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材料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材料二:在不知不觉中,西方的“愚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请回答: (1)作为传统文化,这些节日有什么共同特性?(4分) (2)对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是应该一概保留,还是全部抛弃?(6分) |
答案
(1)这些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他们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①既不能一概不留也不能全部抛弃,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提出糟粕。批判的继承和吸收,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②对于中国的传统习俗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自觉的加以改造和剔除。③ 对于西方传统习俗要充分吸收其有益的成果,要用海纳百川的气魄,平等的交流,相互借鉴,在学习和借鉴中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共同特性,和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1)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而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之一。(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提出糟粕”批判的继承,古为今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没有先后之分。既不能一概不留也不能全部抛弃,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自觉的加以改造和剔除,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待外来文化,应注重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其原则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举一反三
客家人“根在河洛”,南迁过程中不同支系的客家人主体承袭了古河洛文化,也不断吸收和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古越文化和畲族、瑶族等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风格。客家文化的形成过程说明( ) ①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逐步走向趋同 ③环境影响文化,文化创新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 ④受历史、地理因素的影响,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承担“落月”——我国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重任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
2013年10月4日,全球第一份《孝行天下——上海宣言》诞生。该宣言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五字句形式,向世人阐述了“孝”字蕴含着强大的正能量。之所以要弘扬孝道,是因为 ①弘扬孝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 ②弘扬孝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 ③践行孝道是提升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 ④传统孝文化是财富,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 |
近年来在城镇化、工业化大潮中,不少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同时,有一些地方兴起了“古镇古城重建风”,往往是“拆了真文物,造了假古董”。城镇化和文物保护似乎成了一个悖论。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①文化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③文化与经济的矛盾总是不可调和的 ④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 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