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2011年8月9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召开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该项活动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

(12分)2011年8月9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召开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该项活动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2011年8月9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召开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该项活动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大批新闻工作者走向田间地头,来到学校厂矿,远涉边疆山寨,“一头汗两腿泥,拉近与群众距离。植根火热生活,书写时代篇章”。一篇篇生动清新的文字稿件,一段段引人入胜的广播电视节目,讴歌了群众创造,反映出时代风貌,回应了社会关切,人民群众拍手叫好。
新闻战线文化创新为什么强调“走基层”?
答案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新闻工作者只有投身实践,才能产生创作的灵感,才能创造出反映实践的优秀文化作品。(3分)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3分)
(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深入基层才能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优秀文化作品。(3分)
(4)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为社会实践服务。深入基层,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3分)
解析

举一反三
动画片《孔子》,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讲述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再现2500多年前孔子的成长历程以及儒家文化的形成渊源。动画片《孔子》这一创意有利于(   )
①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改造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变革
③青少年树立崇高理想,追求更高道德目标 
④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世界电影艺术界已经走过百余年。如今的世界电影,依托高新技术,以双超大银幕电影、立体电影、球幕电影、动感电影、PSP网络电影等,推动着电影艺术的发展。这表明:(      )
A.电影艺术是多种多样的
B.电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
C.依托高新技术是电影艺术发展的根本途径 
D.电影艺术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推动文化发展,关键在创新。请简答:文化创新的作用是什么?(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2011年8月开始,我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取得了明显成就,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据此回答17—18题。
小题1:我国开展这一活动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创新来自于创作者的灵感   
②文化创新主要靠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小题2: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用脚在基层走来的。不到基层去,总隔着玻璃窗,眼睛就看不清楚;不到基层去,从材料到材料,思考就不够深入;不到基层,通篇干巴话,表达就不够到位;不到基层去,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够投入。这主要说明
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错误反映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7月22日,冯小刚导演新作《唐山大地震》是首部转制成IMAX的非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该片真实再现了唐山大地震的历史场景,在创作拍摄上注重运用国际上灾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同时,为了营造视听效果奇观,它把传统特技和数字高科技相结合,使这部影片有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和技术的精彩呈现。这说明(       )
①文化形态的更替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
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③现代高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