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9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发表。该《意见》共分8个部分33条,主要涉及完善国家粮食安全

2014年1月19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发表。该《意见》共分8个部分33条,主要涉及完善国家粮食安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4年1月19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发表。该《意见》共分8个部分33条,主要涉及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生活》的依据。(14分)
答案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等,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分)
②中央一号文件确定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和目标,需要政府切实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4分)
③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基层民主制度。这就需要完善和创新村民自治机制,实现村民自治制度化和规范化,发挥好村委会的基层民主自治组织作用。(4分)
④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关注“三农”问题,体现了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4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既要注意材料中的主体,还要注意抓住意见内容中的关键字眼进行分析。中共中央是一个主体,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国务院是另一个主体,结合意见内容,指出政府应履行的职能;意见要达到的目标,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改善乡村治理机制,要健全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学生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
举一反三
所谓“开门立法”,即在立法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让群众积极参与,实现立法民主化。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通过门户网站和当地媒体,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地方立法建议,在一个月内收到的各界立法建议共计52件。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表示,有些建议拟将列入明年的立法计划。在我国,下列对“开门立法”理解正确的是
A.“开门立法”确保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开门立法”有利于人民行使立法权
C.“开门立法” 提高立法的透明度,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
D.“开门立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监督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市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村务公开日”,采取“五同”(与政策宣传同“讲”、与换届摸底同“访”、与组织关爱同“行”、与党务财务同“示”、与践诺述诺同“评”)的方法,加强对村“三委”(村党组、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这
①有利于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②进一步强化了村民自治的基础
③有利于提高村级管理服务的透明度
④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①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④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⑤县级政府的***员的选举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拟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或者当事人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固定电话或者个人电子邮箱发送广告。这
①反映出我国公民可以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体现了立法机关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努力提高立法质量
③有利于强化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④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有利于维护广大电信用户权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谣言止于“治者”。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该解释根据信息网络谣言行为的动机、影响、传播范围等明确了其罪责。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清网”专项行动,将“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大V”绳之以法。
2014年4月11日,秦志晖(即网络推手“秦火火”)涉嫌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第三法庭开庭审理。秦志晖当庭认罪,最后陈述中向几名被害人致歉,称自己“咎由自取”,网络上有我一个秦火火就够了,为此我付出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希望大家珍惜网络上的自由空间,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我就是前车之鉴。
谣言止于“智者”。古人云:“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网络谣言虚拟隐藏,网民要坚持理性思考,主动承担起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
(1)运用“依法行政”的相关知识,分析“谣言止于‘治者’”的合理性。(9分)
(2)请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如何让谣言止于“智者”。(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