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产物,同时也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重大飞跃。思想是行动之源,在中国发展战略面临重大转型时,各级领导能否在思想领域就科学发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产物,同时也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重大飞跃。思想是行动之源,在中国发展战略面临重大转型时,各级领导能否在思想领域就科学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产物,同时也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重大飞跃。思想是行动之源,在中国发展战略面临重大转型时,各级领导能否在思想领域就科学发展观达成高度共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成败。这表明(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B.思想决定着行动
C.科学发展观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成败
D.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着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答案
A
解析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与时俱进的产物,表明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能否在思想领域就科学发展观达成高度共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成败,说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故A入选。B选项观点错误,思想不能决定行动,故排除。C选项观点错误,科学发展观不能决定中国未来发展,只能产生巨大影响,故排除。D选项不符合题意,题中只是提及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而没有涉及到其他国家其他发展道路,故排除。
举一反三
(18分)厦漳泉三地文化相同、语言相通、来往频繁,厦漳泉三地发展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图6)。

材料一  2011年9月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在中共厦门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全力打造创新厦门、宜居厦门、平安厦门、文明厦门、幸福厦门,把厦门建设成为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在工作报告中,多达六次提到了“厦漳泉同城化”,指出要加紧构筑连接岛内外、畅通各组团、服务厦漳泉同城化的交通网络,扎实推进建设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公共服务“五个同城化”。
(1)请指出中共厦门市委正着力厦漳泉同城化建设的政治生活理由。(6分)
材料二 根据《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工作方案》确定2012年前将实现:一批一批同城化交通重点工程加速推进;若干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成投用,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社会保障卡、养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等基本建成并发挥作用;部分领域社会公共服务实现一体化,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劳动就业信息区域共享;资源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金融同城化迈出实质步伐,建成统一的技术交易网络,初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协同开发利用机制;发展质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发展分工协作机制初步建立,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请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厦漳泉同城化的意义。(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中国GDP已经达到33万亿元,增长8.7%,但人均GDP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全球排名第110位。这一材料表明
A.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总体的、低水平的小康
B.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小康
C.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我国必须把坚持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放在首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世界各国随处可见来自中国的产品,“中国制造”让国人引以为荣。据此回答20-21题。
小题1: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虽然中国队与南非世界杯无缘,但“中国制造”却并未缺席这届世界杯。随处可见来自中国的产品,例如:哨子、国旗、假发、手环、头巾等。这主要体现(    )
A.信息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 D.科技全球化
小题2:曾经让国人引以为荣的 “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遭遇了赚微薄利润、陷反倾销泥潭、价廉物美的产品被当成是劣质品的尴尬。有识之士认为,要改变这种尴尬,就要把“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智造”。实现这一提升的关键是(    )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的国家B.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C.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开放领域D.支持企业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元素,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    )
①企业要降低成本,缩小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④公民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下列属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是
A.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B.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C.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D.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