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相辉映的可持续发

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相辉映的可持续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A.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答案
A
解析

举一反三
产生于西汉时期的儋州调声,是儋州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直到今天仍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区域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日前下发《关于开展2010年文化遗产活动的通知》,确定2010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为“文化遗产,在我身边”。为此,文化部正在实施“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是因为
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 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地促进作用
C 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D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邹城市作为孟子故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文化遗存丰富。近年来,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挖掘整理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阴阳板”、“孟母教子传说”“平派鼓吹乐”3项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① 目的是增加文化遗产的数量 ②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 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来,“汉服”是否被定为“国服”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对于支持者来说,热心倡导人们穿汉服、行古礼
①体现了人们的一种民族文化自觉 ②是想通过服装来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③体现了对民族身份的认同和自信 ④是一种复古行为,不符合时代潮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10月25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据初步查明,全国非遗资源总量共87万项,保护领域已从原来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民族民间艺术,拓展到目前包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门类。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