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的雾霾天让城市大气细颗粒物即PM2.5走进公众视野,环保部门发布的评价结果与群众主观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的雾霾天让城市大气细颗粒物即PM2.5走进公众视野,环保部门发布的评价结果与群众主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的雾霾天让城市大气细颗粒物即PM2.5走进公众视野,环保部门发布的评价结果与群众主观感受存在差异,民众将PM2.5纳入国标的呼声高涨,推动了环保部门态度的巨大转变:从“监测时机不成熟”的推诿、到删除南京气象公布数据的慌乱、再到如今直面问题采取行动:将PM2.5纳入空气环境质量新国标提前实施,公布监测PM2.5时间表和PM2.5监测数据,把PM2.5防治提上“十二五”规划日程。这种巨大转变背后是社会公众的积极行动,是公民意识逐步觉醒后人们对自身健康权和知情权的主动维护。从淘宝网日销数万口罩,到价值2.5万便携式测量仪热销的“我为祖国测空气行动”和“空气质量指数”三次公开征集意见时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公众的环保意识已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介入”。从民间呼声到国家发力,民众和政府的互动,有效推进了“民主环保”的制度建设。   
(1)结合上述材料,从公民角度说明“民意”是怎样促进我国“民主环保”制度建设的。(6分)
(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应用经济生活第十课的知识回答: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有何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有哪些?(8分)
答案

(1)①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公民依法享有身体健康权和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2分)②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信访举报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依法行使上述权利,热议环境保护并为之建言献策,参与民主决策和监督;同时又履行义务参与环境监测和保护,这些促进了政府环境保护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4分)。
(2)(8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从公民角度说明“民意”是怎样促进我国“民主环保”制度建设的,可以通过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和义务、公民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具体途径等角度,围绕材料展开分析。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公民依法享有身体健康权和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此外,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信访举报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依法行使上述权利,热议环境保护并为之建言献策,参与民主决策和监督;同时又履行义务参与环境监测和保护,可以促进政府环境保护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2)本题第一问要求回答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可以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分析;第二问要求回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可以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结构战略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生态环境方面展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举一反三
材料一 四川绵阳南山原来一家国有磁性材料生产企业——通过与多家企业***成立了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实行专业化生产;加强技术创新,研制出了晶品非晶材料,成功突破了欧美各国的技术壁垒,目前,已经有2款产品在欧美申请专利成功。同时该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有利政策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占有了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该企业的做法对四川地区的企业走出困境、扩大开放有何启示?(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新闻报道中,体现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是
A.2012年7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953.5亿美元,增长11.9%
B.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以151亿美元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
C.2013年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闭幕,2000余名各国政要、工商界领袖等出席
D.2013年4月15日,第113届广交会开幕,38个国家和地区的562家企业参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0——2012 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注:①2013 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6085.6亿美元,增长10. 7%,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 57. 8%;②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中包含部分相互重叠的商品。
材料二 当前,我国制造业生产总值为世界第一,让欧美发达国家深感不安,由此提出了剑指中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同时,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严重,我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逐步消失,人才的缺乏,使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水平和供应链整合能力,告别“廉价”和“低端”,走出一条“智造强国”的道路已成为了一个广为关注的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 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在促进制造业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6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为我国走出一条“智造强国”的道路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 年8月2日,中欧光伏贸易之争终于达成和解。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再加上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的结构,导致中国光伏产业屡屡受制于人。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的遭遇给其他外向型企业的警示有
①坚持走低价竞争、加工为主的经营战略 
②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下中国不应该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不应该去追求的过大外贸顺差”,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的这一观点被评为2012年度最具价值的50个观点之一。对“中国不应该去追求过大的外贸顺差”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过大的外贸顺差,会引起更多的贸易摩擦       
②过大的外贸顺差,会引起人民币贬值
③外汇储备过多,要承担外币贬值的风险         
④外汇储备过多,会造成我们货币政策灵活性的困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