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②市民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③某企业生产劳动防护产品            ④某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②市民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③某企业生产劳动防护产品            ④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②市民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③某企业生产劳动防护产品            ④某市民就城市规划向政府提出建议
A.①③B.②⑧C.①④D.①②

答案
D
解析

举一反三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于200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对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中澳双方同意于2010年至2011年在中国举办“澳大利亚文化年”,2011年至2012年在澳大利亚举办“中国文化年”。两国都十分重视澳大利亚文化年、中国文化年的举办。这说明(  )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体现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农村蓬蓬勃勃地开展。某中学高三(6)班学生就新农村建设中的现状走访了苏南的某个富裕村。走访中,同学们了解到:该村积极利用沿海的区位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带动了村企技术创新,加快了特色产业培育,成功将区位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农民收入节节攀升,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的和谐。
材料二:胡锦涛主席21曰在芝加哥参观佩顿中学时送学生三句话:知识是开启未来的钥匙,语言是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世界的希望。在美国欢迎宴会的演讲中,胡主席强调“要加强对两国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规划,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尤其要积极促进两国青年交往,开展更丰富多彩的青年交流活动,,让中美友谊后继有人”。
(1)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一谈你对该村经济发展的认识。(10)
(2)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胡锦涛主席的上述讲话。(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既互相对立、展开激烈的辩论,又相互影响、相互汲取营养,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艺术的发展和繁荣。这告诉我们(     )
A.不同的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B.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1分)某省是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是文化资源大省:该省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该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支撑产业来打造,全省文化产业规模跃居全国前列,增速超过 GDP 和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大举措,该省设立千万元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已经培育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实体。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从文化的作用说明该省重视文化建设的理由。(9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3分)材料一:每年日本太地町渔民要捕***数千头海豚。“蔚蓝色纯净的海水,瞬间漫出大片鲜红的血色,整个海湾都被红色所浸染,海豚们此起彼伏地跳跃、挣扎,发出惨烈的哀号声……”这是美国纪录片《海豚湾》里的一幕,因为赤裸裸的真实影像,本片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也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但凡看过影片的人,都会为这些动物遭受的灾难而流下同情的眼泪,同时也在深深反省人类自身的行为。《海豚湾》获奖后,太地町政府发布声明:“在日本国内和世界各地都存在着不同的饮食传统,这些传统有着漫长的历史。尊重和理解地方饮食文化非常重要。”

材料二:国际捕鲸委员会多年来一直就是否禁止捕***海豚等小型鲸类进行讨论,但僵局一直未能打破。太地町官员强调,海豚等小型鲸类并不在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禁捕的范围内。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中所蕴含的《文化生活》的道理。(12分)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在是否禁止捕***海豚等小型鲸类问题上打破僵局。(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