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分)2012年11月8日—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

(共24分)2012年11月8日—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共24分)2012年11月8日—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和新理念。
材料一:报告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党的指导思想,同时还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体现党的政治理念从以前的以物为主走向以人为主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内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各行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被提升至我国发展战略的高度。
材料二:报告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1)根据材料一,请分析“新四化”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6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民打造出“美丽中国”?(6分)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公民与政府应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2分)
答案

(1)(6分)①“新四化”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符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2分)②“新四化”提出以人为主的政治理念,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2分)③“新四化”同步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根本要求;(1分)④“新四化”提出了城乡发展、工农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1分)(把“新四化”与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几方面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2)(6分)①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打造“美丽中国”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打造“美丽中国”而奋斗。(3分)②中国共产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美丽中国”的方针政策。(2分)③为了打造出“美丽中国”,中国共产党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1分)
(3)(共12分)公民的角度: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低碳生活,少开私家车、节约用电,对污染环境行为进行举报等(2分)。②依法有序参与政治,通过社会听证等促使政府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电话、信函、传真、邮件等方式向有关部门提出低碳减排的建议。(2分)③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国家利益。敢于同无视环境污染的行为作斗争,采取合法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2分)
政府的角度①履行职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切实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做好优化生态环境等指导工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环保技术水平。(2分)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广泛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实有效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2分)③坚持依法行政,完善环保行政法规和制度,依法处罚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新四化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科学发展观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再结合材料,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符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新四化”同步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根本要求;新四化”提出了城乡发展、工农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2)运用政治常识,突出党的主体地位,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某项活动中该怎么做,回答这类问题从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提出措施。
(3)运用政治生活的原理,从公民和政府两个角度回答。从公民角度要从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角度,要从具体小事该怎么做的角度,要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角度,要从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角度;从政府的角度要从政府的职能入手,从政府的性质宗旨和作用的角度,从依法行政的角度,从政府权力的行使的角度去回答。
举一反三
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共产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地党委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开通了一系列新的民意收集渠道,如党员干部走访群众、开展民意调查、设立群众监督员、召开群众座谈会、政务公开、网络互动等,实现了党群之间双向的良性沟通和互动,为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材料说明各地党委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意义。(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1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表明
①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③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依靠法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城镇化”一词一度成为近两年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热度最高的名词之一,十八大三中全会进一步了提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①城镇化率是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2012年A省城镇化率为49%,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80%。②图2中A表示第一产业,B表示第二产业,C表示第三产业。
表1  A省农民家庭收入的构成(%)
年份
种植、畜牧、渔业、林业等行业的收入
制造、采掘、建筑等行业的收入
运输、旅游、饮食、商贸等行业的收入
其它收入
2008
52.7
30.2
15.5
1.6
2009
47.3
28.5
18.8
5.4
2010
41.6
27.7
23.2
8.5
2011
33.3
26.9
28.4
11.4
2012
30
25.1
32.8
12.1
(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简要说明图表之间的内在联系。(10分)
材料二 交通拥堵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通病。新加坡采用征收拥堵费的办法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效果良好。但这不仅仅是“拥堵费”的功劳,新加坡的公共交通发达,公务车数量很少,这些因素是征收拥堵费的有利条件。日前,北京市计划在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征收拥堵费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但大部分群众认为这一方案不合理。他们认为北京市的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公共交通不能满足市民需求;征收拥堵费对富裕阶层和公务车几乎没有影响;征收拥堵费是治标不治本,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设施和交通管理跟不上才是拥堵的真正原因。
(2)多数人认为北京市征收拥堵费的治堵方案不合理。请依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用“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证明这一观点。(8分)
材料三 古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批古村落濒临消亡。从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来看,古村落保护最重要的就是要形成政府主导、专家论证、民间参与的局面,既要尊重专家学者的文化价值认定,也要尊重和维护村民自治的权利,在政府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民间力量和资本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参与和投入。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尊重学者的文化价值认定与维护村民的自治权利的合理性。(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全国的新风尚。北京一群中青年人发起“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光盘行动”, 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时合理点餐,如有剩余打包带走,“光盘”离开饭店。2013年年终,靠政务宴请过日子的大型高端餐饮业销售下滑明显,开始“入冬”遭遇“寒流”,相关行业纷纷开始转型谋求出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国家机关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让“光盘行动”走得更远?(12分)
材料二  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长期以来,三公经费开支过大,“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屡禁不止,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013年,国家对不合理的三公消费 “出重拳”,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中央出台了“国八条”,大刹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社会不良现象,截至今年10月底,共处理、处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干部2万多人。
(2)结合材料二,请从民主监督方式的角度,谈谈应如何治理三公消费。(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农民一直是30多年农村改革的真正主角。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亿万农民发挥无穷才智,不断进行探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村民自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制度等都是由农民首创的,这些创造推动了农村改革破浪前行。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期,应该继续尊重、维护和发扬群众的首创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改革为什么要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