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2013年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2013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提出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体现了中共18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正确性。(8分)
答案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我国和中亚地区的共同利益(2分)。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同建设“经济带”有利于促进中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2分)。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共同建设“经济带”,有利于增强中亚各国及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设问中知识指向很明确,“当代国际社会”,题型为“依据类”试题,考查学生对“当代国际社会”这一模块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要从多个角度组织答案。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时代主题的要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要求(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需要(符合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从这几个角度组织答案,原理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举一反三
有人评论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那么它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
A.当今世界是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共同主导下的五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正式形成
C.两极争霸的世界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能同时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主权国家的权利的有(     )
①海地发生强烈地震后,包括中国在内的40多个国际医疗队投入救援行动
②中国呼吁朝韩双方冷静对待冲突,重启六方会谈,恢复东亚地区的和平
③针对钓鱼岛冲突,我国政府向日方表明:原则不可退让,神圣领土决不放弃
④坎昆气候峰会,中国坚持自主自愿减排“不动摇”,并团结发展中国家开展维权斗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高考四川卷语文应试作文材料:“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解读这一观点,从国家层面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A.应努力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B.应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C.应不断增强军事和外交实力D.应在国际社会中起主导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日益强大的中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下列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表述正确的是
A.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国内战争的问题
B.发展问题是特指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和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D.目前战争因素的增长超过和平因素的增长造成全球局势动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6月9日,中印领导人会晤时强调,希望中印双方建立紧密发展的伙伴关系,携手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和包容发展,造福两国人民。这直接体现了
A.我党的性质和宗旨B.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政府的职能和责任D.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