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2日凌晨2点17分,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2日凌晨2点17分,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2日凌晨2点17分,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
“嫦娥三号”探测器80%的产品和技术都是新的,新技术、新产品,头一次执行任务,更增加了风险。为避免这些风险做了大量地面试验,在北京建立了着陆试验场,包括模拟月球表面月球车行走试验场地。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10分)
(2)运用哲学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应对“嫦娥三号”发射面临的风险?(12分)
答案

(1)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全球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5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在嫦娥三号任务发射过程中,中国航天科工的技术产品再次发挥突出作用。这表明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5分)
(2)①坚持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由于发射风险极大,我们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4分)
②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要保证“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发射成功,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4分)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树立创新意识,不断进行创新。要把发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航天人必须敢于攻坚、勇于创新。(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学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设问的要求,以从中找出答题的思路。“嫦娥三号”在文化生活角度应主要从科技方面去理解,对于“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文化意义,学生可从文化、科技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等角度展开说明。
(2)本题要求学生运用哲学有关知识,说明应对“嫦娥三号”发射风险的措施。应对发射风险,需要对风险有清醒的认识,需要对风险进行相应的评估。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从坚持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树立创新意识等角度展开说明。
举一反三
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长沙的橘子洲、步行街的雕塑呈现出长沙历史文化特色和“长沙精神”。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     )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
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化蕴含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人类自身的。”这一观点的意思是   (       )
A.必须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对任何社会的发展有深刻影响
D.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9月26日晚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圆中国梦 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 颁奖典礼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诠释了震撼人心的道德之美,生动展示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是基于
①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精神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物质力量
③保持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④发挥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不能在丢垃圾时,丢了自己的脸”。这些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可喜的变化。这体现了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的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影响人      
④文化潜移默化地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10月11日下午17时,诺贝尔奖五个奖项中最具悬念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据此回答题。
小题1: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为:“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文学、电商、留学等领域引起巨大反响,据估计莫言此次获奖,将带动美国语言文学专业留学市场,引起一轮美国语言文学专业申请热潮。这启示我们
①满足人民需要文化创新的发展方向    
②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③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小题2:有关部门给莫言的祝贺信中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由此可见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政治、经济决定文化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