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为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驾护航”。2011年11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为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驾护航”。2011年11月,

题型:广东省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为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驾护航”。2011年11月,财政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深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设立财政专项,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材料二: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制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1)运用政府责任和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财政部门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体现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财政部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体现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③财政部继续深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体现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④财政部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体现政府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2)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文化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④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能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举一反三
2011年6月1日,此前经过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常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正式实施。回答1~2题。
1.非遗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这表明 [     ]
①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  
③我国政府承担着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有人认为,此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不良的责任全在于政府的不作为,这一观点[     ]
A.强调了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B.肯定了政府具有社会管理的职能
C.把我国政府看成是一个全能政府
D.没有看到我国政府不具有立法权
题型:河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市政府在2010年以来召开的市长办公会的主要内容及次数统计图表如下。       
题型:河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河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河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河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时间会议次数会议主要内容及次数
2010年18次研究招商引资问题12次;研究社会治安管理问题2次;研究就业问题2次;集体学习2次
2011年上半年16次研究土地利用及征地补偿问题3次;研究社会治安管理问题2次;研究基础设施建设问题2次;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3次;研究低保和环保问题4次;集体学习2次  
某校某班的同学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 
【相关链接】曹参任汉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使汉初社会凋敝残破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萧规曹随”。 
此后的“文景之治”又相继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日益增强。汉武帝凭借丰富的物质积累和稳固的统治基础,开疆拓土,实施改革,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就了西汉盛世。 
甲同学:“萧规曹随”反映曹参推崇的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
请从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作用的角度,对“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的观点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6月2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赶赴旱情严重的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到鄱阳湖、洞庭湖等湖区及丹江口水库实地察看水情、旱情、灾情,看望慰问干部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并在武汉召开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抗旱工作座谈会,就进一步做好抗旱救灾工作作出部署。长江中下游地区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的要求,旱区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服从指挥,积极承担了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根据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国家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反映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职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这是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供的一段描述“看病难、看病贵”的顺口溜。对此,国家正在加强对医药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监管,积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障制度。从政治生活知识看,国家的这一举措
[     ]
①表明国家在履行管理经济的职能          
②表明国家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③表明医药卫生费用属于国家公共财政支出  
④体现了政协在国家管理中的决策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