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图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二:国家“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速与GDP增速情况(单位%)注:我国单位GDP所消耗能源是日本的5.1倍

材料一:  图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二:国家“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速与GDP增速情况(单位%)注:我国单位GDP所消耗能源是日本的5.1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图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曲线图。

图二:国家“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速与GDP增速情况(单位%)
注:我国单位GDP所消耗能源是日本的5.1倍,美国的3.7倍,经济增长6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
材料二:目前,我国能耗的70%为工业能耗,能源消费的69。5%为煤炭消费,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燃烧煤排放的。各地政府正致力于发展节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经济。广东省政府认真落实国家环保政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停并转了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加大节能治污力度;引导企业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产品;积极宣传节能常识,群众节能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加节能活动。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广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
(2)结合材料,谈谈企业和消费者应该如何积极参加节能活动?(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哲学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广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12分)
答案
(1)图一反映了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不断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开始好转。(2分)图二反映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增长速度逐步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粗放式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3分)
(2)企业应该:第一,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第二,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第三,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第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每点2分,答出三点可得满分6分)
消费者应该:第一,形成正确的消费心理;不盲目从众、克服攀比心理,坚持求实消费心理;第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每点2分,共4分)
(3)①重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用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政府制定并落实环保政策、企业以绿色环保理念为指导、群众节能意识不断增加,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成效显著。(3分)
②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环保政策的指导下,广东加大节能治污力度、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群众参与节能活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节能减排工作落到了实处。(3分)
③坚持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产品。(3分)
④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政府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积极参与节能活动,使我国节能治污收效明显。(3分)
解析

举一反三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我国碳排放严重,发展低碳经济则十分必要。所谓的“低碳经济”是指尽可能最小量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模式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点。因此,在我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企业必须
①加快低碳管理制度创新和政策的制定;
②加快低碳产品的开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③加快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
④树立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2010年10月31日,历时184天的上海世博会正式落下了帷幕。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给我们留下永远的思考。围绕城市化建设,某校高三(1)班同学展开探究。
【灾后反思】
街道成河流,地下停车场成游泳池、小汽车成“潜水艇”……城市己成水中泽国,这是2010年5月7日特大暴雨给广州留下的记忆。同期江西省赣州市也出现特大暴雨,兴建于宋代的福寿沟,确保了赣州这座千年古城安然度过汛期。为什么古人建设的排水系统历经近千年而不衰,而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却如此脆弱:专家提醒,重城市形象轻人文关怀、重地上轻地下、重经济功能轻生态效益、重速度规模轻长远发展,几乎成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通病。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材料启示我们,城市建设应怎样坚持科学发展观。(6分)
【灾后重建】
洪水过后,为今后蓄洪需要,A市政府拟对地处洼地的某行政村实行整体搬迁。为了使搬迁工作顺利进行,市政府打算召开一次民主听证会,并将此事在全市公布,征求市民意见。
(2)假如你是听证会的召集人,会邀请哪些与会代表,并说明邀请的理由。(6分)
【未来城市】
近年来,中国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2009年城市化率已达到46.6%。“十二五”规划中城市化率将突破50%,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目前中国已有183个城市正在规划“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谋划着“超常规发展”的蓝图。在中国城市的发展中一直面临着两种方向性的选择----作为市民生活的归属地的城市和作为地方政府经营对象的城市,而大部分城市往往罔顾居民的呼声而让后者占据了主导地位。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你认为在城市建设中我国政府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从辩证法角度为未来城市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而努力奋斗。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总结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的发展经验,逐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发展观,它强调(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 ②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进步的发展 ③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发展 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③④
小题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企业(   )
A.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B.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C.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唯一经营目标D.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国家规定对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下列对其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②有利于国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 ③有利于保护环境,引导绿色消费 ④能够从根本上杜绝“白色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③
小题2:请结合经济生活知识,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能体现政府意图的一组关键词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自主创新
B.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
C.持续发展绿色消费自主创新
D.节能减排和谐社会循环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