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人们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人们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族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材料二: 福建某著名民营企业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利义兼顾,诚信不欺,重视节能减排,依法纳税,积极捐助慈善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材料一中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如何体现了矛盾观点?(9分)
(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努力践行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理由。(9分)
答案
(1)①对义利关系的探索,推动了人们对义利观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分)②对义利关系的认识既看到二者的不同,又看到二者的统一,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全面地看问题。(3分)③不同历史时代的义利观各有特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
(2)①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体现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3分)②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我国政府的宗旨、 原则及履行职能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树立政府权威。(3分 )③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富强。(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第(1)问解答的角度是矛盾观,可从几方面分析:一是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第二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正确的解决矛盾。第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第四矛盾特殊性。结合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可运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对立统一,全面地看问题。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分析。第(2)问是政治生活角度。主体是党和政府。设问是党和政府干某事的原因,可从党的性质和宗旨、执政理念。政府的宗旨、 原则及履行职能等知识点分析即可。
点评:解答主观题要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就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和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举一反三
2012年10月,国务院召开会议,要求加快速度推进稀土、医药等八大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国资委将围绕中央企业调整发展方式,逐步调整和完善业绩考核和国有资本支出。国务院这样做的政治意义有  (    )
①履行政治职能,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提升政府公信力
③进行机构改革,树立政府权威       ④履行经济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互动模式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政府—民间”互动模式
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保障了公民的质询权;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④有利于打造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形成全国稳定发展的新格局,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职责,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以下体现我国政府履行这一职能的是
①2010年修订的《选举法》变城乡居民的“同票不同权”为“同票同权”
②某省气象局利用自身的网络技术建立“气象网站”,为企业免费提供信息咨询
③2010年6月22日,公安部部署全国治安系统严打整治工作,“黄赌毒”仍是打击重点,同时将开展治爆缉枪专项斗争
④从2009年10月1日起,我国在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钓鱼岛问题的升级,针对全国多地反日游行中存在的打砸烧等违法行为,各地政府表示将坚决依法查处和打击借机煽动和参与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这表明
①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②政府履行保证人民民主和维护长治久安的职能
③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政府自觉接受监督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开展了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主题论文大赛,有三个的学生分别关注了三公消费、载人航天工程和食品安全问题,针对三位同学搜集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甲同学:
“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政府“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2011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公开制度,定期公布“三公”经费,禁止挪用其他预算资金用于“三公”支出。
(1)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国务院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公开“三公”经费。(8分)
乙同学: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
(2)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中,我国的航天工作者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8分)
丙同学: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信心的头等大事。“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毒豆芽”、“地沟油”……一次次冲击着公众神经。针对食品安全问题,2011年11月,卫生部组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制定工作。

(3)请你结合上图,说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综合的思维方法的。(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