经济学上称为“洼地效应”。
近年来,受高回报的利益驱使,大量货币资本逃离生产领域,流向投机炒作市场,而创造真实社会物质、精神財富的实体经济却面临资金短缺,产业“空心化”的危险令人担忧。
实体经济的“空心化”倾向固然与企业的成本提高、税负较重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与企业家的经营观、效益观密切相关。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种地的不如‘炒地’的,盖房的不如‘炒’房的”等投机炒作之风,致使人们追求暴富,崇尚投机。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说明“允许货币资本自由流动”和“政府适当监管货币流动”的经济学依据,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说明应如何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8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运用《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各提一条建议,并说明其理论依据。(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我国今后将在充分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重点发展种养业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产业,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加工销售收益。此举措
①有利于发挥财政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②有利于增加农民按劳分配的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
③可以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
④可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我国及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

材料一: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这对衣食住行、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巨大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材料二:“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快速增加,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2012年11月12日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谈城镇化
李***总理城镇化发展思路框架总结

材料三:城镇化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农民工进城。他们虽然在城镇工作,但在劳动就业、工资福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购买等方面并未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为不完全城镇化人口。东部某省某中心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和睦相处。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上图及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14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李***总理城镇化发展思路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8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并为农民工成为完全城镇化人口提出两条合理建议。(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台戴尔笔记本电脑由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工厂生产CPU;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德国生产内存;中国大陆或中国台湾生产显卡;中国台湾生产风扇;主板由韩国、日本或中国台湾制造;无线卡是由中国、美国或者马来西亚制造……。这说明
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信息全球化D.资本全球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面对某些国家的“双反”调查。我们应该
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总量          ②调整产品结构,转变贸易方式
③利用世贸规则,增强维权意识          ④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市场份额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