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材料一2011年上半年山东省部分地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一览表发展情况城市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速度(%)济南市104.513青岛市17516.5淄博市6

(25分)材料一2011年上半年山东省部分地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一览表发展情况城市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速度(%)济南市104.513青岛市17516.5淄博市6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5分)材料一
2011年上半年山东省部分地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一览表
发展情况
城市
增加值(亿元)
同比增长速度(%)
济南市
104.5
13
青岛市
175
16.5
淄博市
68
8.8
临沂市
63.7
30.8
潍坊市
101
25
   注:依据“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按照这个目标测算,年均增长速度需要达到30%以上。
材料二:我省文化产业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主体实力不强,大型龙头国有文化集团、民营文化企业、外向型文化企业有待进一步发育;二是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市场优势转化的能力较弱;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文化制造业所占比重较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相对簿弱。目前,全省各地正在积极行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1)揭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3分)针对材料二中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7分)
(2)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原因。(6分)
材料三:我省某市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坚持实干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了有效的发展策略,多措并举做强做大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该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产业。
(3)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谈谈城市的做法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9分)
答案
(1)经济信息:我省部分地市文化产业以较快速度增长,但与“十二五”规划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应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3分)
建议: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1分)②提升文化企业发展实力,促进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2分)③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分)④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2分)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能促进山东经济的健康发展。(3分)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我省的综合实力。(3分)
(3)①尊重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该市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3分)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市制定有效发展策略,多措并举做大做强文化产业。(3分)
③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该市坚持把实干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3分)
解析
第一问:考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对于表格题既要注意横向比较,还要纵向比较,才能发现问题,同时对于“注解”一定要重视,通过对注解的思考和对比往往发觉深层次问题,这也是考生容易忽视的地方。通过表格过可以获取:几个省市2011年上半年文化产业同比发展很快,通过“注解”又可发现与十二五的目标存在差距,进而得出今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结论。至于措施要结合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来考虑,材料二透漏出四个问题,因此措施也有四个。
第二问:要求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实质是考查文化的社会作用,主要知识点:文化的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文化竞争力与综合国力等知识。
第三问:本题考查学生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一定难度,实际上考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或者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反对唯意志主义和无所作为思想。考生要紧密结合材料看这三个方面如何体现的。
举一反三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解决贫困问题。2011年11月29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回答6~7题。
小题1: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
①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②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但不利于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③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④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举措,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党中央不断加大对农村、农民的帮扶力度,是
A.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B.政府适时转变职能的体现
C.由现实国情决定的,体现了党依法行政
D.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这表明                                               (   )
A.中国共产党行使着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国家职能
B.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
C.中共中央在国家一切决策中行使最高决定权
D.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机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这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
A.处理好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C.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D.倡导消费,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理解,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B.它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同步富裕
C.它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D.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今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2012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对促进2012年经济工作又好又快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A.经济决定政治
B.政治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C.国务院通过制定路线方针实行对国家的领导
D.国家政权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